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崔炳权;郭晓玲;林元藻

关键词:大红袍花椒, GC/MS,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摘要:目的:分析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经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其挥发油中分离出33个色谱峰,鉴定出25种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和含量分别为:β-水芹烯(42.285%)、β-月桂烯(10.268%)、3-甲基-6-(1-甲基乙基)-2-环己烯-1-醇(6.834%)、α-蒎烯(5.616%)、α-松油醇(5.034%),其中还含有抗癌活性组分β-榄香烯.结论:从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可知,凤县大红袍花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因副溶血性弧菌而致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6年9月13日,浙江省温州市某中学因食用食堂提供的带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熟食而导致33人食物中毒,经医院及时诊治已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1.1罹患率2006年9月13日,浙江省温州市某中学先后发生33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相似的学生,并且均在学校食堂就餐,且有食用同类熟食就餐史.个案调查70人,发病33人,罹患率为47.1%.

    作者:蒋碎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52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三白愈溃汤.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经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不但近期疗效好,而且取得了较好的远期疗效,复发率明显下降.

    作者:陈美荣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可由轻微外伤所引发.目前的治疗有药物、放射、手术等多种方法,但疗效报道不一[1,2].笔者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尚厦;欧毅敏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464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病,是不孕症与宫颈癌的重要诱因之一,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多种多样,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也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院采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4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佘翠花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某市初级中学教师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

    为了解滨州市初中学教师掌握艾滋病知识现状,为今后制订更加切合实际的艾滋病培训规划提供依据,我们于2005年12月结合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考核,对全市6县1区7所重点初级中学教师进行了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张美英;林韬;吴杰;孙丽丽;张进军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祛痰中药归经刍议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重要依据,是对长期中医临床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随着实践的发展,其所包含的内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记载到系统阐述的过程.如今中医药研究内容不断丰富,许多中药新的作用部位和新的功用主治被现代实践所证实.本文通过阐述中药归经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对其内涵的理解,提出祛痰中药的归经问题,与大家商榷.

    作者:唐健伟;杨威;孙明杰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都梁软胶囊对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等,从而揭示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的药效作用及治疗机理.方法:研究都梁软胶囊提取液对小鼠温热致痛甩尾时间、小鼠巴豆油耳廓肿胀、家兔外周微循环障碍和血液黏度的影响及体外抑菌试验.结果:都梁软胶囊提取液能明显延长小鼠温热致痛甩尾时间,抑制巴豆油性小鼠耳廓肿胀,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抑菌作用,还可明显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对家兔所致微循环障碍,对血液流态及毛细血管网交点数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都梁软胶囊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主要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缓解脑动脉痉挛,增加脑血流量,调节异常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管通透性、微循环障碍及脑缺血缺氧状态等,从而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

    作者:梅学仁;许俊然;田义红;陈烈春;石锦萍;王道权;苏跃林;袁丹凤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方法:前S1抗原采用ELISA法,乙肝病毒DNA采用核酸杂交微孔板定量检测,统计学采用χ2检验.结果:前S1抗原阳性在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的检出率分别为80.1%和27.76%,有显著性差异(P<0.01).278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前S1抗原和HBV 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6.11%和64.02%,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和HBV DNA有高度相关性,可作为HBV复制的指标,比HBeAg更能反映病毒的复制情况.

    作者:徐晓凤;周明先;孙晓坤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在终末期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进行性逐渐衰竭的综合征,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各地都很高.家属面对患者的一系列症状无所适从,加上家属本身在社会中的各种精神压力、长期照顾病人的疲劳、即将失去亲人的痛苦等,很容易产生医患纠纷.临床中,我们根据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适时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贾趁;石华冰;韩艳军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AF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胸腰椎骨折脱位17例,施行了AF系统治疗.结果:随访16例,随访时间短6个月,长36个月,骨片复位、脊柱的生理曲度、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未见椎弓根钉断钉现象.神经恢复情况:依据Frankle分级,除7例A级完全截瘫,无明显变化及2例E级外,其余8例,皆有1~2级的进步.结论:AF系统具有三维空间矫正力,结构简单,植入方便,复位准确、有效,畸形矫正充分,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短节段骨折的佳方法.

