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东;王艳玲;王化刚;刘立海;王彦华;刘风珍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的发展,新生儿监护室越来越重视眼科会诊检查,尤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现通过对近3年我院新生儿监护室的眼科会诊病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眼科保健、疾病防治问题.
作者:尹东明;黄中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男,65岁,因右胸痛3个月于2004年3月13日入院.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胸刺痛,未作诊治好转,近1周加重,持续性钝痛,伴活动后气促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无发热、咯血、盗汗.入院体检:体温36.5℃,呼吸20次/min,消瘦,唇无紫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右下肺叩浊、呼吸音消失.心界不大,心率76次/min,律齐,肝脾未及,下肢不肿.
作者:周一平;陈小可;李明;夏利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382例,其中192例采用患侧腹股沟腹横纹处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边拜;庞格加甫;哈那提;张东玲;王淑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脑复苏的治疗目标和要点:①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主要措施有电击复律、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供氧;②脑保护和脑复苏,大限度地恢复脑组织的功能,主要措施有强化脑部血供、降温疗法、降低脑代谢和对抗自由基的药物疗法等;③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心律和电解质平衡等,主要措施有各种相关药物的应用.呼吸的建立和维护已经在前面的讲座介绍,本文重点讨论血压、心律和电解质平衡的维护.
作者:冯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将采用1993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咳嗽的本院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朱桂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比较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34例)和单纯下壁心肌梗死患者(58例)在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别,结果示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和Kussmaul征的比例明显增加,且更多地需要容量负荷维持血压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维持血压(均P=0.001),并有较高的死亡率(P=0.039).
作者:詹中群;王崇全;党书毅;王玮;王俊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女,28岁,因阵发性心悸、气短半个月,胸骨后锐痛1周,于2001年5月18日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10/70mm Hg(14.7/9.3 kPa),呼吸平稳,无紫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扩大,心率88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无奇脉.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标准肢体导联低电压.
作者:陈晓春;张志坚;葛智平;高子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520名妇女对社区妇幼保健咨询的社会需求,回收有效问卷512份.结果显示,446例(87.1%)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妇幼保健咨询;不同年龄段妇女对咨询内容的需求各不同;大多数妇女希望获得准确性高、专业性强、解答充分的社区妇幼保健咨询.
作者:刘学伟;赵学英;管燕;高国花;张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机抽查衢州市人民医院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以来的1637例呼吸科门诊患者的资料,分析院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38.3%的患者院前使用过抗生素,其中13.9%的患者使用过2种或2种以上的抗生素,且不规则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达79.0%.院前抗生素的使用以头孢类、青霉素类较多.说明院前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需加强全社会的教育及采取相应措施杜绝滥用抗生素.
作者:田明庆;方剑;黄秀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男,49岁.因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3 d于2005年1月1日入院.患者于3 d前发热,体温达40℃,流涕、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头痛以双颞侧及后枕部为著.
作者:赵振宇;张玉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急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以急性发作的骨骼肌异常运动为特征,常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亦见于其他药物.由于服用某种药物后出现肌肉间歇、持续的收缩,造成患者重复不自主运动和异常扭转的姿势,常使患者痛苦、焦虑甚至恐惧,这不仅容易使医患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而且可能使患者失去对治疗的依从性[1].急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发作突然,而一旦诊断明确,药物治疗并不困难,故应引起基层医院急诊和全科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杨丽;程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4年6月收治2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采用双斜面闭合支气管残端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繁成;曲家骐;蔡世振;李怀业;王文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从运动障碍学的角度,脑卒中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S).开始时主要是肌肉的神经控制失常,而并没有骨关节、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形态损害.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肌肉张力提高是低位神经中枢的代偿性改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康复治疗不是以全部纠正肌肉张力过高为目标,治疗的关键目标是恢复肢体功能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肌肉张力.
作者:励建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为探讨秋、冬季型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将87例恙虫病患者按发病季节不同分为秋季型(9~11月份发病)和冬季型(12~2月份发病),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的资料.结果秋季型恙虫病发病较集中,临床表现典型,中毒症状重,易出现多脏器损伤,诊断较易,误诊率低,但治愈时间较长,平均住院6.8 d;冬季型恙虫病多呈散发趋势,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中毒症状轻,多脏器损伤者少,误诊率较高,治愈时间较短,平均住院4.3 d.
作者:武金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对我院自1990年至2004年收治的14例单侧侧脑室性脑积水患者分别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和神经内镜下透明隔造瘘术治疗.其中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采用神经内镜透明隔造瘘术10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后2 d头痛、呕吐症状消失,记忆力下降者术后3 d好转,视力下降者术后1个月有所恢复.分流术组中出现分流管阻塞、术后发热各1例;内镜组中仅1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随访0.5~14年,均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颅内高压症状,无癫痫再发作.
作者:蔡强;刘仁忠;陈谦学;陈治标;晏炳元;简志宏;徐海涛;田道锋;叶应湖;王国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低血糖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极为重要,否则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5年1月收治24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建立;赵胜利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分析在我院接受经导管封堵术的43例复杂动脉导管未闭病例,结果显示43例中40例经导管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3.0%),无一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峰值较封堵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40例患者封堵器均无明显移位,39例无残余分流,1例残存少量分流.提示对于合并有其他解剖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复杂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封堵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峰;葛均波;周达新;陈灏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选取确诊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60例,用复方莪术油栓治疗,每晚1枚复方莪术油栓阴道用药,连用6 d,停药1周后复查,评价疗效.本次研究表明患者治疗前后,阴道脱落细胞学构成及分泌物的清洁度均有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莪术油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总有效率可达96.7%.
作者:阚延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有一个小病人,男孩,9个月,有一天忽然发高烧,体温达到了39.5℃,但精神状态还好,仍然爱玩,不咳嗽,没有流鼻涕等症状,吃奶和睡眠也都正常.除了我注意到他的小便有异常的臭味外,就没有其他的症状,查体也没有发现阳性体征.
作者:周仲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肌张力障碍是指因持续性肌肉收缩而引起的肢体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综合征.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以应用左旋多巴有效为特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遗传性锥体外系疾病.因DRD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易误诊为脑瘫、脑炎、帕金森病等,故临床医师有必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从而避免因长期肌张力障碍所致的畸形,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谢卉;吴志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