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的方法与疗效

张雪松;张艳;王同富;金秉鑫

关键词:肩袖损伤, 关节镜, 小切口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3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修复,运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等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的外展、外旋、前屈、内旋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143.56±17.84)分比(42.73±19.46)分,(67.25±14.76)分比(33.73±6.26)分,(154.34±16.26)分比(55.12±10.13)分,(61.47±10.73)分比(35.62±12.37)分,P<0.01];治疗后肌力恢复情况的外展、外旋、前屈、内旋评分也显著高于治疗前[(4.63±0.24)分比(4.12±0.57)分, (4.73± 0.39)分比(4.09±0.45)分,(4.36±0.47)分比(3.78±0.34)分,(4.85±0.46)分比(4.25±0.38)分,P<0.01]。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后 ASES评分、UCL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90.46±7.94)分比(42.37±6.36)分,(31.57±3.14)分比(14.67±1.94)分,P<0.05],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1.26±0.24)分比(7.58±0.85)分,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T细胞免疫与宫颈癌相关研究

    T细胞免疫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在宫颈癌中T细胞数量、功能、T细胞亚群比例都可能发生变化。 T细胞免疫功能的发挥需要很多因素的参与,如抗原呈递细胞、细胞因子、协同共刺激分子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也参与了T细胞免疫反应。该文重点阐述了T细胞免疫以及参与T细胞免疫的诸多因素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也涉及了宫颈癌放化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通过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有助于宫颈癌的治疗。

    作者:姜鹏(综述);王若峥(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介导腹膜粘连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手术后形成的腹膜粘连是腹部外科难以攻克的课题。大量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在术后腹膜粘连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学者就TGF-β介导腹膜粘连形成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该文简单概述 TGF-β通过 Smad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 RhoA GTPase/ROCK等信号通路介导腹膜粘连的形成,以期为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提供潜在的靶点。

    作者:邓璐璐(综述);毛建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数字化技术在脊柱后凸截骨矫形术中的应用

    脊柱后凸畸形是一类比较复杂的脊柱外科疾病,其截骨矫形治疗一直被公认为脊柱外科的难点。数字化医学作为新兴的学科和技术,发展迅速,并已在脊柱畸形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在脊柱后凸截骨矫形术中应用 Mimics、有限元分析、快速成形等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手术定位的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东海(综述);霍洪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研究的新进展

    心室运动的机械不同步在各种类型的心脏病中很普遍,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同步性。组织多普勒显像、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和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检测左心室的同步性,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费用少等优点,是评价左心室机械同步性的主要方法,可部分取代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检查及昂贵的磁共振检查,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钟舒文(综述);张玉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肿瘤性高钙血症患者血浆离子钙及总钙检测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性高钙血症患者血浆离子钙和总钙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3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子钙、pH、总钙、清蛋白水平的检测,并计算两组校正离子钙( nICa)水平和校正钙值( cTCa)。结果两组受试者总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观察组的cTCa水平、nICa水平和pH显著高于对照组,清蛋白和离子钙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TCa和nIC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7例高钙血症患者中以肺癌患者多,其次是肠癌,再次为卵巢癌和胰腺癌,乳腺癌、宫颈癌以及淋巴瘤。结论通过测定nICa水平和总钙水平,可以对肿瘤性高钙血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从而早期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终生活质量。

    作者:王凤岚;冯万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西格列汀与其他降糖药物对照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 Cochrane 图书馆,PubMed,EMBASE,CBM,VIP,CNKI数据库。根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水平方面,西格列汀优于α糖苷酶抑制剂。在控制患者体质量方面,西格列汀的疗效优于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和胰岛素,西格列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双胍组、磺脲类组、α糖苷酶抑制剂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组。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伏格列波糖、GLP-1受体激动剂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可靠且安全,可以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

    作者:梁菁菁;陈静芸;杨艳;夏文明;吕耀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预防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及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预防吉西他滨+顺铂( G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性肝功能损害及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GP方案化疗。观察组化疗同时应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1个周期后对患者肝功能损害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1%(9/32)比58.1%(18/31),P<0.05];Ⅱ~Ⅳ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8/32)比51.6%(16/31),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可有效预防化疗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及白细胞下降。

    作者:郑永刚;曹晶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河北省玉田县医院就诊的TAO患者4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击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冲击组连续3 d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000 mg/d),而后连续10 d 静脉滴注环磷酰胺(200 mg/d),每月1次,连续冲击3次。对照组采用口服泼尼松(60 mg/d)持续治疗,以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冲击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679,P <0.05)。冲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1年内复发率为26.3%,2年内复发率为3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3%,1年内复发率为7.1%,2年内复发率为28.6%,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TAO有效且安全。

    作者:代永红;耿艳秋;刘建光;张健;孟秀瑾;房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并评价血清 C 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叶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6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51例)、支原体性肺炎组(40例)以及病毒性肺炎组(35例),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幼儿作为对照组(52例)。比较并分析各组受试者白细胞计数与 C反应蛋白水平,并按照临床诊断标准比较各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白细胞及 C 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虽然支原体肺炎组的白细胞计数与病毒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 <0.05);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以及病毒性肺炎组患儿的白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虽然细菌性肺炎组与支原体肺炎组的C反应蛋白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5)。结论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小儿肺炎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水平不同,在排除其他引起 C 反应蛋白升高的因素后,其可以作为鉴别诊断小儿肺炎类型的方法。

