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100蛋白与相关疾病

李东娅;章晓梅;唐莉

关键词:蛋白家族, 相对分子质量, 细胞活动, 脊椎动物, 调节活性, 细胞外, 细胞内, 硫酸铵, 酸性, 手型, 溶解, 牛脑, 结构
摘要:S100蛋白于1965年由Moore首先在牛脑中发现,因其能溶解于中性100%硫酸铵中而得名.S100蛋白是一个酸性的Ca2+结合蛋白家族,主要存在于脊椎动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10~12kDa,具有EF手型结构,具备细胞内和细胞外调节活性,参与多种细胞活动.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对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L-精氨酸(L-arginine,L-Arg)作为NO合成的前体物质,其缓解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结构重建形成的作用研究已备受关注.

    作者:杜军保;齐建光;唐朝枢;汪立;金红芳;李晓惠;石琳;魏冰;汤秀英;李简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博莱霉素与榄香烯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博莱霉素与榄香烯乳治疗肺癌所致的胸腔积液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73例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两组,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后,分别注入博莱霉素和榄香烯乳,观察胸腔积液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博莱霉素组41例,胸腔积液控制的有效率68.29%(28/41),其中完全缓解(CR)6例(6/41,14.63%),部分缓解(PR)22例(22/41,53.67%);生活质量的改善率31.71%(13/41),有效率70.73%(29/41);不良反应:发热14.63%(6/41)、胸痛9.76%(4/41)、消化道反应17.07%(7/41)、骨髓抑制7.32%(3/41);榄香烯乳组32例,胸腔积液控制的有效率53.13%(17/32),其中完全缓解(CR)3例(3/32,9.38%),部分缓解(PR)14例(14/32,43.75%);生活质量的改善率21.88%(7/32),有效率59.38%(19/32,);不良反应:发热18.75%(6/32)、胸痛21.88%(7/32)、消化道反应18.75%(6/32),无骨髓抑制.两组比较胸腔积液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不良反应无差异性(P>0.05).结论 博莱霉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的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榄香烯乳,其不良反应相对少,但统计学检验均无差异性.

    作者:王红;史惠如;贾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复肝肽口服液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介绍了膜法制备复肝肽口服液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经膜法提取复肝肽.并进行多肽含量的测定,多肽含量为950.03mg/100ml.复肝肽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通过试验确定了其无毒且具有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傅颖;王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NF-κB及其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等多种因子参与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作者:张喜平;陈林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低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不同清蛋白水平下透析后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病人55例,按照透析前血清清蛋白(ALB)水平随机分为3组,并设健康对照组,观测3组病人在透析后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 随着清蛋白水平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依次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阳性率都依次增加,两者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营养不良可导致慢性炎症进而在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病情演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三黄三仙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0例疗效观察

    白细胞减少症是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正常值(4.0×109/L)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之一,原因大多不明,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我们采用三黄三仙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40例,疗效满意.

    作者:陈志炉;魏克民;蒋慧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通过对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置管进行比较,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佳途径.方法 对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共172例进行分析,分别比较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种不同途径穿刺结果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置管期间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分割法比较,颈内静脉组与颈外静脉组无显著性差异,股静脉组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股静脉穿刺置管虽穿刺成功率高,但穿刺过程中容易误入动脉,且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途径,因此尽可能不选择股静脉途径穿刺;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都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均可作为常用的穿刺途径,但颈外静脉穿刺具有操作简便易学、穿刺体位要求低等优点,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美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参数(F/T)/PSAD对PSA在4~10ng/ml区间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新参数(F/T)/PSAD对血清PSA在4~10ng/ml区间的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血PSA测值在4~10ng/ml的88例患者,其中确诊PCa患者21例,BPH患者67例.比较分析F/T比值、PSAD、(F/T)/PSAD在设定的各阈值范围内,对PCa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Pca患者的(F/T)/PSAD)均值明显低于BPH患者(P<0.001).F/T比值、PSAD、(F/T)/PSAD在设定的各阈值范围内诊断PCa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76.19%和85.71%;特异度分别为41.79%,43.28%和68.66%.(F/T)/PSAD诊断PCa的特异度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应用(F/T)/PSAD能有效提高PSA在4~10ng/ml区间的PCa检出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作者:燕东亮;胡恩平;张海涛;周岩;刘晟;蔡海荣;章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内镜下EST对胆囊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价值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 探讨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120例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EST切开取石和鼻胆管引流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117例获成功,3例手术失败,入院时症状如黄疸、发热、上腹胀痛不适等均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65例,活动性出血2例,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13例,胆管炎4例,无一例胆瘘及死亡患者.结论 EST治疗胆囊术后患者胆总管结石不失为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系数较高的微创治疗胆石症的佳方法.

