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文;雷婷;刘光明
肿瘤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HIF-1)被激活,活化的HIF可以调控下游多个靶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HIF的表达水平随微环境氧浓度的改变而改变,在缺氧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抵抗直接相关,是预测肿瘤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
作者:杨世强;章龙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胰腺囊性肿瘤在胰腺肿瘤中所占比例较低,其中极少数为恶性.其性质临床上很难确定.根据临床特点及预后,可将其分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和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两类.该文对此两类胰腺肿瘤的临床特点进行综述,并指出常规行胰腺B超和CT检查是早期发现胰腺囊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在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基础上,积极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作者:孙桂森;谷川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内皮素受体(ETR)是一种特异性受体,内皮素(ET)通过与其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但在不同疾病和机体的不同状态下其表达存在变化,如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和肺疾患及胚胎发育过程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胚胎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ETR的研究在受体水平开拓了内皮素相关性疾病的新的治疗方向.
作者:黄丽萍;陈玉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探讨和揭示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分子机制,寻找早期诊断肝癌、预测转移的生物标记和干预治疗的药物靶点,已成为当今肝细胞肝癌研究的热点.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作为功能基因的直接体现者及生物体生命功能执行者的蛋白质为多基因、多蛋白的肝细胞肝癌的研究创造了新的契机.
作者:吴益峰;孙德光;王立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随年龄的增长,视觉系统的球差增加是引起视觉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要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必然要降低术后眼的总球差,非球面人工晶体正是依据这一理论要求而产生的.研究证明,非球面人工晶体可以补偿角膜正球差,在光学设计上更接近自然的晶状体,较传统的球面人工晶状体更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视力的要求.
作者:杨文艳;袁援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预后不好,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随着血管外科学的发展和先进仪器的发明,临床中对DVT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多种方法联合治疗DVT效果更佳,已为临床认可.但如何寻觅一套综合有效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刘亮;金辉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近年来对白头翁的研究较多,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一些新进展.体外和动物实验发现,白头翁具有抗菌、抗病毒、杀虫、抗肿瘤、抗毒性作用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这些药理作用是白头翁应用于临床的理论依据,白头翁治疗一些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近年来白头翁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以及对白头翁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进行评述和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姜峰玉;陈定法;孙抒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具有磷酸酶活性及抑癌活性.PTEN的突变缺失是包括泌尿系肿瘤等各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研究显示,由于PTEN的突变、缺失而丧失抑癌作用而致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的发生,揭示了PTEN具有抑制泌尿系肿瘤发生的作用.但是,PTEN抑癌作用及丢失、突变的一些具体过程还不是很清楚,有待进一步的明确.
作者:王宇光;葛波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乳腺与甲状腺同属于激素应答性器官,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致病危险因素,乳腺癌患者多并发甲状腺形态学改变,甲状腺功能低下可促进乳腺癌的发病,而甲状腺功能亢进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尽管甲状腺病变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已有一定深入,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却仍不十分清楚,尚有众多问题需深入探讨.
作者:张立;吴万敏;刘志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北海市3年临床血液使用情况,为今后做好无偿献血招募计划,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唐山现代血液管理系统软件统计北海市3年临床用血情况.结果 血液成分使用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 无偿献血招募计划逐年递增,使用过滤血细胞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作者:黄雁;陈兴智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大量研究表明成年海马齿状回存在神经发生,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位于海马门区与颗粒细胞层间的下颗粒带,其终生保持着增殖分化的能力.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发生受到生活环境、生长因子、应激及学习和记忆等多种因素的调控.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产生的新的神经元可能与学习、记忆等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周艳玲;马燕;刘能保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解耦联蛋白2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脏、肝、肾、胰等多种组织中.解耦联蛋白2参与能量代谢、凋亡、活性氧的生成等过程,并同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局部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肥胖及2型糖尿病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研究对解耦联蛋白2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邵雪;高继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从生物测量的角度,对影响前房角宽度的解剖因素加以识别和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AS-OCT,Visante,Carl Zeiss Meditec,USA),对入选的研究对象行眼前节成像及生物测量.运用相关关系分析找出与房角开放距离相关的解剖参数,并建立参数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果 研究对象共计212例212眼,其中女性179例(84.4%),男性33例(15.6%),年龄平均(60.6±8.94)岁.经统计学分析,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如下:房角开放距离=-0.377+0.310×中央前房深度-0.395×500 μm虹膜厚度+0.236×晶体突度-0.033×瞳孔直径-0.222×虹膜膨隆高度.结论 前节各解剖参数之间相互关联.中央前房深度、500μm虹膜厚度、晶体突度、瞳孔直径、虹膜膨隆高度直接影响了房角的宽度.
作者:王冰松;王宁利;雷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压迫和营养减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目前能在活体上探测水分子扩散的功能影像技术,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等优点,可通过测量表观扩散系数来评价椎间盘的营养状况.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向芹;李红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近10年来许多国际组织针对食源性抗菌药耐药微生物风险评估进行研究并形成重大公共卫生策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基于过去的研究制订并即将颁布<食源性抗菌药耐药微生物风险评估指南>.从事食品安全工作,包括食品生产和(或)制造、销售、抗生素使用的组织和工作者,执行食品抗菌药耐药微生物风险评估时可参考这些研究结果及策略.
作者:焦红;李荀;陈晓清;任美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缺血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虽然可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挽救缺血心肌,但无法使已坏死的心肌再生,所以应用干细胞替代受损及死亡的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容易体外培养和扩增、基因转染效率高,可取自于自身,实现自体移植,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且不存在伦理学的制约,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理想细胞来源.
作者:潘啸东;李拥军;马根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是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食管外不适症状及(或)并发症.随着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的患病率近年来在我国增多,及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患者死亡,使此并发症诊断与治疗越来越受到消化内科和相关学科的重视.该文综述了质子泵抑制剂试验、胃镜检查、食管pH监测、食管阻抗测验、食管测压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的诊断方法,及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抗酸药和促动力药治疗、手术与内镜治疗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史伟东;苏秉忠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4 ~2007年我院收治的70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1 d组和>1 d组.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前诊断程序、合并症等因素对手术时机的影响.结果 ≤1 d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与>1 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MRCP、ERCP、CT扫描以及术前合并症是影响手术时机的因素.结论 患者在入院24 h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有益的,更多的检查(如MRCP、ERCP、CT)会耽搁手术时机.
作者:曹健;代艳琴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应变和应变率是定量评价心肌功能的新指标,具有不易受周围心肌的牵拉和心脏整体运动的影响的优点.超声心动图技术是分析心肌应变和应变率重要的无创技术.各种超声技术分析心肌应变及应变率的原理互不相同,综合运用这些超声技术可以在各个方向对各部位的心肌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应变和应变率的定量分析.
作者:严诗;郭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联合笑气吸入和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自然分娩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将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导乐陪伴联合笑气吸入分娩镇痛116例为笑气组,导乐陪伴联合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120例为椎管组,不实行导乐陪伴也不用分娩镇痛12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3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椎管组镇痛效果优于笑气组和对照组、笑气组产程时间短于椎管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笑气组产程时间短,椎管组镇痛效果满意,因此,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是目前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选择何种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应用.
作者:滕平;许强;柴光兰;孙风艳;连文静 刊期: 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