李峰;窦会东;肖占森;赵润田;陈廓;陶晓明;孙玉晶;侯淑琴;邱长春
目的 探讨通过神经松解减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感觉的影响.方法 对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人进行双下肢神经松解,在显微镜下分别在内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膝外侧腓神经管腓总神经、足背腓深神经处在显微外科技术微创手术下分别减压神经受压及神经外膜、束膜切开松解.观察病人手术前及术后检查上述神经传导速度,足部麻木、疼痛症状缓解程度,两点辨别觉及10g尼龙单丝试验.结果 术后患者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分别达93.3%、96.67%,10g尼龙单丝试验阳性率达到93.33%,腓总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P<0.05),两点辨别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经过在显微外科手术下进行神经管道性狭窄松解及神经外膜、束膜的松解后病人的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神经感觉功能明显恢复.
作者:杨小辉;毛庆龙;唐哲明;首家保;芦慎;梁国荣;陈彬;何勇;汪海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系统心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医师实施的早期系统心理干预和由专业康复医师实施的运动训练,治疗满2周、4周后再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CNFDS)评分并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恢复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干预治疗可干预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晓钰;桑德春;季淑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乌药精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乌药精颗粒低、中、高3个剂量组(1.0g/kg、2.0g/kg和6.0g/kg,分别相当于人推荐量的5、10、30倍),另设乌药组(0.9g/kg)、别直参组(2.0g/kg)及阴性对照组(H<,2>O),经口给予30天.分别观察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生功能、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含量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高、低剂量组乌药精颗粒均可明显提高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生功能,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乌药精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功能,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各剂量组乌药精颗粒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含量及NK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乌药精颗粒可明显提高小鼠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生功能及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功能.
作者:戴关海;吴人照;杨锋;童晔玲;陈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5~2008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迁,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法测定临床分离到共111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首选药物仍然是碳青霉烯类,其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71.3%(2008年).4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发生率在干部科、ICU呈上升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作者:宁明哲;张之烽;沈瀚;陈俊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态势.2002年调查表明,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较1991年增加31%.估算目前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人中有2人是高血压.
作者:王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180例健康人血浆神经肽Y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法进行测量血浆神经肽Y,同时通过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INID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每搏心排出量(SV)、心排出量(CO)、心指数(CI)和每搏指数(SI).此外,还测定每个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皮下脂肪厚度等.结果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血浆神经肽Y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人血浆神经肽Y的分布呈正态分布,95%正常值范围为70.27~190.61,99%正常值范围为51.23~209.65.结论 血浆神经肽Y的主要相关因素是EF、体重、IVSD、舒张压、CO、SV和腹壁脂肪EF和体重与血浆神经肽Y呈负相关,其余5个因素与血浆神经肽Y呈正相关.
作者:齐云萍;邓洁;马佳;王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现代临床医疗诊断与治疗技术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高新医疗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临床医疗服务各个领域,对医院的临床医疗服务行为与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2].
作者:王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四环素眼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萃取+薄膜过滤法,测定四环素眼膏对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 真菌及酵母菌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细菌数、控制菌可采用萃取+薄膜过滤法检查.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检出四环素眼膏中污染的微生物,为更好地评价四环素眼膏的有效性和质量的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林丽英;黄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螺旋CT诊断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46例经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检查,使用明胶海绵和(或)碘化油混悬乳液行急诊肝动脉栓塞(TAE)止血治疗.结果 46例患者CT检查诊断28例,7例患者CT首先发现肝癌破裂出血,46例患者经介入止血治疗后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急诊TAE治疗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作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董景辉;王华明;张军华;李勇武;马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幕上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为临床并发症分类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住院手术治疗、有完整病案记录和随访记录的100例幕上大脑半球胶质瘤患者的资料.将术后并发症分类为神经学、局部、系统并发症,重点分析术后神经学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通过术前对病人情况的完整评估,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恰当的手术方法及技术手段,可以使术后KP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结论 神经外科医生必须根据病史、神经学症状与体征、术前检查,制订完善的个体化的手术计划.全面掌握手术解剖包括病理解剖和功能解剖.预见并尽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合理地治疗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孜;谢坚;江涛;浦松;梁雄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血栓调节蛋白(TM)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林格液复苏组、参附复苏组,每组10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林格液组用3倍失血量的林格液复苏;参附组用含参附注射液(10ml/kg)和林格液组成的3倍失血量的液体复苏.休克后4h及复苏后3h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用RT-PCR法检测TM及EPCR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肾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升高(P<0.05),休克后明显升高(P<0.01);林格液组和参附组复苏后肾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较休克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林格液组下降更明显(P<0.01);林格液组与参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肾脏组织TM和EPCR表达增加,这与休克时存在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有关,参附注射液可以从基因水平影响大鼠肾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保护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周小洁;潘景业;陈洁;吴双华;张近波;王卫;沈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导致全球妇女病死率占第2位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中,超过80%的宫颈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
作者:雷曼殊;张蔚;陈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军事应激医学包括极端恶劣生存环境、精神超负荷紧张及过高作业强度等在内的多种军事应激因素所致机体生理、病理性损伤,可使军人失去作战能力,直接造成部队的非战斗减员.
