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CL-90量表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张丹

关键词:胃镜, 心理状况, SCL-90量表
摘要:目的 评价行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 应用SCL-90量表对胃镜检查前或后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 胃镜检查前或后患者总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别与常模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该群体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正常,即胃镜检查虽有诸多痛苦,但并没有导致受检查者过度应激或持久性消极情绪.结论 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基本正常.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石菖蒲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采用GC-MS法开展石菖蒲挥发油指纹图谱的研究.出峰先后顺序及相对含量为:甲基丁香酚(2.37%±2.60%)、顺式甲基异丁香酚(4.48%±4.84%)、反式甲基异丁香酚(0.82%±0.40%)、γ-细辛醚(4.51%±4.26%)、β-细辛醚(66.15%±11.85%)、α-细辛醚(6.35%±4.32%)等6个特征成分.

    作者:方永奇;魏刚;吴启端;李翎;匡忠生;林双锋;柯雪红;邹衍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成人1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性别、免疫前不同抗-HBs水平成人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和策略.方法 在绍兴市某城区随机抽取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的18~50岁的职工1055名,经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阴性、按0、1、6程序接种10μg/ml国产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结果 全程免疫835人,接种率85.12%.免疫前后抗-Hbs阳性率为52.10%和98.44%,抗-HBsGMT由免前的14.32mU/ml上升至413.98mU/ml.免前抗-HBsGMT=0、>0~<10mU/ml人群免后抗-Hbs阳性率为95.45%、99.27%,抗-HBsGMT为251.67mU/ml、260.61mU/ml.各年龄组抗-HBs、免前不同抗HBs水平人群及同年龄组性别间的抗-HBsGMT均有显著差异,吸烟、肥胖、乙肝家属史、拔牙等与免疫失败有关.结论 成人接种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免疫应答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吸烟、肥胖、乙肝家族史、拔牙等是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应制定成人乙肝疫苗免疫管理规范,尽快开展成人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以建立有效的全人群防御乙肝的免疫屏障,达到加速控制乙肝进程的目的.

    作者:章一丰;陈洁;潘南燕;陈奇峰;姚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对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L-精氨酸(L-arginine,L-Arg)作为NO合成的前体物质,其缓解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结构重建形成的作用研究已备受关注.

    作者:杜军保;齐建光;唐朝枢;汪立;金红芳;李晓惠;石琳;魏冰;汤秀英;李简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0~4岁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为了掌握齐齐哈尔市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死亡原因及死亡变化趋势,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主要目标之一: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以2000年为基数分别下降1/5的工作目标,为制定妇幼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将2004~2006年全市0~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作者:刘柏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病例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时间.方法 作者对10年来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髋部骨折病例围手术期死亡12例,同期骨科住院死亡病例总数29例,占41%.男性5例,女性7例,术前死亡9例,术后死亡3例,平均年龄76岁.10例在入院后2周内死亡,1例在入院后3周内死亡,1例在入院后第22天死亡.导致死亡原因有: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功能衰竭、贫血、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结论 综合骨科住院病例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死亡比例高达41%.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心脑血管意外是导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病死率的两大主要原因,死亡的时限集中在入院后2周内.

    作者:林岳平;林佩达;王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鼻咽癌nm23-H1基因外显子的检测

    目的 检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鼻咽癌中的变化情况,探讨nm23-H1与NP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提取鼻咽癌患者及慢性鼻咽炎患者组织中基因组DNA,采用不对称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别对鼻咽癌患者及慢性鼻咽炎患者组织中nm23-H1基因第1、2、3、4和第5外显子进行研究.结果 在30例鼻咽癌患者组织中发现1例患者的nm23-H1第1外显子出现突变条带,慢性鼻咽炎患者的鼻咽组织无nm23-H1各外显子突变.结论 nm23-H1基因突变在NPC组织中为小概率事件,NPC病理类型、有无转移与nm23-H1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符生苗;马志超;邓立群;蔡俊宏;李冬娜;王一鸣;陈鑫苹;梁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外科治疗小肠憩室并发症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4例,男性18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3:1,年龄14~88岁,平均年龄54岁.

    作者:史美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26眼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急性青光眼患者分别行单纯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种植术;周边虹膜切除、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种植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种植联合小梁切除等3种不同术式.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矫正视力>0.5者17眼占65.4%,0.05以下者2眼占7.7%.术后22眼眼压正常,4眼药物稳定眼压.结论 对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根据不同病情行白内障手术或三联手术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杨志强;刘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评价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进行推进式电子小肠镜诊治的345例患者.结果 318例越过屈氏韧带,小肠检查平均检查时间为30min.144例患者诊断有小肠疾病,检出率为41.74%.28例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术,13例患者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无穿孔、出血、腹痛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小肠疾病,尤其空肠上段以上消化道疾病有效的方法,并可进行相应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杨建锋;张筱凤;张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伴高血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急诊处理观察

    目的 观察前房穿刺术对闭角型青光眼伴高血压病人经降眼压治疗后血压的控制情况.方法 分析64例64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经前房穿刺术后的眼压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 64例病人前房穿刺术前的收缩压为195.10±15.24mmHg,舒张压为117.1±11.76mmHg,眼压为68.64±10.05mmHg,治疗后的收缩压为138.82±20.86mmHg,舒张压为93.19±12.07mmHg,眼压为10.66±4.41mmHg,经配对t检验,收缩压、舒张压、眼压治疗前后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前房穿刺术可以快速降低眼压,对于伴有高血压的病人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作者:马莉;阮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P16和C-erbB-2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

