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勤
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是发生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胆碱能危象之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之前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自1987年Senanayake等[1]提出IMS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逐渐深入,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本文对近年来IMS的临床诊治作一简述.
作者:冯金忠;骆合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全部头颈部肿瘤总数的0.05%~0.5%,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首选[1],但术中容易发生大出血,造成手术困难或瘤体残留.1990年以来,我院对5例此类患者应用血管栓塞术栓塞瘤体营养血管,再行手术切除肿瘤,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淦琴;李永明;项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从mRNA水平探讨白细胞介素2、6(IL-2、IL-6)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CPH)、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患者以及接种乙肝疫苗的青少年和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HBsAg、HBeAg以及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提取其总RNA,采用半定量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经刺激后的PBMC表达的IL-2mRNA和IL-6mRNA水平.结果CPH、CAH患者的PBMC经PHA刺激后,表达的IL-2、IL-6mRNA水平与接种乙肝疫苗者和正常人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经HBsAg及HBeAg刺激后,IL-2mRNA水平与接种乙肝疫苗者和正常人相比明显低下(均P<0.01);经HBeAg刺激后,IL-6mRNA水平明显高于接种乙肝疫苗者和正常人(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L-2mRNA的水平下降,HBeAg诱生IL-6mRNA的水平明显高于HBsAg,且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的升高相一致.
作者:陈海英;方剑乔;孙德利;章明太;刘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自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国产a-1b基因干扰素(赛若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随机选取同期采用传统护肝疗法治疗的病例作为对照.现将资料完整的46例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郁霞芬;吴文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由于本病的唯一症状是慢性咳嗽,故易致误诊.现将我院1995年~1998年曾被误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22例分析如下.
作者:竺乖叶;毛恭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静脉吸毒者(IVDUs)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特点.方法采用ELISA法对114份IVDUs,其中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50份,HIV阴性64份,以及118份非静脉吸毒者(NIVDUs)血清进行抗HCV检测;并采用RT-PCR法对其中抗HCV阳性者和40例抗HCV阳性的非吸毒者血清用HCVⅡ型引物进行HCV-RNA检测.结果HIV阳性的IVDUs抗HCV阳性率94.0%(47/50),HCV-RNA阳性率56.0%(28/50);HIV阴性的IVDUs抗HCV阳性率21.9%(14/64),HCV-RNA阳性率为28.6%(4/14);抗HCV阳性非吸毒者HCV-RNA阳性率为45.0%(18/40).结论静脉吸毒是HCV感染的高危因素;HIV阳性的IVDUs中HCV感染率极高;IVDUs的HCV重叠HIV感染可使HCV-RNA阳性率增高,提示在IVDUs中HIV可能促进了HCV的复制.
作者:朱彪;吴南屏;邵一鸣;强来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运用具有良好的催眠、镇痛协同作用已得到证实[1,2].然而在麻醉维持过程中,两者伍用比例如何才能达到效果佳而对循环影响小且苏醒快,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陶凡;王振;郑汉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男,69岁,发现右侧阴囊肿块1年,上腹部胀痛半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中上腹偏右处可扪及一约25cm×20cm肿物,右侧阴囊内可扪及一约10cm×6cm肿块.B超提示:(1)右侧腹膜后巨大肿物;(2)右侧阴囊内肿块.
作者:龚俊生;喻开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喉罩通气道(简称喉罩)是介于气管内插管与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1],由于使用时不需要喉镜,操作简便易学,故常用于心肺复苏.但作为一般全身麻醉时的通气道使用,国内报道较少.我们自1996年起用于临床,并作了血流动力学方面的观察,同时与气管内插管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裘燕;王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艾司洛尔是一新型超短效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我们对其预防老年人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作用作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骏萍;沈颖娜;张玉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又称血管瘤型息肉、假性血管瘤、出血性上颌窦炎,常为单侧发病,有出血倾向和骨质破坏等现象,容易与鼻窦恶性肿瘤相混淆.1995年~1999年本院收治20例,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张洪庆;周青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女性,50岁,因车祸致头、胸、腰部损伤.当时昏迷,4h后逐渐清醒,同时感右上胸及腰部疼痛.右锁骨部有肿块,压痛明显,胸片示右锁骨内1/3处斜形骨折,对位欠佳.
作者:朱家光;卢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国外报道曲马多(Tramadol,反胺苯环醇)是一种几乎无呼吸抑制作用的镇痛药[1],在我院已用于术后镇痛治疗.本文通过观察曲马多对腹部手术后病人呼吸的影响,并与芬太尼作一对照,以了解其镇痛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赵文胜;吴英达;陈庆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对30例小儿在经鼻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赵雪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的符合程度一直是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关心的问题.本文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镜检尿红细胞的结果作一比较.
作者:沈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为能及早发现移植肾血流减少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方法观察了移植肾血管开放后10、30、60min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同)及尿氧分压(PuO2,下同)的变化,比较不同时间的PuO2以及PaO2-PuO2的差值.结果发现随着移植肾血管开放时间的延长,PuO2逐渐升高(P<0.01),而PaO2-PuO2差值逐渐减少(P<0.05).结论提示PuO2与移植肾的功能密切的关系,而连续监测PuO2是及早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金烈烈;高小燕;杨亦荣;翁志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们对26例恶性肿瘤患者静吸复合麻醉过程中血浆(P)和红细胞(E)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观察,并和21例良性肿瘤患者及22例非肿瘤患者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敏;陈聪聪;柳子明;周君富;徐培华;郦遇春;徐亚男;张国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年来,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CSEA)的应用逐渐增多.我们对54例子宫切除术病人采用两种麻醉方法并作了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朱春仙;李子刚;沈佩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声门上型喉癌在彻底切除肿瘤后尽量保留喉功能,已为许多学者所重视,我科于1990年~1998年间对34例声门上型喉癌,在传统的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基础上,作了修复方法的改进,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志森;赵侃;张宇园;史波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与新斯的明等药物复合液镇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临床使用效果满意.本文对不同剂量的吗啡与新斯的明作了比较,以探讨术后镇痛的合适剂量.
作者:汪炜健;林丽娜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