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徐元月

关键词:乳腺癌, 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期、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Ⅱ期与Ⅲ期患者共74例,所占的比例为87.07%;病理分型主要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为42.35%;肿瘤直径<3.0 cm者62例,≥3.0 cm者23例.行手术治疗后,甲级愈合72例,5年总生存率为70.59%.其中肿瘤直径<3.0 cm者5年总生存率(87.10%)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0者的26.09%(χ2= 30.08,P < 0.01);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83.67%)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数超过4枚者(35.29%)(χ2=11.49,P < 0.01);而年龄≤40岁者5年生存率(36.36%)显著低于40岁以上患者的82.54%(χ2=16.75,P < 0.01).结论 对临床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及肿瘤直径<3.0 cm者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加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治疗乳腺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固体分散技术制备人参强心滴丸的佳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人参强心滴丸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熔融法,将药材提取物分散于熔融的基质中混合均匀,滴于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均匀度、粘连、丸重变异系数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选滴丸佳成型工艺.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药物浸膏∶基质=1∶2,基质PEG 4000与PEG 6000配比为1∶1,药料温度为80℃,冷凝液为液体石蜡,冷凝柱长度为120 cm.结论 本试验筛选出的滴丸佳成型工艺成型率高,所制滴丸符合规定,适合于实验室制备和小批量生产.

    作者:王捧英;陈琳;武朝阳;李春花;张一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0例宫角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宫角妊娠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经宫腔镜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术前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声像图表现为孕囊型(11例),包块型(19例).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73.3%(22/30),其中2例2~7 d后随诊演变为宫内妊娠;4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并宫内可疑早孕;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目前超声仍是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者:张利霞;孙怀玉;胡瑞玲;闫国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HBeAg阳性CHB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纳入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每天口服替比夫定60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和治疗第12、24和48周分别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定量、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两组48周时HBV DNA水平、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时,治疗组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94±0.58)vs(3.52±0.97)](P < 0.01),HBV 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65.3% vs 41.2%)(P < 0.01),HBeAg血清转换率无明显差异(18.4% vs 11.8%)(P > 0.05),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73.5% vs 68.6%)(P > 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3.1% vs 52.9%)(P > 0.05).结论 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48周,替比夫定对HBV的抑制效果优于阿德福韦酯,而血清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方清;艾丽;刘幼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治疗.8周后评价总疗效、心绞痛、心电图、血脂及功能参数.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5.4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对照组LDL-C也稍有降低,而TG、TC、HDL-C变化不明显(P >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显著增加(P < 0.01),舒张末内径观察组有明显减少(P < 0.05),而对照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有效降血脂,抗氧化,且疗效肯定.

    作者:梁庆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剂量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对Ⅱa~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65例宫颈癌患者分为TP1组和TP2组,TP1组:紫杉醇60 mg/m2,顺铂20 mg/m2,每8~10天重复.TP2组:紫杉醇135 mg/m2,顺铂60 mg/m2,化疗间隔21 d.同步行根治性放射治疗,比较其近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①两组有效率相当,皆为100%;②TP1组总治疗时间明显短于TP2组(P < 0.05);③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TP1组发生严重骨髓抑制少于TP2组(P < 0.05).肌肉关节痛,脱发常见.结论 小剂量紫杉醇(60 mg/m2)联合顺铂(20 mg/m2)方案在宫颈癌根治性化疗中值得推荐.

    作者:王文翔;范文强;董学彩;马瑞霞;陈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微创穿刺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采用微创穿刺治疗(微创组),25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微创组的血肿、水肿改善情况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且微创组的再出血率、生活能力及神经缺损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如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电针与锌合用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一氧化氮、丙二醛等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SD大白鼠100 只,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中脑右侧黑质制备单侧黑质损毁的PD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0 Hz组和120 Hz电针组、120 Hz+锌组和锌组,另有假手术对照组,共6组,治疗或观察6个星期,观察治疗前后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黑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120 Hz+锌组大鼠损毁侧SOD、NO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P < 0.01);在行为学方面,120 Hz+锌组大鼠的运动平衡能力比模型组明显增强(尤其是前4周,P < 0.01);其黑质TH阳性神经元形态学方面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对帕金森病大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具有协同调整作用,并可明显改善行为学和黑质细胞形态.

    作者:石波;杨蓉;田维珍;刘海霞;孔德祥;刘长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与黄芪注射液,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心电图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则为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血清肌酸磷酸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Ⅰ(cTnⅠ)、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CK-MB、cTnT、cTnⅠ、CRP及BNP治疗后的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勇;汪顺银;王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ski、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C-ski、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口腔鳞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C-ski、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ski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C-ski、TGF-β1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ki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8/20)、75%(36/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TGF-β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6/20)、68.8%(33/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ki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均无相关性,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χ2 = 5.807,P = 0.018);C-ski蛋白表达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 9.341,P = 0.002).结论 C-ski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癌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上调表达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琼;何欣蓉;郭晓光;朱治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63例确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观察组)与35例同期确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未行手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总体健康得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 > 0.05),除社会功能外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者的生存质量,减少髋关节功能障碍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罗伟;陈顺兴;游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先天性单侧唇裂鼻畸形修复270例临床报告

    目的 分析单侧唇裂畸形存在的鼻畸形情况,用美学修复理念进行个体化的设计.方法 对270例单侧唇裂进行鼻畸形修复,根据原发和继发鼻畸形情况进行手术设计.结果 本组对收治的27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了术后分析,单侧唇裂Ⅱ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96.2%,单侧唇裂Ⅲ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73.8%,唇裂早期修复进行鼻整形的面容恢复优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后进行鼻整形的病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单侧唇裂的裂度与鼻畸形的程度呈正比,修复方法较为复杂和多样术式.对单侧唇裂鼻畸形采用对称性美学测量,重视鼻翼软骨的矫正,可达到对称性的美学效果.