    作者:张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治现状

    剖宫产切口憩室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尚无统一的诊治标准。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剖宫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及不孕,再次妊娠可发生子宫破裂、切口妊娠大出血等。诊断需排除内分泌原因,分析病因,选择合理的辅助检查。治疗以中药、女性激素等保守治疗为主,但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时,应以手术治疗来促进憩室局部液体的流通,并切除病灶。选择手术方式时,要以憩室的类型为主要参考依据,主要采用子宫腔镜、腹腔镜、阴式手术等治疗手段。

    作者:余川蓉(综述);楼江燕(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四次跨膜超家族蛋白3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四次跨膜超家族蛋白3(TM4SF3),又称为CO-029、TSPAN8,在大鼠中被称为 D6.1A,是四次跨膜超家族(TM4SF)中的一员。 TM4SF3在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及胰腺癌等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存在高表达,其表达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TM4SF3可能通过促血管再生、增强肿瘤细胞迁移等促进肿瘤的转移与进展。该文旨在对 TM4SF3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方婷婷(综述);刘彬彬(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与 X线平片对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梁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68例,对其进行 CT和X线扫描。统计两种扫描方法观察到的肺内、肺外病灶数量,并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螺旋CT检出肺内病灶、肺外病灶以及总病灶数分别为197、82、279个,X线分别为119、40和159个,螺旋CT检出数量明显多于X线检查。螺旋 CT检测肺内病灶和肺外病灶的阳性率分别为91.2%和48.5%,X线分别为83.8%和38.2%,螺旋CT肺内和肺外病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X线和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对大多数早期周围型肺癌进行诊断,且CT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在临床中选择何种检查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必要时也可联合检查,定期随访。

    作者:万大平;刘栋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并分析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深圳市南山妇幼保健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常规指导组和持续指导组,每组50例。常规指导组患者接受常规产科盆底肌锻炼指导,持续指导组接受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从入组直至胎儿出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两组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结果出院时,常规指导组产妇深Ⅰ、浅Ⅰ、深Ⅱ、浅Ⅱ层盆底肌力均低于持续指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0.98)分比(4.21±0.81)分,(3.21±1.08)分比(4.16±0.73)分,(3.54±0.91)分比(4.26±0.64),(3.47±0.82)分比(4.19±0.68)分,P<0.05]。持续指导组SAS标准分、SDS标准分、产妇并发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常规指导组[(41.28±2.91)分比(46.27±3.24)分,(42.27±2.75)分比(47.19±2.86)分,4%比20%,8%比26%),P <0.05]。持续指导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常规指导组(86%比62%,P <0.05),常规指导组和持续指导组围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比12%,χ2=1.190,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能够明显改善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分娩方式和孕妇结局。

    作者:米中华;彭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是由人体骨髓巨核细胞裂解产生的无核细胞碎片,因其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而被熟知。血小板的促炎症反应功能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 As)的起始及发展过程的各个方面。通过释放趋化因子、促炎症分子和其他生物反应调节剂,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及白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套加速动肪粥样硬化进程的局部炎症反应进程。

    作者:喻志慧(综述);陈煜森(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动物肠吸收模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在体肠吸收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药物在肠道内吸收情况的常用实验方法,该类方法接近体内的真实状态,能较准确地反映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情况。在体肠吸收实验动物模型包括肠襻法和肠灌流法。该文主要综述了这两种在体肠吸收实验模型的造模方法、优缺点以及在药物研发中应用。肠吸收模型对于阐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机制和药物动力学有积极的作用,其也可为研发新药、新剂型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作者:张字城(综述);李新霞;李琳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NBNA对早产儿早期神经行为异常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 NBNA)发现早产儿早期神经行为异常情况及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出生的早产儿100例,于纠正胎龄第3、7、28日以及出生后第3日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结果出生后第3日NBNA评分中的行为能力(11.3±1.5)分、被动肌张力(7.9±1.2)分、主动肌张力(7.8±1.3)分、原始反射(5.9±1.3)分、一般反应(6.2±1.9)分以及总分高于出生时的(9.3±1.2)分、(6.4±1.0)分、(6.9±0.9)分、(4.6±1.1)分、(5.5±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早产儿纠正胎龄后第3日、第7日、第28日NBNA异常率分别为21.0%、17.0%、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NBNA在早产儿早期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临床医师应给予重视,根据评分进行早期干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博;姬静璐;王博玉;魏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碎裂QRS波的研究进展

    碎裂QRS波( fQRS)是近期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心电图新概念,fQRS 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f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室壁瘤、Brugada综合征、心律失常、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心血管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而健康人群中亦可发现fQRS波。

    作者:吕金兰;杨文波(综述);王英丽(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累及双柱(壁)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目的:探讨累及双柱(壁)的髋臼骨折手术路径的选择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市骨伤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9例累及双柱(壁)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单一入路组(11例)和联合入路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后,联合入路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单一入路组(92.9%比63.6%),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45,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累及双柱(壁)的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和合并症确定,科学选择的手术入路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玉仙;黄智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研究进展

    前置胎盘是常见的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可危及母儿生命。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剖宫产史等因素高度相关。出血多且采取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有效处理,以减少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该文就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病因、对母儿影响、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池一婵;隗伏冰(综述);唐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类型胆管癌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选择

    胆管癌是胆管上皮细胞分化异常的肝胆管肿瘤,根据解剖位置可分为肝内胆管癌( iCCA)、肝门部胆管癌( PCCA)、远端胆管癌。因胆管癌的位置特别、患者早期临床特征不明显,所以早期确诊较为困难。胆管癌的确诊需要高度特异性指标与临床、内镜、影像学检查等相结合。iCCA通常采取外科治疗,而对部分PCCA可以选择新铺助放化疗后肝移植治疗。

    作者:赵芳良(综述);陈春雷(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