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爱琴
目的:观察中药外治辨证施护用于胃脘痛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辨证施护组采用穴位贴敷、药物兜肚、饮食调护、情志护理、证候观察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80例采用一般护理方法,不注意饮食、情志调护,不应用外治方法.结果:辨证施护组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药外治及综合护理措施对胃脘痛寒证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勤;刘艳 刊期: 2006年第36期
同步放化疗已成为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显著的毒副反应使许多患者难以耐受,生活质量反而下降,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提高患者耐受性,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此问题,我们对2002年2月~2004年5月收治的8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前瞻性研究了归脾汤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卫华;花勤亮;吴洁清;路平;李小瑞 刊期: 2006年第36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及美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本文对开腹及腹腔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5年5月住院患者术前诊为卵巢囊肿,在腹腔镜下手术者46例(为腹腔镜组).同时选择开腹手术41例作为对照,所选病例中肿瘤直径均小于15 cm,术前常规检查CA125、AFP、CEA、CA199,术中均送病理切片冰冻.两组患者年龄、孕产史、手术史等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倪筱蓉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介绍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在急性复杂手外伤中应用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00年以来,应用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并吸收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腹部分层组织瓣手术方法,对合并骨、肌腱、神经损伤缺损等急性复杂手外伤进行一期修复,共实施手术18例.结果:18例患者经过4~26个月(平均8.9个月)随访,患者皮瓣愈合良好,骨质愈合.采用手-前臂手术疗效评价表,平均分数达74.6分.结论: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在急性手外伤手术修复中具有广泛的适应证.该手术的优点是在提供的局部皮肤覆盖的同时,修复掌、指骨缺损,也为损伤的肌腱、神经修复、愈合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作者:张成安;刘晓光;朱海泉;葛祥贞;刘爱珍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阑尾炎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联合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显像检测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79例(89.9%).结论:高、低频超声可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武克丽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测定妊娠符期孕妇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预测胚胎发育情况,寻求一种简便易行并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预测方法.方法:采用芬兰Wallet公司试剂,用时间分辨法测定7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PAPP-A值,并与 75例相同孕周正常孕妇PAPP-A值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存在的差异性.同时追踪监测随着妊娠月份增加,正常与异常妊娠孕妇PAPP-A值动态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早期正常妊娠孕妇PAPP-A的值自孕第5周始随孕周增大而逐渐升高,而先兆流产孕妇PAPP-A值比正常孕妇低,预后差者PAPP-A值更低.保胎治疗后,先兆流产PAPP-A值低者,仍有61.6%发生流产.保胎成功后,孕妇中、晚期PAPP-A值与正常孕妇PAPP-A值水平差别不大.结论:PAPP-A值可作为早孕胚胎发育情况筛查,预测价值高于中、晚期筛查.
作者:林秀红;林玉云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地榆升白片在多种肿瘤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各种恶性肿瘤化疗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地榆升白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利血生片治疗.30 d为1个疗程,共观察治疗2个疗程.结果:本组病例经地榆升白片治疗有效率达8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系纯中药制剂,安全性好,治疗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为良好的升白细胞药物.
作者:陈勇;邱景平;宋小勇 刊期: 2006年第36期
我们自2005年1月~2006年2月采用中药活血镇痛散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64例均为我院门诊及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46例,女18例,年龄42~65岁.除外严重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者和合并骨折、肿瘤、结核以及心、肺、肾功能不全者.64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并且经过腰椎CT或腰MRI确诊,并均符合中医辨证为瘀血证.临床证见腰痛,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伴有麻木、肢体畏寒或肿胀、活动受限.疼痛多在夜间发作,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体检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作者:刘大芳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加味四物汤治疗产后便秘,取得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年龄小21岁,大28岁,病程短20d,长1年,全部病例均在产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等症,但均排除肠道占位性病变.
