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林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化,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健康人格.本文分析了医学入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医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以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促进医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作者:吕世军;谷朝霞;王廷华;姚庆梅;王新;马娟;马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类综合征,是青年男性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临床征象多样,主要表现为排尿刺激症状,生殖器及盆腔疼痛.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缺乏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段.由于前列腺固有的解剖及生理特点,致使慢性前列腺炎难以治愈.近年来,国内外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其诊断和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兆宏;刘春雨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微乳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确定微乳区域,通过对微乳的含量、粒径考察筛选优处方,根据含量、粒径、电导率及折光率等理化性质考察微乳的稳定性.结果佳微乳处方组成为Docetaxel/Miglyol 812/SbPC/HS-15/PEG400/Ethanol/Water(6.4/9.6/6/6/8.4/3.6/60g),大载药量为64 mg/mL,该微乳体系稳定性良好.结论多西他赛微乳制剂工艺合理,稳定性好.
作者:赵秀峰;武洪林;任岩海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间型综合征多在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后1-4 d出现,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于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之前,出现屈颈肌、颅神经支配肌肉及呼吸肌无力.自1987年Senanayake等报道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出现的中间综合征以来,人们在认识中间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逐步有所发展.
作者:罗小波;梁平华;黄文伶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促排卵引起的医源性并发症,是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刺激所表现出的过度反应.由于过多的卵泡发育而引起双侧卵巢增大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终导致血管内液体稽出、胸腔积液、腹水、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者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生殖辅助技术的不断开展和促超排卵技术的广泛应用,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研究也获得很大进展.
作者:黄琼中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和日常生活功能改善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视病情轻重及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应用疏血通6 mL及奥扎格雷钠80 mg入液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血塞通10 mL入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后30 d,评价两组的认知和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认知和日常生活功能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患者认知和日常生活功能改善作用明显,疗效确切.
作者:刘淑芬;徐淑华;刘淑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磁共振脑灰白质成像是新近应用于l临床的具有无创性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对发生在颅内脑灰白质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如脑灰质异位症、颅内肿瘤、脑白质疏松症、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等疾病.脑灰白质成像是在常规序列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对常规序列的必要补充.磁共振脑灰白质成像是一项崭新的技术,近年来才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磁共振脑灰白质成像序列、临床应用以及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杨超;韩福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目前惟一能够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方法.随着磁共振成像设备性能的提高,尤其是回波平面成像序列的开发,DWI应用范围已经从初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到体部,人们对其在疾病诊断及科研中作用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由于肾小管特殊的排列方式,以及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等功能的特殊性,使得肾脏DWI成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本文对肾脏DWI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马翠萍;黄建强;田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乳腺病变活检是乳腺癌术前确诊的重要环节,对于影像学(X线或超声成像)检查所发现的可疑恶性的微小钙化或小结节,需活检定性,但往往由于病变小,临床医师触诊阴性,造成活检困难或假阴性结果.本文对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微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茂谊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轻型35例、中型36例、重型25例,均采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hs-CRP进行检测;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方法同上.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各组间血清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hs-CRP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在脑梗死的形成和进展中起关键性的作用,能反映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钟桂香;张英芬;杨洪亮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缓释片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好转29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0.O%;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25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为78.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82,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c=2.184,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
作者:黄志芬;修忠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RMECs分为空白对照组、Hey刺激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MECs表达MCP-1、ICAM-1的能力.结果不同浓度的Hcy刺激后,ICAM-1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尤其在0.1 mmol/L Hey刺激24~48 h时达高蜂.罗格列酮干预后ICAM·1含量显著降低,且随罗格列酮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0.1 mmol/L的罗格列酮干预24h后,ICAM-1的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P-1荧光强度在罗格列酮干预后也减弱.结论罗格列酮能抑制Hcy诱导的RMECs表达MCP-1和ICAM-1.
作者:郭素芬;翟凤国;张瑞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医药治疗癌症等疑难病有较大的优势.与西药相比,在疗效确切的情况下,有较少的不良反应.靶向制剂目前被认为是搭载抗癌药的适宜剂型,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富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剂型.本文对各种抗肿瘤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商磊;郭伟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渐进性神经病变,以神经斑和神经纤维结为主要病理特点.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因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研究成果,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环境因素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而自然环境中金属元素如铝、铜、锌等更被学者所重视,其中铝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许多流行病学资料证明饮用水中铝含量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而且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诸如B淀粉样蛋白学说、脂质过氧化学说、胆碱能神经学说等,在AD患者中使用金属螯合剂也进入研究之中.本文对铝与阿尔茨海默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梁逸超;崔玲玲;王维;王维;王维;王维 刊期: 2009年第16期
Ⅰ型糖尿病是由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所致.补充胰岛素是Ⅰ型糖尿病基本的治疗,胰岛移植是治愈的根本.然而胰岛移植受供体缺乏的限制.来源于问质母细胞(MSCs)的胰岛生成细胞(IPCs)则成为一种新的有吸引力的选择.一方面,在体外,来源于胰腺、骨髓、脂肪组织、脐带血及组织的MSCs通过基因修饰能够分化成为IPCs.另一方面,MSCs可以作为人类胰岛素基因表达的载体.此外,MSCa的血管生成作用也能被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总之,应用MSCs治疗Ⅰ型糖尿病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刘佳悦;黄乐;孙桂香;吕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师,不仅要继承中国的传统医学,还要大量翻阅外国的医学书籍,掌握前沿的医学知识.因此,在外语教学中,翻译无论是作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翻译教学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日语翻译教学可以说是大学外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对大学日语翻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郑慧文;陈红;林春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几种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总结,包括止泻药与解痉剂联用、止泻药与微生态制剂联用、止泻药与离子通道调节剂联用、离子通道调节剂与微生态制剂联用、离子通道调节剂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联用、离子通道调节剂与抗焦虑抑郁药联用、离子通道调节剂与抗过敏药联用、微生态制剂与抗抑郁药联用、微生态制剂与黄连素联用这九种临床常用的药物联用方式,从新的视角阐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联合用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用药.
作者:杨艳;林志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早期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切口感染寻找佳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行分析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0例剖官产手术切口早期感染病例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产妇伴有体型肥胖、中重度贫血、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急症剖宫产、手术时间延长、术前未使用抗生素等比较容易发生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结论针对腹部切口早期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能够减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早期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精神和经济损失.
作者:宋翠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小管间质的损伤程度已成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重要病理指标.糖尿病肾病时在尿糖、尿蛋白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细胞因子异常表达,使其相互关系失衡.终导致不可逆转的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朱万军;付虹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骨肉瘤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骨肿瘤,尽管骨肉瘤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近B0%患者能保留病肢,且5年生存率由20%左右提高到近80%,但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死于骨肉瘤的转移和复发.治疗上采用术前、后辅助化疗,假体植入,自身骨移植及骨肉瘤灭活肢体再植等方法使保肢术成为可能,生物调节、免疫、基因治疗的应用将为骨内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途径.
作者:孟琳;李新志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