    作者:程德希;陈会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与呼吸和耳鼻喉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困扰全世界的常见疾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非常高,以美国为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的成年人每天均有胃灼热症状,14%的成年人每周一次胃灼热,而由反流引起的夜间胃灼热症状竟高达74%.国内于1996年在京、沪两地进行了GERD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GERD的发生率为8.97%、患病率为5.77%.

    作者:汪忠镐;李春民;来运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外科治疗小肠憩室并发症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4例,男性18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3:1,年龄14~88岁,平均年龄54岁.

    作者:史美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近3年收治的肝癌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在相同化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对观察组进行针对性地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定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明显减少(P<0.05),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董桂兰;沈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进行肱骨外上髁炎诊断与治疗

    目的 观察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2~2006年骨科门诊35例被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主要累及肘外侧肌群.对发现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牵张锻炼和多种维生素、复方或冠心丹参片.结果 35例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治疗前后的平均评分分别为4.4±1.03和1.2±0.4(P<0.001).结论 肱骨外上髁肘外侧肌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原因,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是一简易有效的方法.

    作者:楼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P16和C-erbB-2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

    目的 探讨P16和C-erbB-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52例患者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P16和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16和C-erbB-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2.3%(22/52)、36.3%(19/52);P16、C-erbB-2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患者生存期在统计学上均差异显著(P<0.05),而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16和C-erbB-2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P16、C-erbB-2蛋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P16、C-erbB-2蛋白的表达可对临床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及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兴桂华;荣玮;徐凤琳;张春庆;徐广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26眼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急性青光眼患者分别行单纯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种植术;周边虹膜切除、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种植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种植联合小梁切除等3种不同术式.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矫正视力>0.5者17眼占65.4%,0.05以下者2眼占7.7%.术后22眼眼压正常,4眼药物稳定眼压.结论 对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根据不同病情行白内障手术或三联手术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杨志强;刘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药消癃通闭改善排尿困难及减小前列腺体积的机制研究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发病率呈递增趋势.

    作者:贾金铭;刘猷枋;李寅增;张亚强;马卫国;焦拥政;孔令青;郭军;孙利民;马春涛;王勒渝;刘英山;王家辉;罗少波;吴玉强;杨志强;龙书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病例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时间.方法 作者对10年来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髋部骨折病例围手术期死亡12例,同期骨科住院死亡病例总数29例,占41%.男性5例,女性7例,术前死亡9例,术后死亡3例,平均年龄76岁.10例在入院后2周内死亡,1例在入院后3周内死亡,1例在入院后第22天死亡.导致死亡原因有: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功能衰竭、贫血、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结论 综合骨科住院病例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死亡比例高达41%.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心脑血管意外是导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病死率的两大主要原因,死亡的时限集中在入院后2周内.

    作者:林岳平;林佩达;王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循证医学认识

    为提高、促进循证医学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认识和实践,运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所用移植材料由大隐静脉逐渐向动脉衍变的历史.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和实践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所用移植材料由大隐静脉逐渐向动脉衍变,进而提高术后远期通畅率、远期生存率和无心脏事件发生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临床上应遵循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使用动脉移植物,显著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

    作者:王云;李军朋;易定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肠梗阻术后22年并发巨幼细胞性贫血1例

    一、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7岁.因乏力伴食欲不振2个月余就诊.患者近2个月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感四肢乏力,胃口不好,饮食减少,消瘦,体重下降明显,时有头晕.

    作者:郁有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压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维生素研究现状及进展

    维生素是一类在日常饮食中必需的、少量即可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尽管维生素分子小、数量甚微,但对机体至关重要,一般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作者:陈雪峰;何桂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