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全;朱建平
肠神经胶质细胞除了对神经支持功能外,可能还具有许多复杂的内平衡调控功能.例如对肠屏障功能和内稳态的调节,神经周边内环境和肠动力内平衡的调节,钙平衡及离子平衡的调节,神经介质功能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维持了肠神经系统的完整性.近发现,肠神经胶质细胞在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为大家提供重新认识这些疾病的窗口,有助于相关消化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吕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本文以心理社会因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身状态影响为线索,归纳整理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理因素影响的机制和危害、心理特征分析的作用、心身研究的重要进展以及中医治疗的效果,即就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身研究和中医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贾锡莲;崔维强;王宝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肾交感神经比其他任何神经都具有更高的紧张性活动.因此肾交感神经能较好地反映心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水平及中枢交感神经的活动水平.研究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下丘脑室旁核是肾交感神经的中枢核团,也是神经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整合部位.它在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应激及肾交感神经活动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中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者:刘希秀;冉兵 刊期: 2008年第19期
5-氟尿嘧啶(5-FU)是进展期胃癌化疗的基本药物之一,基于5-FU为主的化疗方案广泛应用于胃癌.然面,5-FU代谢相关酶活性的个体差异影响着5-FU在体内的代谢和其治疗效果.本文就5-FU代谢相关酶: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二氢嘧啶脱氢酶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以及对基于5-FU为主的化疗方案效果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张东明;董培德;王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广泛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由于其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经济和社会负担严重,并且持续增长,故目前COPD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对COPD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降低COPD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性,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同时可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本文综述了对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内容、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颖;张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甲状腺相关眼病为常见眼眶病,其患病率在成人眼眶病中居首位.研究表明.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与Graves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不清.目前,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包括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眶周放射、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欠佳.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本文对甲状腺相关眼病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高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阿拓莫兰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阿拓莫兰组和甘利欣组,每组48例,治疗3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IV型胶原的变化,并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阿拓莫兰与甘利欣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均有疗效.能抗炎、抗氧化,直接抑制纤维生成、细胞增生,抑制星状细胞增殖、活化,阿拓莫兰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更好,优于甘利欣组.结论 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立文;贝文政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由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多灶性脱髓鞘和轴突损伤的疾病.神经干细胞移植是一种被日渐关注的新型治疗手段,其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发挥免疫抑制功能,而且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作为一种实验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多发性硬化症.本文针对近几年国际上对神经干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中的研究加以总结.期望会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吴凤岚;王正毅;刘爱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单纯疱疹病毒(HSV)可引起生殖系统感染,妊娠合并HSV感染可造成胎儿官内感染,死胎和流产率增加.本文综述了妊娠合并HSV感染的发病机制、病理、免疫应答、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平;熊正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脑膜瘤是人类常见颅内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影像学资料是其术前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直观地、清楚地、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其与周围大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同时能够评价静脉窦的通畅程度和颅骨的改变,并能模拟手术入路,增加手术安全性.因此,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运超;詹书良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合时宜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亟待改变.本文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存在的医学英语教学工作未得到重视,从教材、师资、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作者:刘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之一.而紫外线是诱发鳞癌的主要因素,但其诱发皮肤癌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中中波紫外线对角质形成细胞的DNA损伤是诱发皮肤癌的基础.p53、Fas/FasL、砷及免疫抑制等因素在中波紫外线诱导的鳞癌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体对中波紫外线造成的光损伤又有多种修复途径.
作者:李艳茹;王晓彦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病因复杂.遗传因素起很大作用.Nkx2.5是重要的转录因子,与心脏发育、功能维系密切相关;Nkx2.5的突变可以导致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先心病等疾病.本文就转录因子Nkx2.5与心血管疾病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开如;丁建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应用国产双盘对称状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3年3月至2008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采用国产双盘对称状封堵器对48例合并膜部瘤的膜周部室问隔缺损行封堵治疗,并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 48例患者中46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5.8%,未成功的2例均因多出口不能完全封堵而建议外科手术.其中36例封堵右心室面破口,10例封堵左心室面破口,术后即刻发生少量残余分流4例,3个月随访时均消失;术中出现脑栓塞1例,2个月后瘫痪肢体完全恢复;术后6d出现问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治疗3d后传导阻滞完全消失.结论 应用国产双盘对称状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应根据膜部瘤的位置、形态、破口大小、数目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封堵,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长厚;牛和平;付金国;马晓丽;万艳芳;费玲;陈树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在黄斑裂孔、视网膜前膜手术中应用吲哚青绿对内界膜进行染色,较大程度地解决了内界膜和视网膜前膜剥离技术上的困难.但目前对于吲哚青绿染色后对视网膜造成的毒性损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者将近年来吲哚青绿毒性作用的相关报道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李娟娟;黎铧;吴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水通道蛋白4(AQP4)是在脑高表达的一种水通道蛋白,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尤其在与毛细血管和软脑膜直接接触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丰富,是控制水进出脑组织的通道.AQP4的功能和表达的失调与大脑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包括脑水肿、脑积水、脑卒中、肿瘤、感染和癫痫等.本文综述了AQP4与脑水肿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岩;陈国忠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因素有脂肪代谢异常、PTEN、抵抗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Υ和胰岛素受体底物.胰岛β细胞既是胰岛素分泌细胞也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作者:曹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肾移植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是导致移植肾功能障碍和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诊断移植肾并发症对于早期治疗、延长肾脏使用寿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新型超声对比剂的应用以及用于检测微泡的造影软件的出现,利用声学造影评价移植肾血流灌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徐荣全;朱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对人群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而母耍传播是HBV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重视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成为国内外专家的共识.加强围生期孕妇的保健及筛检,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以及抗病毒治疗阻断围生期HBV母婴传播,已取得一定的疗效,HBV感染率明显下降.本文就HBV母婴传播途径及阻断措施进行了综述.
作者:项桂菊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急性肾衰竭是急症患者中常见疾病.病死率高,缺乏有效预防措施.凋亡与急性肾损伤有关,但其调节机制不明.信号转导、生长因子、p53等途径可能参与肾脏炎症和凋亡过程.现综述凋亡与急性肾衰竭的关系.通过改变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可望为临床ARF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葛成国;靳风烁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