    作者:朱明生;刘帅;杨林;张长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孕妇PAPP-A值在不同妊娠时期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测定妊娠符期孕妇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预测胚胎发育情况,寻求一种简便易行并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预测方法.方法:采用芬兰Wallet公司试剂,用时间分辨法测定7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PAPP-A值,并与 75例相同孕周正常孕妇PAPP-A值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存在的差异性.同时追踪监测随着妊娠月份增加,正常与异常妊娠孕妇PAPP-A值动态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早期正常妊娠孕妇PAPP-A的值自孕第5周始随孕周增大而逐渐升高,而先兆流产孕妇PAPP-A值比正常孕妇低,预后差者PAPP-A值更低.保胎治疗后,先兆流产PAPP-A值低者,仍有61.6%发生流产.保胎成功后,孕妇中、晚期PAPP-A值与正常孕妇PAPP-A值水平差别不大.结论:PAPP-A值可作为早孕胚胎发育情况筛查,预测价值高于中、晚期筛查.

    作者:林秀红;林玉云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行子宫瘤切除术46例,其中单发肌瘤23例,多发性肌瘤23例.大肌瘤直径6 cm.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2±24)min,术中出血量(103±87)ml,肌壁间肌瘤和直径≥5cm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结论:在选择好病例的基础上,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用药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黄玲惠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绝经后子宫出血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总结其病变的规律性.方法:对31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人通过诊刮或宫腔镜活检所得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及分型.结果:恶性肿瘤31例,以腺癌为主,多发生在绝经后20年以上者;良性病变155例,以单纯性增生及子宫内膜炎为主;非器质性病变129例,以萎缩性宫内膜占多数.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并不是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危险信号,而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需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而绝经后20年以上子宫出血病人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赵信喜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卫生知识培训现状与对策

    做好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卫生知识和卫生技能,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有效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现就在具体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倪益友;汤小羚;张小平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活血镇痛散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临床观察

    我们自2005年1月~2006年2月采用中药活血镇痛散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64例均为我院门诊及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46例,女18例,年龄42~65岁.除外严重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者和合并骨折、肿瘤、结核以及心、肺、肾功能不全者.64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并且经过腰椎CT或腰MRI确诊,并均符合中医辨证为瘀血证.临床证见腰痛,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伴有麻木、肢体畏寒或肿胀、活动受限.疼痛多在夜间发作,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体检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作者:刘大芳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病人治疗的特殊场所,其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医疗效果.尤其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其涉及人员多、范围广,为此,如何注意和加强防范差错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王玉云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中药外治用于胃脘痛寒证的辨证施护

    目的:观察中药外治辨证施护用于胃脘痛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辨证施护组采用穴位贴敷、药物兜肚、饮食调护、情志护理、证候观察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80例采用一般护理方法,不注意饮食、情志调护,不应用外治方法.结果:辨证施护组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药外治及综合护理措施对胃脘痛寒证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勤;刘艳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术的临床应用和观察护理.方法:对成功进行ERCP术的26例病人的临床经验和手术前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通过ERCP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1例,胆系炎症4例,胆总管肺瘤5例,急性胰腺炎5例,胆管蛔虫1例.结论:ERCP术对多数胆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华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CT在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诊断明确的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19例甲状腺癌的CT表现,统计甲状腺病灶的边缘、密度等征象.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局限,表现为囊性低密度影,边缘光滑,可见到囊壁.恶性甲状腺肿瘤呈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强度不均,并向邻近组织侵犯.结论:CT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敏;灯志奇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配合超短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

    目的:考察中西医结合配合超短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西药采用氨甲喋呤和强的松龙,中药服用自拟的除痹汤,同时辅以超短波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临床缓解22例,显效17例,好转9例,无效2例,有效率95%.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超短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疗效高、标本兼治、安全、副作用少的特点,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方法.

    作者:赵海燕;汪贵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