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花;魏丽;蔡淑芬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06年2月收治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经围手术期护理,缩短病程,促进功能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拉米夫定(lamivudine)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1],国外可用于2岁以上儿童,而在我国对12岁以下的人群尚限用.青少年患者的治疗报道较少.
作者:刘步跃;杨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病人的临床整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眼外伤眼内异物行常规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护理方法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结果:24例病人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配合良好.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不变.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经干预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起重要作用.
作者:韩娜;马强 刊期: 2007年第33期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是指由于动脉硬化或大动脉炎使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SA)近端部分狭窄或闭塞,发生患侧椎动脉压力下降,血液反流,使对侧椎动脉供应脑部的血液部分被盗取,经患侧椎动脉逆流入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脑干与枕叶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血的症状.
作者:郭明霞;吴凤霞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全血细胞减少可由造血系统疾病或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低增生型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脾功能亢进症、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作者:田风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扶正口服液(以下简称FZY)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血清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剂量递增sc吗啡建立14 d大鼠吗啡依赖模型,观察FZY对纳洛酮催促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①FZY两个剂量(5.48、10.96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分值(P<0.01),且10.96 g生药/kg能明显抑制戒断引起的体重下降(P<0.01);②FZY两个剂量(5.48、10.96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效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扶正口服液能缓解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体内NOS活性,进而下调NO水平有关.
作者:杨铮;黄建春;黄仁彬;黎昀;霍志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掌握和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亚健康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的形式,对我院820名2007级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亚健康状态普遍重视不足,通过健康教育,使他们对亚健康的认知程度有较大提高.结论: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力度,可采取专题讲座、发放调查表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对亚健康的重视程度.
作者:卢春生;李伟;王涛;欧阳瑾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对2005~2006年来我院就诊的吉林省辉南县500名农村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体格检查并分析评价.结果: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6%和3.0%;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0.6%;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6%;儿童患龋率21.4%,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岁左右患龋率上升较快.结论:应重视儿童的健康问题,对于儿童存在的健康问题应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李庆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讨论X线、CT、MR在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CT、MR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良好的平片只显示脊柱二维结构,CT、MR显示脊柱的三维结构,CT、MR对爆裂骨折能做出全面证实和诊断,对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改变,椎管继发狭窄,脊髓是否挫伤,CT诊断具有优势.
作者:王宏伟;蒋高民;刘国浩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临床分离菌株进行Kirby-Bauer法药敏试验,结果按NCCLS 2004年版标准判断,采用WHONET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6年我院共收集2 432株临床分离菌株,其中,非发酵菌744株,占革兰阴性菌株数的45.3%.亚胺培南对非发酵菌抗菌活性强,其中,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和其他假单胞菌未发现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为20.2%.其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耐药率多在11.5%~30.5%.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64.5%~100.0%.结论:本组资料对非发酵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玥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促使新生儿安静入睡.方法:对300例新生儿夜间啼哭进行观察.结果:新生儿无病性啼哭279例(寻找安全感267例、脐带过紧3例、乳量不足9例),占93.00%;皮肤疾病11例,占3.70%;呼吸道疾病6例(肺炎4例,喉部破溃2例),占2.00%;消化不良2例,占0.67%;颅内出血2例,占0.67%.结论:89.00%的新生儿夜哭为寻找安全感,认真加以鉴别后,包裹少量衣被,嘱产妇将新生儿搂在怀中即可,简便易行,不影响产妇休息.
作者:刘俊芬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前,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退药的情况,为此也常发生一些纠纷.如果简单地根据患者的要求退药,将违反相关的药事法律法规.本文就如何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又合情合理地处理患者退药问题加以探讨,并介绍我院的药品退药管理办法.
作者:朱珊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分析136例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总结微创术式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改良微创术式,于大转子顶沿挛缩带弧形切开皮肤及皮下3~4 cm,彻底松解挛缩带,切断挛缩变性的臀肌肌束或者切除部分挛缩臀肌,加压包扎伤口,保持引流管通畅48~72 h,术后采用屈髋屈膝体位,防止切断的挛缩组织再次粘连.结果:获得随访125例,116例手术效果评价为优,占92.8%;7例为良,占5.6%;2例为差,占1.6%.结论:采用改良微创术式可达到微创、美观,功能恢复好的治疗目的,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加压包扎伤口,术后采用屈髋屈膝体位,可防止切断的挛缩组织再次粘连.
作者:黄春明;黄菁;罗绍坚;邓桂彬;钟诚凡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主动脉夹层是比较少见而严重的血管疾病,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对于此种情况不少学者建议改称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
作者:金正花;魏丽;蔡淑芬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检验学科的广泛应用,临床检验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医学学科,而是一门集医学、理学、工学及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独立应用性学科.
作者:李莉;张春;王爱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因此预防产后出血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应用米索前列醇加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魏桂洪;王大力;王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药物的不良反应(ADR)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输液室主要观察和应对的是药物的副作用、变态反应,而毒性反应因可预见则应避免发生.
作者:吕巧英;赵青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为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探讨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措施,我院对100名高血压病人进行了社区护理,结果显示:进行了社区护理的高血压病人,他们的血压控制明显好于未进行社区护理的病人,其死亡率也明显小于未进行社区护理的病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王祥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脑干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干预,探讨佳的护理方式,为今后此类病例的护理工作起指导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干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8例病人密切观察及护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例经密切观察及护理干预,得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治疗,使上消化道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密切观察、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是降低脑干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马社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胸部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两种穿刺和引导方法的优缺点、取材成功率及病理组织分型率.方法:对32例胸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采用自动法和手动法,探头附加导向器引导或直接引导法进行穿刺.自动活检法穿刺26例,手动活检法穿刺6例,附加导向器引导穿刺6例,直接引导法穿刺26例.结果:32例胸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采用自动法和手动法穿刺,病理组织学定性诊断率100%,细胞学诊断率80.8%(21/26).采用自动活检法穿刺的组织学分型率为92.3%(24/26),采用手动活检法穿刺的组织学分型率66.7%(4/6).自动活检法穿刺的细胞涂片率为76.9%(20/26),手动活检法穿刺的细胞涂片率为100%(6/6).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对胸部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直接引导自动活检法穿刺更为方便、灵活,穿刺准确性也高,扩大了适用病例范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军;菅梅 刊期: 200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