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田卫平;朱晓谨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疗效分析
摘要: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一般认为与感染及其免疫反应有关.好发于6~18个月婴幼儿.近2年我们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服务收费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医疗服务收费是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经过主管部门多次规范,乱收费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医疗服务乱收费现象以及成因和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陆守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颅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36例和锁骨下静脉组36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作者:游小梅;曾丽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与研究

    目的:研究与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大咯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支气管动脉出血血管.结果:出血完全停止52例.出血量明显减少5例,栓塞后再经内科治疗咯血完全停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损伤小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锡俊;杨培金;郭新会;刘世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连黄消炎颗粒的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验证连黄消炎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打孔法和试管连续稀释法观察连黄消炎颗粒的抑菌情况.结果:连黄消炎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连黄消炎颗粒在体外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作者:孙春燕;叶曼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丙泊酚不同靶控浓度输注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不同靶控输注浓度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及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丙泊酚佳靶控输注浓度,为临床使用丙泊酚提供研究根据.方法:将30例重度颅脑损伤拟行开颅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3个观察组(每组10例).实施丙泊酚TCI,目标浓度A、B、C组,分别为3、5、7μg/ml.麻醉诱导后,给予目标浓度.分别于术前(T0)、手术1 h(T1)、手术2 h(T2)及术毕(T3)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O2)、乳酸含量差(Da-jvL).结果:丙泊酚不同靶控浓度下脑氧代谢均下降,且随丙泊酚血浓度升高,代谢进一步降低,并没有发现代谢失衡现象.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能降低脑代谢,无氧供需失衡发生,脑代谢下降程度与丙泊酚浓度升高程度相一致.

    作者:吕波;温伟浩;夏凯;吴世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学好耳、鼻、咽喉科学的体会与经验介绍

    耳、鼻、咽喉以及气管、食管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学好它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孙际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生长抑素治疗7~10d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血尿淀粉酶、肝功能恢复以及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等.结果:经过7~10 d生长抑素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肝功能以及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总有效率为84%.结论:国产生长抑素可以有效地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迅速降低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冬梅;武胜;付文建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鬼箭羽临床应用

    鬼箭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卫矛,列为中品.鬼箭羽为卫矛科卫矛Euonymus alatus(Thunb.)Sieb的干燥具翅状物的枝条,有破血、通经、杀虫的功能.

    作者:刘玉梅;相翠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关系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关系.方法:测定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的血清CRP浓度,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结果:AMI 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中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血清CR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r=0.38,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

    作者:谭志伟;周怀根;张文勇;黄文达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对肝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对肝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83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时切取肝右叶肝缘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83例患者病理报告有204例存在程度不同肝细胞损害(排除各类肝炎患者).结论: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可引起肝细胞损害,宜早行胆囊切除术.

    作者:高永生;石泉业;张红芳;张芬兰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药剂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初探

    针对本教研室以往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阐述了尝试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为全面提高药剂学的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作者:姜素芳;何丽华;周学军;李红苹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205例,随机分为2组,105例患者为治疗组,10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口服多抗甲素片.观察治疗后口腔溃疡局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法简单,局部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玉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孕6~1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用米索前列醇400μg于术前3~5 h置于阴道后穹隆,术时应用笑气,对照组50例采用利多卡因宫颈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无痛率为76%,宫颈松弛度为94%,对照组无痛率为6%,宫颈松弛度为22%.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应用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满意,同时宫颈松弛,能降低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卫华;陆小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2004年2月~2007年1月我们对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即牵引疗法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

    作者:赵亚芹;王春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9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9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总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但有第二产程延长趋势.

    作者:闫秀玲;贾彦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学术会议的组织与管理

    随着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学术会议的举办日趋活跃,但是在这些学术会议异常活跃的现象背后,很多学术会议的组织者却由于会议组织管理上的不足而造成体力、脑力的严重透支.本文从学术会议的组织、管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三方面展开探讨,以求更好地推动学术会议的管理研究.

    作者:杨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环状混合痔168例

    为提高环状混合痔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肛肠科2002年8月~2005年8月,应用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环状混合痔168例.经临床观察有效率100%,平均疗程28 d.结果表明,采用ZZ型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行痔切除术.具有术中操作简便、止血快捷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费用低的特点,是一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牛月瑶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护理体会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因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性损害.出生后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脑外伤患者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6例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针灸配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对83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抗感染、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清除血肿、减压和清创术.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脑损伤患者疗效.对肢体功能有明显提高.

    作者:郭俊梅;白作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医学写作中统计表的规范性应用

    鉴于目前发表在医学学术期刊文章的写作中统计表多有因欠自明性而不能做到明确表述的现象.本文就编制统计表诸要素规范做一介绍.

    作者:任延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