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江;王建祯
目的了解我院近三年来抗菌药的用药趋势及使用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4年抗菌药的使用数量及金额进行统计比较,结合2004、2005年二次卫生部抗菌药监测网录入工作中处方、病历的用药调查情况,分析我院抗菌药的使用现状. 结果抗菌药应用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可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张瑛;刘剑英;刘向荣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用OB胶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瘘的应用价值. 方法106例难切除胆囊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OB胶)和对照组(不使用OB胶),比较两组胆瘘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54例没有发生胆瘘,对照组52例发生胆瘘6例,P<0.05,两组胆瘘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结论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医用OB胶可以预防胆瘘的发生.
作者:刘朝晖;陈昆;侯小龙;宋明照;向茜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而引起的一种代谢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疼、痛风石形成.其诱因为三高饮食(高蛋白、高血脂、高糖),特别是含嘌呤高的食物,高胆固醇、酒精、冬季寒冷也是直接诱因.
作者:刘建超;于美娥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梅尼埃氏综合症为内耳膜迷路水肿所致疾病,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笔者采用脉络宁注射液和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梅尼埃氏综合症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昆;盘循道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一种新名称和对其术式的一些改进. 方法通过对本组治疗的46例观察,根据受累范围命名该病,近大粗隆处小切口不分离挛缩带切断臀肌及关节囊韧带进行松解术. 结果受累组织以臀肌及深筋膜多,随病情加重受累组织逐渐加深,严重者常伴关节囊和坐骨韧带的挛缩,33例经过平均1到2个月的随访,总优良率9 3.9%. 结论臀肌挛缩症的名称不能完全涵盖该病受累的组织,髋后部组织挛缩症能概括该病的病理和临床,近大粗隆的切口切断挛缩带的术式有创伤小、松懈彻底、疗效确切的特点.
作者:陶瑞君;刘锁利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放置气道支架治疗气道狭窄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气道支架置入,观察置入后气道狭窄改善程度及呼吸困难改善情况.采用气促评分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测定,观察患者缺氧和呼吸困难改善情况. 结果24例气道狭窄患者,成功置入支架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尤其是气管狭窄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结论气道支架置入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气道狭窄,改善病人气促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其他后续治疗提供时间和机会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俊龙;李如成;李时悦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放置节育环后出现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极为常见,笔者从2001年1月~2003年4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绍英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病案的保管不是目的,病案的利用才是目的.在当今新形势下病案管理工作更需要管理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病案进行科学管理,对病案质量进行监控,并向医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及其他使用病案信息资源的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信息服务.
作者:田桂英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双黄连联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的疗效. 方法将86例菌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双黄连粉针联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和单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疗程5天. 结果治疗组36例:痊愈24例,显效11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96.2%;对照组32例:痊愈18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1.3%. 结论双黄连联合抗生素治疗菌痢疗效显著,与单用抗生素对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雷建新;何兆辉;孙友岭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法国ABX MICROS OT-18型全自动分析仪为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法国ABX公司98年推出的新仪器,我科经过七年多的测试和临床标本检测,较全面地掌握了仪器的性能特点,为客观评价仪器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作者:孔凤珍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科技档案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一项非常珍贵的科技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院购置了各种大型医疗器械,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科技水平,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此加强医院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我院自2001年以来,逐步建立了大型医疗器械(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为我院医疗器械(设备)的后期管理与检修等工作提供了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
作者:魏长征 刊期: 2005年第14期
1病例患者,女,46岁,干部,已婚,育一子.病因:患者因其子意外摔伤不治死亡,而表现胡言乱语,哭闹、摔砸家中物品3天.胡言乱语,惊恐不安,彻底不眠,拒绝饮食,躯体几度虚脱.于2004年8月由家人送入院治疗.入院查体皮肤弹力较差,轻度脱水,余无明显异常发现.入院诊断:反应性精神病.氯氮平50毫克/晚,用卓夫1毫克/每日二次,递增.强行鼻饲饮食,以补充水份及其他营养.一周后精神症状缓解,两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胡延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自1999年对门诊确诊的76例中鼻道息肉患者,进行术前同侧上颌窦内窥镜检查(共106例),以观察中鼻道病变对上颌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师清杰;孙慧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明显,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亦日趋严重,为了提高老年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作者对2004年10月1日~2005年3月一年间来本院就诊的485例老年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其心理特点及需求,采取了个体化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上官厚英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病情较危急,需行支气管镜检异物取出术.此手术有以下特点:①婴幼儿为主,不能配合;②必须保留自主呼吸,又需一定程度的肌松;③麻醉和手术共用同一气道.因此对麻醉要求较高.同时,此类手术时间一般较短,为此需要一种具有诱导起效快、苏醒快、插入咽喉条件满意及血液动力学稳定等优点的麻醉剂.
作者:夏鲲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应用缬沙坦前后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与NPY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前后血浆NPY的含量及AⅡ水平. 结果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前后血浆NPY水平分别为(152.3±12.2)pg/ml、(125.4±9.4)pg/ml,P<0.01;血浆AⅡ水平分别为(49.6±7.1)pg/ml、(62.4±7.8)pg/ml,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NPY、AⅡ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缬沙坦能影响血浆NPY水平,提示该药降压的过程中有NP的因素.
作者:刘新胜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给15例危重哮喘辅以无创正压通气,吸气压为20~25cmH20,呼气压为3~5cmH20,观察通气前后呼吸(RR)、心率(HR)、血压(BP)、手指血氧饱和度(S02)的变化. 结果抢救成功10例,通气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P<0.05),血压变化不明显,死亡1例. 结论无创正通气是危重哮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阳光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急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2004年1月~2005年3月,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憋性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红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60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A组(80例)和B组(80例),分别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观察其降压效果及不良反映.结果服药4周,A组显效37例(46.3%),有效15例(18.8%),无效(35%); B组显效54例(67.5%),有效17例(21.3%),无效9例(11.2%);B组有效率(88.8%)较A组(65.0%)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卡托普利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副作用少,优于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
作者:廖鑫盛;钟京萍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医院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建立在医患关系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对医患关系、医护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医院与社会关系等各种关系的综合体现,对外是医院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沉淀的是自身的风格和特色,铸造的是一种持久的医院精神.
作者:刘汉芝;盛沪宁;刘雪梅;张雷 刊期: 200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