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脏病与维生素D代谢

李莉娜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维生素D, 骨化三醇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以骨化三醇合成逐步减少为始动因素,导致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增加、矿物及骨骼代谢紊乱,肾脏和心血管损伤加速、异位钙化,病死率增加.补充骨化三醇、抑制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几十年来一直作为治疗CKD必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新循证证据表明,骨化三醇改善肾脏预后和心脏保护作用与抑制PTH水平无关.此外,维生素D缺乏在肾脏疾病发生率显著增加,其加速肾脏疾病进展和增加病死率的风险高于骨化三醇缺乏.CKD患者存在维生素D和骨化三醇异常,影响了维生素D /骨化三醇的肾脏保护作用,形成病理生理恶性循环.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症状学研究在发作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癫痫与心因性非癫痫发作(PNES)是发作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诊断主要依靠发作症状及同步脑电图特征,临床上误诊率高.相关研究从症状学角度揭示了两者在发作前期、发作期和发作后期的差异,为更好地区分癫痫发作及PNES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就此类研究所发现的发作性疾病症状差异,主要是癫痫与PNES的差异予以综述,以揭示症状学潜在的研究价值.

    作者:范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老年胃癌患者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胃癌有效的方法,营养不良不仅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而且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亦造成不良影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患者的预后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如何对老年人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对老年胃癌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手术预后是许多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且提出不同的营养支持治疗观点.

    作者:沈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口面部疼痛的研究进展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中至关重要,这种离子通道的生物物理性质决定伤害感受器对有害刺激的应答和终经历的疼痛水平.钠离子通道可能会影响其他离子通道(如钾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的激活和失活,改变神经元对刺激的应答,因而钠离子通道是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的潜在目标.了解离子通道的表达对控制神经兴奋性、治疗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凌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及其在疫苗免疫保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调节性T细胞(Treg)通过高表达CD25分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其功能是通过下调自身免疫应答诱导自身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正常情况下Treg与辅助性T细胞17互相拮抗,保持机体平衡.在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通过增加Treg可减缓病情.通过去除Treg联合疫苗免疫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抗感染和抗肿瘤的疗效.因此,在疫苗免疫保护中,对Treg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能够为研制新型疫苗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王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经济状况对农村地区脑卒中后抑郁影响的现状研究

    目的探讨当前农村地区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因素及经济状况对PSD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县20个乡镇随机抽取的650例脑卒中患者按年收入状况及年医疗费用支出等经济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病灶侧性及病灶性质等可能导致PSD的相关因素进行对照研究,之后采用多模式诊断方法对经济状况以及可能导致PSD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在该项研究中农村地区PSD 的发生率为 60.2%;性别、家庭关系、社会心理因素、ADL、神经功能缺损与PSD有关,经济状况和病程与PSD无关.结论 目前农民经济状况不是导致农村地区PSD的影响因素.

    作者:葛均江;宋晖;王安元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联合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的疗效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除并C3F8填充术(联合术)对于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的方式及效果.方法 对16例(16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C3F8填充术,观察黄斑孔闭合情况.结果 15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并发高眼压2例,眼底出血1例.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C3F8填充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黄斑裂孔复位率.

    作者:蒋一大;胡竹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控制体质量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关系

    肥胖被认为是骨性关节炎(OA)的高危因素,相关临床数据表明控制或减轻体质量是预防和治疗膝关节OA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并没有循证医学依据来解释控制体质量与膝关节OA发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研究发现,控制体质量的过程主要对减小膝内收力矩、降低轴向冲量等生物机械因素,以减轻膝关节负荷有重要的意义.现根据国内外文献,就两者发病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朱隽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胆管癌发生与发展的相关基因调控的研究

    胆管癌是一种胆管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外科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对胆管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基因水平探索胆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已发现胆管癌的发生可能由于ras通路、RB通路等多个信号转导通路中多种基因的点突变、缺失和过度表达,同时伴有多个抑癌基因的共同甲基化.而胆管癌的转移与nm23基因和mammaglobin B基因的过表达有密切联系,同时整合素、CD44等也参与了癌转移的过程.

    作者:王琦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流式细胞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流式细胞术(FCM)是一种可对单细胞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技术,在医学临床及科学研究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FCM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回顾FCM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史,并对其在肿瘤学、免疫学及血液学等医学检验方面的应用进行概括总结,对指导以后的研究工作、理清思路等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鑫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小剂量激素对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在尿毒症血液透析部分难治性微炎症状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所起作用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12例尿毒症透析患者,近期病情持续进展,符合微炎症状态标准,常规治疗无效,均采用小剂量激素[泼尼松0.5 mg/(kg·d)]试验性治疗1个月.结果 10例病情平稳,各项指标好转,其中1例出现血糖升高,加用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2例因其他并发症而死亡.结论 尿毒症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应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小剂量激素效果肯定,使用安全;要注意掌握使用激素的禁忌证.

