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口服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

裘维焰;魏克民;胡志伟;李践

关键词:银杏叶口服液, 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 抗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院,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研究方法, 疗效和安全性, 药理学研究, 现报道如下, 随机对照, 浙江省, 血瘀证, 无锡市, 脑循环, 金华市, 降血脂, 中药, 显示, 善心
摘要:银杏叶是传统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改善心脑循环等作用,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金华市中医院、无锡市中医院于2005年10月~2006年6月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银杏叶口服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瘀证)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防龋疫苗——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防龋应用基础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1)基因疫苗的构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地构建了含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毒力因子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pac、pcDNA3-gtfB、pcDNA3-pacA和pcDNA3-pacP.(2)基因疫苗的鉴定:经双酶切、测序等分析证实目的基因片段插入相位正确,未改变其阅读框架.

    作者:刘天佳;杨锦波;刘建国;贾文祥;郭丽宏;杨德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孕早期超声辐照对胎鼠神经组织的影响

    目的 孕鼠早期经诊断级超声辐照后,通过对出生前胎鼠神经组织的细胞生物学性状检查,以期进一步评价孕早期超声诊断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形态学方法观察初生鼠神经组织细胞的生长状况;通过细胞增生生长曲线检测及细胞周期时相的流式细胞仪检测来研究超声对胎儿神经组织细胞的影响.结果 ①形态学观察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神经组织细胞生长状态没有明显的改变,均存在有少量的分裂相;②细胞增生生长曲线,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缓慢生长期,增生的高峰期及生长衰退期;③通过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时相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孕早期超声辐照一定时间对初生鼠脑组织的细胞形态,细胞生长状况及周期时相没有显著性改变.

    作者:霍丽蓉;梁建涛;刘晋敏;刘望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临床诊断和处理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手术后并发尿崩症以及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34例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以及低钠血症患者,通过其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确立诊断,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除1例患者继发细胞毒性脑水肿,肢体瘫痪,记忆、定向神经功能低下外,其余33例病人恢复良好. 结论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出现后,尿量、尿比重的变化以及试验性限水治疗有助于鉴别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病因未明时,应首选限水治疗.因为绝大多数的病例为脑性耗盐综合征.

    作者:车志豪;俞文华;杜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技术在大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大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根治性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05年12月106例腹腔镜大肠癌手术.其中,腹腔镜Miles术25例、Dixon术17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0例,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5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结果 腹腔镜手术成功率83.1%(88/106),中转开腹率16.9%(18/106).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2.8%(3/106),无手术死亡病例.直肠癌(或肛管癌)平均清扫13.5枚淋巴结,结肠癌平均清扫23.4枚淋巴结.平均随访18.6个月,无腹壁穿刺孔或切口肿瘤复发.结论 只要正确掌握适应证,严格遵循肿瘤根治原则,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林国乐;邱辉忠;肖毅;吴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猪到人异种移植匹配性研究

    器官移植是治疗人类脏器终末期功能衰竭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供器官严重短缺是限制临床移植发展的瓶颈之一.全球认为猪是具潜力的异种供器官源.但其能否应用于临床的重要指标是猪-人器官功能是否匹配,是否长期安全和免疫差异能否克服.本研究旨在选择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BMI)和五指山猪近交封闭群(Wuzhisan pig,WZSP),研究其脏器结构、功能与人相应器官的移植匹配性、猪→人异种移植的免疫障碍、评价猪→人异种移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幼平;张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人源幼虫巨大致死性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人源幼虫巨大致死性基因Hugl-1表达与人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探讨Hugl-1基因表达与肺癌肿瘤细胞发生、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NSCLC标本(含癌旁组织)和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检测Hugl-1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肺癌肿瘤组织中Hugl-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 (2)肺癌组织中Hugl-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结论Hugl-1基因表达下降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作者:杨勇;邹良建;周栋;郎希龙;金海;黄盛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肿瘤抑制基因MRP-1/CD9和KAI1/CD82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对于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确定和发现一种能够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标志物就显得十分重要.MRP-1/CD9、KAI1/CD82同属于跨膜4超家族(TM4SF家族),其结构为细胞膜糖蛋白,具有4个高度保守的穿膜结构区,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近研究发现,两者对多种肿瘤的转移具有抑制作用,MRP-1/CD9和KAI1/CD82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进展与预后.本文就MRP-1/CD9和KAI1/CD82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李钊;林瑶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胃癌围手术期活化CD69、HLA-DR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2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2种表面抗原CD69、HLA-DR,并与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发现胃癌患者术前CD69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1),HLA-DR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术后胃癌患者的CD69、HLA-DR细胞百分率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免疫功能低下,术后活化T细胞明显增多,表明切除肿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故应尽量争取根治性切除肿瘤.

