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张荣波
胃癌术前准确的分期对选择治疗策略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多排螺旋CT(MSCT)的出现,特别是64排螺旋CT的出现,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根据胃壁厚度、强化及胃周脂肪间隙情况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结合各种后处理技术有助于判断周围器官是否被浸润;根据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强化程度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但在选择判断淋巴结转移标准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林家威;黄顺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国儿童肥胖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不仅是儿童期严重健康问题,还是导致成年期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了解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及干预效果,对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症的发生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对早期预防许多成年期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雪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加巴喷丁系新型抗癫痫药,近年来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一线用药,如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癌性NPP等.虽然加巴喷丁治疗NPP的确切机制仍不明确,但是更多的证据倾向于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钙通道拮抗两种机制.加巴喷丁治疗NPP是安全的,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眩晕、嗜睡.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加巴喷丁治疗NPP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冯洁;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应用带瓣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手段.近年来,戊二醛处理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后管道钙化、衰败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目前抗钙化处理方法有去细胞、染料介导光氧化、环氧化合物、组织工程等,但单一方法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多种方法联合处理将是组织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
作者:林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间苯三酚是一种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的纯平滑肌解痉药,能直接作用于痉挛的平滑肌,对正常平滑肌影响较小.妇产科领域很多方面需要解痉,特别是产时宫颈水肿、促进产程进展,取环和宫腔镜检查的宫颈松弛,先兆流产和早产时子宫肌的解痉,均需要应用有效药物达到治疗目的.间苯三酚可有效达到这方面的疗效.现就间苯三酚在妇产科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姚毓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时期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相关的检查方法众多.能如何早期、快速、而又简易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诊断,成为重要的临床医学问题.在此结合支原体致病的潜伏期,介绍了目前支原体肺炎相关检查,包括形态学检查、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多媒体医学显微镜诊断仪检测、影像学检查,并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相关检查的优缺点予以综述.
作者:陈则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肾衰竭作为大多数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甲状旁腺激素在衰竭患者体内的高水平状态可引发一系列毒性反应,在疾病的临床进展及转归中产生着重要的效应.近年来,甲状旁腺激素在肾衰竭发生发展中所起的影响效应已受到广泛重视.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测定不仅有助于对肾衰竭的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判定,而且对其并发症的预防及疗效的评估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作者:徐可为;刘徽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遗传因素在UC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大多数调查发现UC在血缘家族的发病率较高,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近年来,UC基因多态性研究已成为热点,UC的发病是多基因参与、作用于免疫系统和靶器官的疾病.对UC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发现其存在许多易感基因,现就UC易感基因及新发现易感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综述.
作者:段利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6 g+庆大注射液80 000U+蒸馏水20 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治疗组应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蒸馏水20 mL 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治疗7 d后,统计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病毒性肺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具有操作简便、患者容易接受的优点.
作者:李春芳;耿烽;金宇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优势.近二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宫颈癌NACT联合手术或放疗的治疗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经验.但NACT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仍未明确,且对其化疗方案选择目前无统一认识.现对NACT多种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在分子学水平更准确地评价NACT疗效及预测化疗敏感性.
作者:王芙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64排CT引导下全自动活检枪经皮穿刺活检肺内病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皮穿刺肺内病灶的患者,经病理明确诊断53例.结果 55例患者穿刺诊断为原发性肺癌39例(其中鳞癌17例、腺癌21例、未分化癌1例),转移性肺癌6例,胸膜间皮瘤2例,结核1例,炎性病变5例,不能明确诊断2例.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6.4%,均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64排CT引导下全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内病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芬;赵德信;姚田岭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免疫功能低下是造成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诱因,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预后转归与机体自身免疫力的提高密不可分,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现对目前中药单味药及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提取物、中药多糖、中药单方及复方、中成药在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可溶性成分,为HBV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HBeAg可与人白细胞抗原协同,并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在HBV病毒的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HBeAg对HBV DNA的复制具有调节作用.在临床实践中,HBeAg的检测对指导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HBeAg变异后出现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高尚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胎儿产前心脏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使用常规超声及STIC技术检查孕21 ~28周心脏正常的胎儿200例,分析STIC的图像质量、图像信息及扫查时间与常规超声之间的差异.结果使用STIC技术下200例胎儿心脏均获得满意的容积数据.脱机分析所获得的心脏各切面图像质量与常规超声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能获得常规超声不能显示的图像资料.采集STIC容积信息的平均扫描时间(5.12±2.56)min,采集常规超声所需各切面的平均扫描时间(6.78±3.11)min.结论 STIC扫描可以缩短检查时间,减低对检查者的经验依赖,减少对胎儿的超声照射,能提供与常规超声一致的图像质量及更多的心脏切面图像和信息.
作者:康利克;郑红雨;李燕;邬华;沈桂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碘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并通过甲状腺激素来体现其生理功能,碘缺乏和碘过量都可以引起甲状腺疾病.随着加碘盐的实施,碘过量导致的甲状腺疾病发生增加.过量碘可抑制碘的有机化、脱碘酶活性及甲状腺钠碘转运体的表达,影响甲状腺功能;新生儿促甲状腺素水平与该地区碘营养不足或过量都有关联,因此,该指标作为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的判断指标有待探讨.因地制宜,科学补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关键.
作者:范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4(IL-24)与替尼泊苷(VM-26)对裸鼠人胶质瘤模型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是否相互协同增效.方法先建立人胶质瘤动物模型,随机分组,瘤内注射Ad5F35-IL-24,腹腔注射VM-26,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再用Western blot分析IL-24蛋白表达情况.接着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的血管密度(MVD)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Ad5F35-IL-24感染胶质瘤组织后IL-24蛋白高表达,Ad5F35-IL-24+VM-26组的胶质瘤的生长受到抑制明显,Ad5F35-IL-24+VM-26组的微血管生成明显减少(P<0.05),且其VEGF和bFGF表达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IL-24和VM-26对裸鼠人胶质瘤模型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相互协同增效,其机制可能与IL-24诱导胶质瘤组织中VEGF和bFGF表达的减少,抑制胶质瘤微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王跃红;赵文清;李文玲;许红雁;梁传栋;赵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骨质疏松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正常骨量的关键,其中成骨细胞起到主要作用.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病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治疗上予以标本兼治,补肾活血为法,多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对补肾活血中药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活性的影响研究进行总结,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科研思路.
作者:许兵;陈如平;刘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心室重构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44例和观察组(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组)44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8个月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射血分数及室间隔、主动脉根部背向散射积分和背向散射积分心动周期变化幅度、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个月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内膜中层厚度、室间隔、主动脉根部背向散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及室间隔、主动脉根部背向散射积分心动周期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心室重构及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较大,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及动脉硬化状况.
作者:孙宇光;刘辉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结果和HBV DNA检出情况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300例乙肝血清的HBV DNA,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乙肝五项的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0例乙肝门诊的患者中乙肝五项的结果为110例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99.1%,85例HBsAg(+)、HBeAb(+)、HBcAb(+)(小三阳),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69.4%,39例HBsAg(+)、HBcAb(+),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53.8%,53例HBeAb(+)、HBcAb(+),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35.8%.大三阳和小三阳的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06,P<0.05).结论乙肝五项的结果与HBV DNA的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都具备各自的临床意义,因此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正确地对乙肝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作者:李昕;张荣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股骨颈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患者年龄、全身情况、骨折类型及功能要求等选择内固定、骨瓣移植或关节置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大多主张对儿童及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骨瓣移植或骨瓣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采用关节置换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对提高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和改善术后功能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作者:李瑞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