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SG-6研究进展

赵亚萍;郭锡熔;陈荣华

关键词:TSG-6, 透明质酸, 间-α-蛋白酶抑制剂, 关节炎, 排卵, 肥胖
摘要:TSG-6(TSG-6)基因是一个保护性的炎性反应性基因,在多种炎症性疾病或类似炎症的过程中呈高表达,通过与透明质酸、间-α-蛋白酶抑制剂结合介导炎性细胞的迁移、黏附,参与细胞外基质重塑,调节蛋白酶网络.在多种关节炎中,TSG-6具有使炎症局限,保护软骨的效果,另外,TSG-6还参与正常的排卵过程,并可能与肥胖的发生相关.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由于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一组冠状动脉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或心肌酶改变来诊断.而心肌肌钙蛋白T或I、肌红蛋白是诊断心肌坏死的可靠标志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抗血栓治疗、抗心肌缺血治疗和调脂治疗等,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世德;伍伟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红细胞平均体积在疾病检测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红细胞平均体积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和形状的指标之一.近年来,缺氧血流动力学、血液流交学,尤其是缺血缺氧对红细胞的损伤以及损伤后对机体的影响等研究,使红细胞平均体积的临床应用更为广泛.主要包括:贫血的诊断与鉴别、新生儿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检测慢性乙肝病情和肝脏损害、监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在鉴别血尿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宫春勇;胡坤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新定义,个体是否为代谢综合征,必须具备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4cm,女性腰围≥80cm,另外包括下列4因素中任意两项: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压升高,空腹血糖升高.在这些异常代谢成分的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导致了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因此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一旦作出.则需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如二甲双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激动剂、大麻碱受体阻滞剂改善胰岛素抵抗.采用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肽转换酶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另外,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药物的调脂治疗,均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余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进展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一组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受损而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本文着重对老年DHF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目前的治疗状况进行探讨.

    作者:刘兵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与治疗决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处理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是应用药物保守治疗或是早期有创治疗,一直是临床争论的焦点.目前认为较为合理的治疗策略是先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中高危患者尽早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等有创治疗;对ST段抬高的ACS,首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当然,充分抗心肌缺血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及调脂治疗也是必要的,还要根据当地医院的具体条件,并结合患者的意愿和经济状况给予治疗.

    作者:张东晟;张振祥;陈玉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低眼压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眼压下降,是手术的目的,也是手术成功的标志,但是眼压过低,持续于正常眼压的下限,就成为病理性低眼压.近年来,随着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抗代谢药物的联合使用,使青光眼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的同时,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鉴于目前丝裂霉素C广泛使用,低眼压及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的发生率巳明显增多,为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有必要对这类并发症作系统的了解.

    作者:杨小慧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是常见多发病,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占死园之首位.其中脑梗死占脑卒中的80%~85%,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近10%的患者可于发病急性期内死亡,其早期诊断是及时有效治疗的关键.现就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超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其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张荣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双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对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体内损伤修复过程中病情反复及加重的重要病理机制.自1960年Jennings首次提出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概念以来,人们已经证实,在脑、肾、肝、胃肠道等多种组织器官都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并且缺血再灌注不仅使再灌注器官本身的损伤加重,还可以累及远隔器官,严重时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就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对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乃田;刘晋;屠伟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植物雌激素与绝经相关性疾病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化合物,其结构类似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可能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影响雌激素合成酶及非激素样作用机制缓解绝经期症状和防治骨质疏松症,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益处.近年来,植物雌激素作为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疗法的一种选择,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植物雌激素与绝经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和肿瘤等相关动物实验及新的临床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作者:韩华兰;赵树旺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合并症,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贫血,但许多透析贫血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无反应或疗效差,主要是铁缺乏,适当补充铁剂对取得rhEPO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彭爱民;郭玲;杨林;夏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急腹症180例治疗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患急腹症也随之增多[1],本文总结四川省科学城医院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各为类60岁以上老年人急腹症患者180例,其中对126例实施手术治疗者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全德;李勇;吴尧;王弘;陈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副肿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副肿瘤综合征是指某些癌肿通过远隔作用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癌肿对神经组织并无直接侵犯,症状不局限于神经系统,但往往累及神经系统.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上各种类型的综合征均有相应的特殊肿瘤,诊断分确诊和疑似两种.原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免疫抑制剂可能有效.

    作者:王水平;陶沂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理研究

    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相蛋白,在急、慢性炎性反应时浓度显著升高.而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理进展中,尤其是斑块不稳定和破裂时均伴随炎性反应的发生.本文查阅近年国内外关于血清淀粉样蛋白与冠心病患病和预后关系的文献,归纳、总结作一综述.

    作者:程亚萍;刘健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浆中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主要功能是将血浆中的大分子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裂解成小分子片段,以调节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连接血管下胶原和血小板并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作用,从而防止微循环内血小板血栓形成.该酶活性的缺陷导致血浆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质与量发生改变,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园子裂解酶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对于探索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发全;黎肇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不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子,而且是预测心血管高危事件的重要标志.高C-反应蛋白的心血管危险可经某些药物治疗而减少.因此有效的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将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与预防的又一手段.

    作者:张玉莲;郭志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诊疗现状

    获得性血友病A是机体自发产生因子Ⅷ抗体而引起的一种凝血缺陷病,常出现严重致命性出血,病死率高.该病少见,好发于中老年及产后女性,常被延误诊断.其基础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产后、手术或创伤、感染性疾病、药物因素等,无基础疾病者占27.27%~80%.无遗传性或家族性出血史,且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降低,FⅧ抑制物测定阳性可确诊.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控制急性出血、清除或减少FⅧ抗体的产生以及治疗基础疾病等.现就近年来获得性血友病A的流行病学、作用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文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肠黏膜通透性的研究进展

    肠黏膜通透性是指肠黏膜上皮容易被某些分子物质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的特性,是反映肠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重点从肠黏膜通透性的检测方法及治疗方面对肠黏膜通透性的研究进展作简单的综述,以期为医疗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李秋伟;贾建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钙蛋白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钙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当心肌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激活的钙蛋白酶可以影响肌浆网、线粒体等亚细胞结构的功能,加重组织细胞的损伤.因此,通过有效的药物性预处理或者研究开发一种通透性好、副作用小、的特异性钙蛋白酶抑制荆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钙蛋白酶活性,将为缺血心肌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策略.

    作者:王金桂;祝宝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纤维心包镜在心包炎合并心包压塞诊治中的应用

    大量心包积液伴心包压塞应常规行心包穿刺术,但反复穿刺抽液有可能造成血气胸和冠装动脉、心肌损伤,且心包炎有发生黏连,导致心包缩窄的可能[1].

    作者:王长厚;马晓丽;牛和平;陈树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进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肾病综合征中的一种特殊而常见的类型,其特征及临床诊断为符合1992年安徽会议修订的原发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且具备以下任何情况之一:激素抵抗、激素依赖者或不能耐受激素副作用者,在治疗上较为棘手.近些年,一些学者在对其治疗上总结出一些非常规治疗的成功治疗经验,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A、来氟米特等治疗、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及联合治疗等措施,临床上有着较好疗效,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延缓及减轻肾功能损害.

    作者:周万洪;唐吉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