    作者:蔡阳;朱玮;封光华;杨祺俊;冷建杭;陆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乳癌治疗进展与评价

    近10年来,乳癌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呈稳定水平,而在发展中国家却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在美国、加拿大、英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病死率的缓慢下降,这与其多年来乳腺健康普查以及乳癌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上述经验为我国有效防治乳癌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现着重就有关乳癌的治疗进展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东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乙型肝炎200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预防接种的普及,以及对献血员筛选手段的提高,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其主要传播途径发生了转移,同时由于部分急性乙型肝炎病例可转为慢性,甚至进展为重型肝炎,引起肝功能严重损害,威胁患者生命,故而对急性乙肝的防治仍需高度重视.为此,对我院自2001年以来收治的200例急性乙型肝炎进行回顾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做好疾病预防知识宣教.

    作者:董桂兰;施军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甲醛致Wistar大鼠骨髓细胞遗传毒性研究

    目的 检测经不同浓度甲醛染毒后所致大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损伤.方法 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液态甲醛所致DNA-蛋白质交联(DPC)效应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甲醛对DNA的损伤效应.结果 低浓度的甲醛(5μmol/L和25μmol/L)不能引起DNA-蛋白质的交联但可造成骨髓细胞DNA的严重断裂(P<0.01);较高浓度的甲醛(125μmol/L,625μmol/L)可以产生明显的DNA-蛋白质交联作用(P<0.01).结论 甲醛可造成骨髓细胞DNA的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而DNA-蛋白质交联可以对细胞产生严重的遗传毒性,这可能是甲醛导致白血病的分子机制.

    作者:王昆;周砚青;乔永康;杨光涛;吴凯;彭光银;杨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牛胚胎干细胞分离克隆及定向分化研究

    胚胎干(embryonic stem, ES)细胞自Evans和Kanfman(1981)首次从小鼠胚胎中分离到后,胚胎干细胞技术一度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ES细胞是自附置前早期胚胎或附置后胚胎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克隆的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全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具有与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及分化潜能,同时又可以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转化、筛选和冻存.它为克隆治疗以及深入研究基因结构与功能、胚胎发育、各种遗传病模型以及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等提供了新型实验材料.ES细胞在发育生物学基础研究、组织工程研究、临床医学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牛为实验材料,探讨影响牛ES细胞分离克隆的因素,完善牛ES细胞的分离克隆程序,为人类ES细胞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技术参数,主要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成果.

    作者:李松;窦忠英;苗增民;华进联;雷安民;徐小明;钱永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荷肉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显像实验研究

    目的 制备细胞凋亡显像剂99mTc -annexinⅤ,并在荷肉瘤小鼠体内对凋亡肿瘤组织进行活体显像.方法 利用硫酸铵沉淀和Octyl-Sepharose疏水层析纯化来源于毕赤酵母重组表达、带有内在螯合位点的annexinⅤ.通过葡庚糖酸盐配体在annexinⅤ上直接标记放射性核素99mTc,Sephadex G-25脱盐处理制备99mTc -annexinⅤ.在Balb/C小鼠右侧腋下接种肉瘤株S-180,1周后荷肉瘤小鼠经腹腔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诱导肉瘤细胞凋亡.化疗18h后经小鼠尾静脉注射99mTc -annexinⅤ,扫描6h后肿瘤组织的SPECT图像.分别于放射性药物注射后0.5、1、3、6 h处死动物,测定各脏器、组织的放射性计数,分析99mTc -annexinⅤ在荷肉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 经过硫酸铵沉淀和Octyl-Sepharose疏水层析纯化,annexinⅤ纯度达到95%.直接标记和脱盐处理制备出的99mTc -annexinⅤ放射性化学纯度为90%.将99mTc -annexinⅤ注射到环磷酰胺处理的荷肉瘤小鼠体内,肿瘤组织能够显像.结论 我们标记合成了99mTc -annexinⅤ,该探针可以活体显示肿瘤组织的凋亡情况,可能为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了一种手段.