作者:叶路;李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和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电生理特性变化.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测定和计算30例正常人、25例高血压病病程≤10年患者、24例高血压病病程>10年患者、28例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电生理指标:电-机械时间(P-A)和电-机械时间离散度(P-Ad)、左、右心房电传导整体差异(DQAT)、体表心电图P波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结果 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三尖瓣环电机械时间(P-A3)较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明显延长(P<0.01、P<0.05、P<0.05),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室间隔三尖瓣环电机械时间离散度(P-Ad2)较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高血压病病程>10年组绝对值明显延长(P<0.05、P<0.05、P<0.05).结论 ①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电机械时间和电机械时间离散度延长;②某些反映左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心脏超卢指标如P-A3、P-Ad2可以用于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时培苗;杨新春;顼志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对于TASC B、C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40例患者(47条肢体),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行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A检查随访.结果 47条肢体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6%,共置入自膨式支架31枚,16条仅行PTA.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6±0.14增至术后7天的0.82±0.15;随访1~48个月,术后4例发生支架再闭塞,1例再狭窄,其余患者随访期内下肢血流通畅.讨论血管腔内成形术以其微创及安全性,可作为长段(包括膝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的可选手段.
作者:胡何节;邓福生;王晓天;孙小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教育方法,也是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1],探索现行课程体系下的PBL教学模式是目前国内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
作者:万学勤;任军;李宏鸣;张晓林;刘爱平;杨文军;孙德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北京房山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的易感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63例脑出血患者、713例脑梗死患者和235例正常对照组ACE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观察DD、ID、Ⅱ基因型频率及其等位D、Ⅰ基因频率,以及其与血糖、血脂水平的联系.结果 房山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3组的DD、ID、Ⅱ基因型频率和D、Ⅰ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ID、Ⅱ基因型的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D基因型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D基因型脑梗死患者的三酰甘油水平、ID型脑出血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结论 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不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可能影响人血糖、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水平.
作者:李峰;窦会东;肖占森;赵润田;陈廓;陶晓明;孙玉晶;侯淑琴;邱长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蛋白A/G亲和层析柱在纯化抗HCV血清的影响因素,以便选择佳使用条件提高Protein A/G亲和柱的利用效率.方法 分别将抗HCV血清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上样方式、不同使用次数的亲和柱进行纯化,并收集纯化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用饱和硫酸铵粗纯后,在蛋白A/G亲和层析柱的纯化效果更好;样品在亲和柱内吸附30min可提高亲和柱的对目的蛋白的吸附.结论 使用初纯的抗体并增加吸附时间能提高亲和层析柱的利用率,并有效延长亲和柱的使用寿命.
作者:杨蓉;谢忠平;龙润乡;白惠珠;谭振国;王燕;吴忠香;张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醛固酮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门诊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检查确诊为左心室肥厚患者45例,分两组分别服用醛固酮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组)或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B组)4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左心室肥厚指标变化.结果 两种降压方案均能显著降低血压,降压效果在两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在改善左心室肥厚和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方面,两种降压方案均有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但A组降压方案优于B方案.结论 醛固酮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是一个有效地逆转左心室肥厚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高文谦;朱平;武强;郭豫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妊娠相关的肾脏病问题,如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妊娠和先兆子痫等,是临床常见的难题[1,2].肾科医生参与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妊娠对母体肾功能的损害和对胎儿结局的不良影响.
作者:韦冰心;王丽;饶向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