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清
目的探讨多维康复方法对脑瘫患儿生存质量影响.方法以2008 ~2010年在本院就诊的60例2 ~6岁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康复组和多维康复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传统康复与多维康复进行康复治疗,以1年时间为期限,观察其运动疗效、心理疗效、生存质量疗效.心理疗效以PSQ为测评工具,生存质量疗效采用PedsQL4.0评分方法.结果 经过1年治疗观察,多维康复组的运动疗效、心理疗效、生存质量疗效优于传统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康复治疗能够全面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鸿;张丽荣;徐晶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营养不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胃癌有效的方法,营养不良不仅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而且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亦造成不良影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患者的预后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如何对老年人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对老年胃癌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手术预后是许多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且提出不同的营养支持治疗观点.
作者:沈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异位骨化是一种软组织内的病理性骨生成,可以导致受累关节功能丧失.异位骨化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创伤性脑损伤或脊髓损伤、烧伤、创伤、关节成形术及其他手术、细胞因子、遗传因素和围术期使用的药物等.但是,确切的机制仍未阐明.有假说认为,局部或全身因素失衡诱导的造骨原始细胞在HO的病理过程中起作用.常用的治疗异位骨化的方法有非甾体类药物、双磷酸盐、辐射治疗、手术切除等.
作者:吴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围术期使用甲泼尼龙(MP)对兔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各15只,MP组:暴露脊髓后,用改良Allen′s法打击致伤脊髓,随后关闭切口;模型对照组:改良Allen′s法进行同等势能打击脊髓后关闭切口;空白对照组:暴露脊髓后,不行脊髓打击,直接关闭切口.术后连续7 d使用青霉素40×104 U肌内注射,每日2次,术后饲养4周.于术前1 h,术后12、24、48、72 h分别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NSE.术后7、14、28 d分别取3只动物处死,取损伤段脊髓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脊髓形态改变及神经元改变,免疫组化检测NSE.术后2 h及7、14、28 d分别行改良的Tarlov评分,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MP组和模型对照组血清NSE在急性脊髓损伤后4 h出现明显增高,12 h达到高峰,48 h降至正常(P<0.05).②MP组与模型对照组术前1 h、术后2 h、术后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MP组Tarlov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使用MP可降低急性脊髓损伤后兔血清中NSE浓度,减少损伤脊髓神经元中NSE的释放,从而保护神经元,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邓桂;杜远立;李宁;王华;吴琼亚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急危重疾病、重大手术、器官移植及其引发的病理过程可以对机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有效的药物应用可能会降低各主要器官的损害程度.乌司他丁是从健康成年男性尿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无免疫原性,可抑制胰酶、溶酶体、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清除氧自由基,稳定溶酶体膜,改善微循环,对全身各主要脏器产生重要的器官保护作用.
作者:孟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第2天行硬膜外封闭,对照组除未进行硬膜外封闭外,其他治疗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54例患者均经定期随访或随诊,时间6 ~12个月,平均7.5个月.两组病例早期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掌握好适应证,将胶原酶和硬膜外封闭结合使用,可使其缺点消除,优点互补,取得较佳疗效.
作者:赵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T形钢板固定术与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CNKI、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中文骨外科期刊的相关文献,收集关于桡骨远端骨折经切开复位T形钢板固定术对比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月3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终纳入3个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共171例患者.荟萃分析发现,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相比,切开复位T形钢板固定术对改善桡骨轴向缩短长度更有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98,95%CI -3.12 ~0.84,P<0.05),对掌倾角的恢复无统计学意义(MD=1.69,95%CI -0.3 ~3.41,P=0.05)、对尺偏角的恢复无统计学意义(MD=-1.50,95%CI -5.47 ~2.47,P>0.05).结论 切开复位T形钢板固定术与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能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相似.但因原始研究质量均较低,影响结论的真实性,故建议临床医师参考,同时应该关注患者的要求及期望值.