    作者:张迎强;蔡炯;李方;郑连芳;邱飞蝉;刘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P73、E2F-1、Bcl-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P73、转录因子E2F-1、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46例胃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中P73、E2F-1、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9.6%,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为4.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7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E2F-1阳性表达率为73.9%,癌旁正常黏膜中为8.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2F-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Bcl-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2%,在癌旁正常黏膜中为15.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Bcl-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73、E2F-1、Bcl-2在胃癌细胞中共同过度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岳丽玲;吴国新;于海涛;王玉;郑丽红;林春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儿童重症肺炎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探讨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小儿肺炎时,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和8(IL-6、IL-8)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2002~2003年杭州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74例,根据病情轻重将患儿分为重症肺炎组(51例)、非重症肺炎组(23例).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TNFα、IL-6、IL-8的动态变化.同步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C反应蛋白和血白细胞总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清TNFα (55.94±28.99pg/ml)、IL-6(151.60、±68.75pg/ml)、IL-8(39.09±16.97pg/ml)浓度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清TNFα(13.96±8.01pg/ml)、IL-6(33.76±17.16pg/ml)和IL-8(7.74±3.34pg/ml),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重症肺炎组的血清TNFα(18.08±7.26pg/ml)、IL-6(11.95±5.11pg/ml)、IL-8(5.81±2.64pg/m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非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清TNFα(8.49±4.72pg/ml)、IL-6(8.3±3.31pg/ml)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IL-8(6.74±2.51pg/ml)的浓度变化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白细胞总数呈相似的变化,重症肺炎组患儿血CRP(40.18±18.83mg/L)和白细胞总数[(11.883±4.553)×109/L]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CRP(8.21±5.51mg/L)和白细胞总数[(8.850±2.492)×109/L).治疗后重症肺炎组血CRP仍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1),血白细胞总数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在小儿肺炎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过度释放.TNFα、IL-6、IL-8可作为反映肺炎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作者:余峰;崔敏娴;姚冬莉;夏晓青;吴琳;柴鸣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Peroxiredoxin Ⅱ研究进展

    peroxiredoxins(prxs)蛋白是新近发现的一类过氧化物酶,属于抗氧化蛋白超家族,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该家族第1个被发现的蛋白是来源于酵母菌的25kD蛋白质,命名为巯基特异性抗氧化酶.哺乳动物的Prxs家族包括6个成员,即prxⅠ、Ⅱ、Ⅲ、Ⅳ、Ⅴ和Ⅵ[1].prxs家族的所有蛋白均在N-端具有保守的半胱氨基酸(cys)残基,部分蛋白在C-端也有保守的cys残基.根据各成员间的同源性和cys残基的数目,prxs家族蛋白可分为3个亚类,即2-cys Prx(prx Ⅰ~Ⅳ),非典型2- Cys prx(prx Ⅴ)和1- cys prx(prx Ⅵ)[2].

    作者:岳海英;黎丹戎;李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宫太妇月康胶囊对药物流产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宫太妇月康胶囊对药物流产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0例健康孕妇随机分成3组.A组;药物流产后口服宫太妇月康胶囊(200例);B组:药物流产后口服益母丸(200例);C组(对照组);药物流产后不服任何药物.结果(1)孕囊当天未排出,3天内排出率,A组为84.62%,B组为63.64%,C组为58.33%.(2)不全流产发生率,2周内,A组为1.50%,B组为6.00%,C组为5.50%.(3)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不超过2周,A组为96.50%,B组为97.50%,C组为69.80%;超过1个月,A组为1.00%,B组为6.50%,C组为7.50%.(4)其他不良反应,大量出血,急诊清宫,A组1例,B组7例,C组9例.宫腔感染,A组1例,B组13例,C组15例.结论 宫太妇月康胶囊能明显提高3天内药物流产成功率,降低不全流产发生率,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银杏叶口服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

    银杏叶是传统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改善心脑循环等作用,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金华市中医院、无锡市中医院于2005年10月~2006年6月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银杏叶口服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瘀证)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裘维焰;魏克民;胡志伟;李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气管支架置入治疗胸部肿瘤导致气管狭窄25例分析

    目的 评价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因胸部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取25例因肺癌、食管癌等压迫侵犯气管、支气管致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在纤支镜直视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人体气管支架.结果25例支架均放置成功,呼吸困难症状立即缓解,随访观察3~35 个月,生存者支架无移位,气道通畅,无明显疼痛及异物感.结论 气管支架能暂时缓解恶性肿瘤引起的呼吸困难,改善生活质量,生存时间的延长有赖于结合有效的放化疗.

    作者:陈若;陈静瑜;郑明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针刺和半导体弱激光疗法对大鼠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影响比较研究

    目的 本项目研究针刺和激光疗法对大鼠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中大鼠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后,分别用针刺和激光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测定大鼠NK细胞的活性.结果 大鼠NK细胞活性在针刺百会和激光穴位表面照射后增强,而激光穴内针刺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针刺和激光表面照射均能改善大鼠NK细胞活性,而这种改善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阮步青;杨锋;江凌圳;杨东晓;陈秀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