作者:庄秀卿 刊期: 2006年第36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在影响健康与疾病的条件中,除了生物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从整体护理的观点出发,掌握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点及社会背景等因素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心理护理来提高疗效.护士只有掌握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达到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1].
作者:陈丽雅 刊期: 2006年第36期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重要依据,是对长期中医临床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随着实践的发展,其所包含的内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记载到系统阐述的过程.如今中医药研究内容不断丰富,许多中药新的作用部位和新的功用主治被现代实践所证实.本文通过阐述中药归经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对其内涵的理解,提出祛痰中药的归经问题,与大家商榷.
作者:唐健伟;杨威;孙明杰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分析流脑多糖体菌苗对九江市流脑季节性的改变.方法:应用圆形分布法对我市1975~2004年流脑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流行高峰期在未接种菌苗前为3月20日,在菌苗推广期为3月2日,在菌苗普种期为6月28日.随着菌苗接种率的提高,其平均角的集中度逐渐减小,离散度逐渐增大.结论:流脑多糖体菌苗在降低我市发病数的同时,也改变了流行季节.
作者:吴光中;吴金灿;孙月慧;张彤 刊期: 2006年第36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病人治疗的特殊场所,其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医疗效果.尤其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其涉及人员多、范围广,为此,如何注意和加强防范差错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王玉云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分析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经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其挥发油中分离出33个色谱峰,鉴定出25种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和含量分别为:β-水芹烯(42.285%)、β-月桂烯(10.268%)、3-甲基-6-(1-甲基乙基)-2-环己烯-1-醇(6.834%)、α-蒎烯(5.616%)、α-松油醇(5.034%),其中还含有抗癌活性组分β-榄香烯.结论:从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可知,凤县大红袍花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作者:崔炳权;郭晓玲;林元藻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前自控镇痛术(PCA)是治疗手术后急性疼痛的佳方法,该方法基本上可以实现病人术后镇痛的个体化,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但是吗啡行PCA时的不良反应较多,比较芬太尼和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术(PCEA)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探求理想的PCEA配方.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6年第36期
水痘一般好发于5~10岁的儿童,但成年人并不少见,且发病率逐渐上升[1],笔者对2002年10月~2006年10月所诊治的大学生水痘118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8例大学生水痘患者均为我校医院住院病人,男性76例,女性42例;年龄17~25岁,平均21.2岁.除6名硕士研究生外,余患者均为在校本科学生.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为发热、典型皮疹(斑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呈向心性分布,诊断均符合<传染病学>中水痘的诊断标准及成人水痘诊断标准[2,3].
作者:童庆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了解本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5~2006年含喹诺酮类处方,对药物的剂型、应用途径、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诺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在我院应用率较高,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抗生素联用基本上为二联用药,但亦有三联、四联用药.结论:我院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杨霞容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盐酸吉西他滨(gemcitabine hydrochloride)化学名2'-脱氧-2'2'-盐酸二氟脱氧胞苷,是一种阿糖胞苷类似物,属于新型抗嘧啶核苷酸代谢化疗药物,属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药物,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的肿瘤细胞,即S期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阻止G1期向S期的进展,具有抗瘤谱广、作用机制独特、毒性反应低、与其他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且毒性反应无叠加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本文针对近5年来盐酸吉西他滨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赵可新;胡建平;单靖珊;马骐;葛军 刊期: 2006年第36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进行性逐渐衰竭的综合征,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各地都很高.家属面对患者的一系列症状无所适从,加上家属本身在社会中的各种精神压力、长期照顾病人的疲劳、即将失去亲人的痛苦等,很容易产生医患纠纷.临床中,我们根据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适时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贾趁;石华冰;韩艳军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与临床诊断.方法:对108例HIE患儿进行CT检查,分析其临床与CT表现.结果:108例新生儿检查中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脑实质内出血13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室内出血1例,颅骨骨折或颅缝分离3例.结论:CT扫捕有助于明确HIE的脑损伤情况,对于预后评估有参考价值.
作者:曲保忠;蒋高民 刊期: 200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