作者:张春;刘世清;陈子健;廖琦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增殖和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在骨髓中含量极少.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比较成熟,在培养过程中展示出贴壁性、异质性、自我更新能力、可塑性、易受细胞因子影响及低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征.BMSCs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目前的研究现状都预示着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就大鼠BMSCs的生物学特性、分离与纯化、诱导分化的方法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张维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肥胖被认为是骨性关节炎(OA)的高危因素,相关临床数据表明控制或减轻体质量是预防和治疗膝关节OA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并没有循证医学依据来解释控制体质量与膝关节OA发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研究发现,控制体质量的过程主要对减小膝内收力矩、降低轴向冲量等生物机械因素,以减轻膝关节负荷有重要的意义.现根据国内外文献,就两者发病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朱隽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内感染及获得性感染的常见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之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致其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株的出现,成为临床上治疗棘手的问题.PA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外膜蛋白的缺失或突变;主动外排机制;产生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青霉素结合蛋白和DNA拓扑异构酶的改变;生物被膜的形成等.
作者:吴伟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Th17细胞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种新型的CD4 +效应T细胞,该细胞是由天然T细胞前体分化而来,具有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并产生特征性的白细胞介素17效应因子.在自身免疫性、感染性疾病和移植排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T细胞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成分及机制.但是关于其分化调控及其生物学效应目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解答其作用机制将为临床多种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
作者:陈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儿童睡眠障碍和肥胖的形成均受遗传、环境及社会因素等的共同作用,均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严重干扰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在患儿身上产生恶性循环.近年来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且对儿童肥胖与睡眠障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现对儿童睡眠障碍和肥胖的原因、危害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与防治进行综述.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丙泊酚是目前临床上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常用的药物之一,但是常伴血压降低,这对心脏储备低下的患者极为有害.丙泊酚的血管效应复杂,在体实验显示,丙泊酚对动静脉循环都有影响.丙泊酚似乎影响血管系统的许多细胞分子过程,如钙信号、内皮功能和交感神经传递等.现探讨丙泊酚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激活的机制,以期为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祁爱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非结石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7例并发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危重患者,行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观察胆囊穿刺引流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均获得成功,在术后24 h临床症状缓解.终4例死亡,7例行手术治疗.结论 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对于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应急措施.
作者:陈新;宣之东;刘汝海;杨德瑞;韩玉;张庚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凝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饮食中维生素K的摄入对华法林治疗的反应有很大影响.高维生素K摄入与华法林初始治疗敏感性差相关,低维生素K摄入与华法林治疗的稳定性差相关.补充维生素K或其他饮食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稳定性.调整饮食维生素K的摄入量替代调整华法林剂量有可能成为调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另一种方法.
作者:潘登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大部分肺部疾病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其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是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和活性代谢产物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一种分泌型单链蛋白质,为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MCP-1在肺损伤、肺血栓、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肺结核等肺部疾病中发挥重大作用.现就其特点、功能及与这些肺部疾病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林梵 刊期: 2012年第22期
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肿瘤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ickkopf-1(DKK-1)作为Dickkopf家族中的一员,是经典Wnt信号通路的胞外拮抗剂.目前研究发现,经典Wnt信号通路和DKK-1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抗DKK-1中和抗体BHQ880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已经进入临床Ⅰ/Ⅱ期试验.现就DKK-1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个新的、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崔素芬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方法之一.干体质量是评价透析患者水潴留的重要参数.水潴留可引起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生、体内炎性因子失调以及贫血程度加重等不良后果,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因此,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通过限制透析除水的方法来保护残余肾功能会影响干体质量达标,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需要特别谨慎.
作者:刘旭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社区的10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仅进行普通治疗和一般宣教,观察组在上述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膳食运动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及再住院率.结果 经过12个月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干预,观察组血压及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率、适当运动率、自我监测率及遵医行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医院管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达标率,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彭洒;顾铭;叶定村;程昌华;高抚刚;黎菲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流式细胞术(FCM)是一种可对单细胞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技术,在医学临床及科学研究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FCM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回顾FCM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史,并对其在肿瘤学、免疫学及血液学等医学检验方面的应用进行概括总结,对指导以后的研究工作、理清思路等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鑫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