    作者:李丽雅;施生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护理组30例.60例患者全部为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后,观察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化护理.3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占手术人数的60%;而护理组随访后,无一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观察组相比,护理组日平均引流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引流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患者大程度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邓国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160例.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将患者分为四组:甲硝唑口服组(A组)、替硝唑口服组(B组)、甲硝唑栓剂组(C组)、替硝唑栓剂组(D组).疗程7 d,治疗结束后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B、C、D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46%、50%,口服治疗组的疗效与栓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与A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与D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D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甲硝唑和替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明显,甲硝唑栓剂和替硝唑栓剂局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差,临床不推荐局部应用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作者:杨绍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后成年大鼠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 将1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咬合升高组(光固化复合树脂合垫升高后牙咬合),7 d后处死大鼠,取所有动物的颞下颌关节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关节盘和髁突软骨前、中、后部的厚度.结果 实验7 d后,两组动物的体重无明显差异,关节盘各部的厚度亦无明显改变(P > 0.05);而咬合升高组大鼠髁突前、中、后部软骨全层的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 < 0.05);中带髁突软骨排列紊乱.结论 7d的咬合升高可以影响成年大鼠髁突软骨的组织形态,局部出现关节炎样改变.

    作者:谷旭;柳成林;张国权;杨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乳腺癌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期、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Ⅱ期与Ⅲ期患者共74例,所占的比例为87.07%;病理分型主要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为42.35%;肿瘤直径<3.0 cm者62例,≥3.0 cm者23例.行手术治疗后,甲级愈合72例,5年总生存率为70.59%.其中肿瘤直径<3.0 cm者5年总生存率(87.10%)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0者的26.09%(χ2= 30.08,P < 0.01);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83.67%)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数超过4枚者(35.29%)(χ2=11.49,P < 0.01);而年龄≤40岁者5年生存率(36.36%)显著低于40岁以上患者的82.54%(χ2=16.75,P < 0.01).结论 对临床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及肿瘤直径<3.0 cm者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加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治疗乳腺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元月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生姜速效滴丸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并测定生姜速效滴丸中总姜酚的含量,以控制其有效成分姜酚类物质.方法 以PEG 4000和PEG 6000为(1∶2)基质,液体石蜡为冷凝液,将从鲜姜中提取纯化后的姜辣素制备成滴丸;以6-姜酚为对照品,采用铁氰化钾-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总姜酚,测定波长为680 nm.结果 滴丸圆整度、硬度好,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均符合规定.6-姜酚溶液浓度在25.6~32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姜酚平均含量为2.22 mg/粒.结论 本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测定鲜姜滴丸中的总姜酚含量.

    作者:许玲玲;李群力;麻佳蕾;汪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2月4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乳汁充足占87%,纯母乳喂养率为91%;对照组乳汁充足占55%,纯母乳喂养率为63%.两组母乳法充足及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结论 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同时也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120例重度牙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结合局部缓释抗菌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1年6月我院门诊重度牙周炎患者60例,患牙共84颗,随机分为三组:根管治疗+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组、根管治疗+碘甘油组及碘甘油组,每组各28颗牙.分别记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第4周、第7周、第12周患者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探针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值.结果 ①根管治疗+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组与根管治疗+碘甘油组的PLI、SBI、GI、PD指标均优于碘甘油(P < 0.05);根管治疗+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组优于根管治疗+碘甘油组(P < 0.05).②根管治疗+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组与根管治疗+碘甘油组总有效率高于碘甘油(P < 0.01);根管治疗+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根管治疗+碘甘油组(P < 0.05).结论 根管治疗结合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重度牙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旭东;马丽华;高黎;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DCA程序在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PDCA程序护理对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76例脑卒中失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及研究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PDCA程序模式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功能、神经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康复护理6周后,研究组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分级研究组低于对照组(χ2 = 4.29,P = 0.012).语言商(AQ)评分、脑卒中生活质量(S-QOL)评分较护理前提高(P < 0.05),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P < 0.05).研究组患者AQ评分(t = 8.46,P = 0.005)、S-QOL评分(t = 6.57,P = 0.008)均高于对照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t = 11.67,P = 0.002).结论 采用PDCA程序模式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韩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颈动脉斑块形态学与血浆炎症介质的关系研究

    目的 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改变,结合测定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综合评价斑块的易损性.方法 对68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A组)、62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B组)和56例健康对照者(C组)进行研究,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类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包括MMP-2、MMP -9)、CD40配体(CD40L)水平,并A组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A组IMT高于B组(P < 0.05).与无斑块和稳定斑块患者相比较,易损斑块患者在血浆hs-CRP、MMP-2、MMP-9、CD40L水平较高(P < 0.05).A组患者血浆hs-CRP、MMP-2、MMP-9、CD40L水平均高于B组(P < 0.05).易损斑块者血浆hs-CRP水平与MMP-2、MMP-9呈正相关;MMP-2水平与MMP-9、CD40L呈正相关;MMP-9与CD40L呈正相关.A组患者血浆hs-CRP、MMP-2、MMP-9、CD40L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超声检查结合检测血浆炎症介质水平有助于判断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易损性.

    作者:李华;方嘉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