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用IABP的护理体会

王海彦;王青青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IABP期间的护理方法,提高应用成功率和患者存活率.方法:术后监测动脉压及波形、心电图、抗凝,总结护理工作.结果:10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应用IABP成功救治.结论:IABP对冠脉搭桥术后循环状态不稳定、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提供可靠的循环辅助,加强临床应用、监测与护理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剖宫产率升高原因探究

    剖宫产率增高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近30年来,剖宫产率从1970年的5%~7%上升到2003年的25%~30%[1].90年代以来国内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大医院的剖宫产率达到40%~60%[2],某些医院已超过70%,并且已影响到农村.农村剖宫产率近几年不断提高,尤以农村合作医疗开展3年来上升较快[3].现就近几年农村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做一综述.

    作者:魏丽;梁淑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2例实施术后舒适护理的剖宫产产妇与102例常规护理的产妇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舒适护理组产妇在疼痛减轻、泌乳是否充足、睡眠质量、紧张焦虑和满意程度方面与常规护理组产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何苑仪;谈霭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关系.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4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糖尿病患者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的骨密度值,女性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女性的骨密度,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骨质疏松,全身骨量丢失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由于胰岛素生长因子明显下降,导致骨形成明显减低.

    作者:王希武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Y形硅胶管引流与自然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常规手术后切口施行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连接扬州产无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约72小时;对照组60例在接受常规手术后切口采用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较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能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甘瑾;赵月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三氯醋酸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三氯醋酸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11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分为细胞学阴性、CIN Ⅰ、CIN Ⅱ三组,均使用三氯醋酸联合干扰素栓治疗.结果:98例患者治疗后HPV定量检测值下降>30%,有效率达89.09%.三组患者治疗有效、无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氯醋酸联合干扰素栓疗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该治疗方法对与不同的宫颈细胞学分级的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慧敏;王永慧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5例,应用独活寄生汤、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评价疼痛程度、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照Hemigou评估标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进行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骨性关节炎有效、安全,具有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基层工作者的优势.

    作者:应永生;胡勇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肺部真菌感染及其治疗进展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力下降人群增多,临床上深部真菌感染,尤其是肺部真菌病明显增加.因此,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诊断水平及对病原的认识,优化使用抗真菌药物是防治真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郭立恒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培养护理工作者的重要性

    刚刚走出校门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学生们带着天真浪漫的向往走上了护理工作岗位,她们认为工作比在校学习可轻松自由,所以部分同学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们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思想单纯,需要一个好的老师传帮带,认真做好带教工作,保障医院工作秩序,是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该引起各级领导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青年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应努力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单位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带教工作,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优秀护理人员是每个带教老师和单位应尽的责任.

    作者:李会清;郑金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节育器更换工作中存在取器困难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节育药具异位的原因,找出预防措施,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方法:对10例避孕药具异位原因,诊断进行分析.结果:T节育器位于宫颈3例,在宫颈3~5点处穿透,经阴道将其剪断取出;其余均位于宫腔内肌层及均未取出.结论:对取器困难原因应充分引起医务人员重视,针对造成异位原困,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对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贺萍生;贺新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加强护工管理减少医院感染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及面临威胁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对护工的职业防护关注较少,护工因职业的特殊性,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护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因此,在创建二甲医院工作中加强了护工管理,根据护工职业工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培训、检查、考核.结果:护工加深了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医院感染工作的主动性,能保证护工工作的效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靳吉庆;陈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40例

    目的:总结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结果:32例患者的听力完全恢复,8例患者听力得到改善.结论:加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对患者听力的回复与改善非常重要.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强直性脊椎炎伴发葡萄膜炎11例临床分析

    强直性脊椎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关节的慢性炎性疾病,国内患病率约为0.3%[1].AS除关节受累外,还可引起全身其他系统的病变,其中急性前葡萄膜炎是常见的关节外表现,据国外文献报道,20%~40%的AS患者发生葡萄膜炎[2].2007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强直性脊椎炎伴发葡萄膜炎患者11例,现将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报告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春;余业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CR静脉肾盂造影与普通X线摄片在肾疾病及功能评价中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CR静脉肾盂造影在肾疾病及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6例患者同时行CR静脉肾盂造影和普通X线摄片检查.结果:CR静脉肾盂造影检出率为98.7%,拍摄时间为10分钟~5小时,无废片及重拍片.普通X线摄片检出率为69.7%.结论:CR静脉肾盂造影是检查肾疾病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方式.

    作者:许家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隔中药饼穴位灸法治疗顽固性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疗效观察

    小儿遗尿症是指小儿≥5岁,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而醒后方知,并反复出现的一种儿科常见病,排尿≥2次/周,持续>6个月.伴有倦怠、面黄、形瘦等症状.无明显生理反应和其他不适反应.中医称小儿遗尿、夜尿,多因肾气未充、复感寒邪、或肺脾气虚、固摄无权或肝胆热甚、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作者:刘如林;张金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运用疗效.方法: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基于PFNA的髓内固定系统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DHS的钉板固定系统手术方法.结果:经过对比观察,两组在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随访观察,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的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运用疗效与预后效果都比较好,可根据临床情况推广应用.

    作者:杨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眼球穿通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眼球穿通伤是由于锐器或细小金属、矿石碎片飞起击伤眼球所致.伤眼的预后决定于损伤的程度和部位,有无感染或并发症,治疗是否及时恰当,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50例眼球穿通伤患者实施了清创缝合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清普;党永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简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8的表现

    目的:探讨CD3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抗双链DNA(dsDNA)抗体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38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SLE患者PBL CD3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CD38的升降与抗dsDNA抗体的水平呈正相关(r=0.68).结论:CD38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它可以作为反映病情的有效指标.

    作者:朱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194例

    目的:分析2009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发挥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9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多,ADR累及的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结论:应重视ADR,加强对ADR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徐慧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92例的护理体会

    2010年11月~2011年5月收治早产低出生体重儿92例,其中4例因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2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其余病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席竹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的上升严重的危害人类的健康.虽然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行直接PCI已成为首选方法,但由于能开展直接PCI的医院不多,特别是对于山区基层医院,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特别当因各种原因使就诊至血管开通时间延长致获益降低时,静脉溶栓仍然是较好的选择.特别是新型溶栓药物的研发提高了血管开通率和安全性,因此应积极推进规范的溶栓治疗,以提高再灌注治疗成功率.

    作者:徐林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