    作者:吴国仲;张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肺部疾病

    大部分肺部疾病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其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是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和活性代谢产物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一种分泌型单链蛋白质,为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MCP-1在肺损伤、肺血栓、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肺结核等肺部疾病中发挥重大作用.现就其特点、功能及与这些肺部疾病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林梵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维生素B12的眼科临床应用进展

    腺苷钴胺是维生素B12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临床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在眼科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眼底并发症、视神经炎、视神经挫伤、眼外肌麻痹、青光眼.其中,对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是否存在治疗意义尚有争议.近期发现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及干眼症有一定疗效.同时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遇光易分解及治疗后期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等不良反应.

    作者:董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异位骨化的治疗新进展

    异位骨化是一种软组织内的病理性骨生成,可以导致受累关节功能丧失.异位骨化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创伤性脑损伤或脊髓损伤、烧伤、创伤、关节成形术及其他手术、细胞因子、遗传因素和围术期使用的药物等.但是,确切的机制仍未阐明.有假说认为,局部或全身因素失衡诱导的造骨原始细胞在HO的病理过程中起作用.常用的治疗异位骨化的方法有非甾体类药物、双磷酸盐、辐射治疗、手术切除等.

    作者:吴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多维康复对脑瘫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维康复方法对脑瘫患儿生存质量影响.方法以2008 ~2010年在本院就诊的60例2 ~6岁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康复组和多维康复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传统康复与多维康复进行康复治疗,以1年时间为期限,观察其运动疗效、心理疗效、生存质量疗效.心理疗效以PSQ为测评工具,生存质量疗效采用PedsQL4.0评分方法.结果 经过1年治疗观察,多维康复组的运动疗效、心理疗效、生存质量疗效优于传统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康复治疗能够全面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鸿;张丽荣;徐晶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高血压孕妇妊娠期实施药物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孕妇在妊娠期实施早期药物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就诊的125例患者作为在妊娠期未进行药物干预的对照组,2008年6月至2012年1月就诊的175例患者作为在妊娠期进行早期药物干预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方面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早期药物干预,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惠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慢性肾脏病与维生素D代谢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以骨化三醇合成逐步减少为始动因素,导致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增加、矿物及骨骼代谢紊乱,肾脏和心血管损伤加速、异位钙化,病死率增加.补充骨化三醇、抑制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几十年来一直作为治疗CKD必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新循证证据表明,骨化三醇改善肾脏预后和心脏保护作用与抑制PTH水平无关.此外,维生素D缺乏在肾脏疾病发生率显著增加,其加速肾脏疾病进展和增加病死率的风险高于骨化三醇缺乏.CKD患者存在维生素D和骨化三醇异常,影响了维生素D /骨化三醇的肾脏保护作用,形成病理生理恶性循环.

    作者:李莉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中晚期肝细胞性肝癌的手术治疗进展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全世界高发的恶性肿瘤,而我国发病人数居首位.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及治疗指南仅对早期患者推荐手术治疗,但随着手术技术及围术期护理技术的提高,中晚期HCC行手术治疗也已取得较好的疗效.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中晚期HCC的治疗新观点.现对HCC手术治疗技术及手术治疗情况的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刘星;钟鉴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内感染及获得性感染的常见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之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致其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株的出现,成为临床上治疗棘手的问题.PA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外膜蛋白的缺失或突变;主动外排机制;产生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青霉素结合蛋白和DNA拓扑异构酶的改变;生物被膜的形成等.

    作者:吴伟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配合试验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配合试验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对我院85例5次以上输血(至少2次输血小板)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观察血小板配合性输注的效果.结果 85例多次输血患者发生PTR 15例(17.65%),其中血小板抗体阳性9例(60%),成功配型6例(66.67%).结论 血小板抗体可直接导致PTR,配合性输注可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

    作者:朱奕;伍昌林;党鑫堂;李岚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社区的10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仅进行普通治疗和一般宣教,观察组在上述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膳食运动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及再住院率.结果 经过12个月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干预,观察组血压及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率、适当运动率、自我监测率及遵医行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医院管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达标率,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彭洒;顾铭;叶定村;程昌华;高抚刚;黎菲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