    目的 探讨P16和C-erbB-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52例患者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P16和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16和C-erbB-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2.3%(22/52)、36.3%(19/52);P16、C-erbB-2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患者生存期在统计学上均差异显著(P<0.05),而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16和C-erbB-2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P16、C-erbB-2蛋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P16、C-erbB-2蛋白的表达可对临床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及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兴桂华;荣玮;徐凤琳;张春庆;徐广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S100蛋白与相关疾病

    S100蛋白于1965年由Moore首先在牛脑中发现,因其能溶解于中性100%硫酸铵中而得名.S100蛋白是一个酸性的Ca2+结合蛋白家族,主要存在于脊椎动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10~12kDa,具有EF手型结构,具备细胞内和细胞外调节活性,参与多种细胞活动.

    作者:李东娅;章晓梅;唐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6年6月25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行胃手术16例,非胃手术9例(门奇静脉断流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小肠部分切除加粘连松解术1例,结肠癌根治术2例,胆总管探察加切开取石术1例);临床表现为术后进食或夹闭胃管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胆汁样胃液或胃管日引流量不减少,并经胃肠造影、胃镜等检查证实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经禁食、胃肠减压、加强肠内外营养、促胃肠动力等保守治疗后全组患者得到治愈.结论 胃瘫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胃肠造影、胃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采用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陆贝;蔡阳;封光华;罗中尧;倪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EGF对原始生殖细胞来源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对原始生殖细胞来源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从原始生殖细胞中分离克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过程中,在基础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集落形成数和各组的高传代数.结果 表皮生长因子添加与否对原始生殖细胞来源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原代培养无显著的影响,而对后继培养有显著影响.结论 在原始生殖细胞来源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的过程中,可以不添加表皮生长因子,而在胚胎干细胞的后续传代中,尤其对于较高代细胞的克隆过程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作者:李松;窦忠英;于爱莲;华进联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对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外周血IFN-γ、IL-10的影响

    目的 研究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治疗分别感染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10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分别注射入裸小鼠、昆明种小鼠体内,诱导成动物模型.用ELISA法检测IFN-γ和IL-10的水平.结果 经过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治疗后,其外周血的IFN-γ上升而儿-10下降.结论 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对真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东;廖万清;徐红;陶文照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低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不同清蛋白水平下透析后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病人55例,按照透析前血清清蛋白(ALB)水平随机分为3组,并设健康对照组,观测3组病人在透析后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 随着清蛋白水平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依次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阳性率都依次增加,两者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营养不良可导致慢性炎症进而在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病情演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肠瘀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不同时限阻断门静脉后复流对小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变化,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一个对照组A和4个实验组(以门静脉半阻断30min、45min及门静脉全阻断30min、45min分别标为B1、C1、B2、C2组),每组8只,各组按如上预定的时间阻断门静脉后再开放复流2h,取回肠肠段做连续切片,分别做HE染色和TUNEL、Bcl-2、Bax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小肠黏膜损伤情况、细胞凋亡的变化以及Bcl-2、Bax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各实验组的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凋亡指数上升;其中Bcl-2表达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ax表达在B2、C2组为明显,且B2与B1、C2与C1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凋亡指数(AI)除A和B1组间外其余各组间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Bax除B2和C2组间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值降低.结论 门静脉阻断后再开放致小肠黏膜损伤以细胞凋亡为主,凋亡细胞随阻断程度加重和阻断时间延长而增多,凋亡指数(AI)与Bcl-2蛋白负相关,与Bax蛋白正相关,Bcl-2/Bax比值下降是决定凋亡的重要因素,其发生原理和过程可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相一致.

    作者:陈邦飞;刘长宝;吴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硅沉着病患者运动时呼吸困难及血氧饱和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硅沉着病患者运动时呼吸困难等运动呼吸生理的不同表现,进而为临床上用药选择和康复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20例硅沉着病患者进行了静态肺功能检查和运动负荷试验,测定了每分钟氧摄取量(VO2),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困难勃氏分级指数(BS)等指标.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硅沉着病患者运动中BS与VO2均正相关,得到相关斜率(BSS),运动中COPD患者的BSS显著大于硅沉着病患者BSS,BSS分别为(10.9±3.8)BS/(L·min)和(7.2±1.9)BS/(L·min)(P<0.01),但静息时COPD患者的BS小于硅沉着病患者的BS;大运动时COPD和硅沉着病患者SpO2均下降,但COPD患者较硅沉着病患者SpO2下降更为明显,分别是86±3%和88±4%(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硅沉着病患者运动中BS与VO2均正相关,运动中COPD患者呼吸困难加重速率快于硅沉着病患者,大运动时两者体内均有缺氧状态,在COPD患者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刘广杰;王扬;罗秀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压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维生素研究现状及进展

    维生素是一类在日常饮食中必需的、少量即可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尽管维生素分子小、数量甚微,但对机体至关重要,一般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作者:陈雪峰;何桂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复肝肽口服液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介绍了膜法制备复肝肽口服液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经膜法提取复肝肽.并进行多肽含量的测定,多肽含量为950.03mg/100ml.复肝肽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通过试验确定了其无毒且具有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傅颖;王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