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涂片镜检必不可少

许春兰;于锋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仪, 血细胞分析仪, 指标参数, 医学检验, 外界条件, 染色镜检, 临床, 劳动强度, 参考资料, 有价值, 血涂片, 显微镜, 工作者, 多参数, 种型, 温度, 试剂, 干扰, 测定, 采血
摘要:随着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各种型号的多参数的血细胞分析仪应运而生,不但为临床提供了多种参数报告而且大大减轻了检验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但它仍不能代替显微镜.血细胞计数仪受自身及外界条件如试剂、温度、时间、采血等的干扰,还必须依靠血涂片染色镜检,这样才能正确测定标本各项指标参数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人群血脂测定结果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随着现代人越来越城市化,工作生活的压力以及人们饮食水平的提高,摄入大量高脂食物,引起血脂的异常,而血脂的持续异常又是导致高脂血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的直接结果.

    作者:李亚君;吴嫦嫦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对静脉肾盂造影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降低静脉尿路造影术中的不良反应. 方法将静脉肾盂造影患者1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造影前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处置. 结果造影过程中能有效应对不良反应病例的百分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造影前及造影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造影的不良反应,提高造影一次成功率.

    作者:于兵;齐颖;田娜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病情较危急,需行支气管镜检异物取出术.此手术有以下特点:①婴幼儿为主,不能配合;②必须保留自主呼吸,又需一定程度的肌松;③麻醉和手术共用同一气道.因此对麻醉要求较高.同时,此类手术时间一般较短,为此需要一种具有诱导起效快、苏醒快、插入咽喉条件满意及血液动力学稳定等优点的麻醉剂.

    作者:夏鲲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糖尿病足的防护

    2001年3月~2004年9月,通过对5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在防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晓辉;孙志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提高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措施

    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馆员一方面联系信息源,另一方面联系广大读者,成为信息源与信息需求的中介、纽带和桥梁.馆员除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外,还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馆员为读者提供良好服务的保证.下面就如何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谈一些看法.

    作者:张秋玲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综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根据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原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出对周围性面瘫有效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

    作者:杨建设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急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2004年1月~2005年3月,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憋性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红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中风干预措施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作用中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风干预治疗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中风干预组(n=80)和非中风干预组(n=40),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做脑干听诱发电位测定. 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Ⅲ、Ⅴ波潜伏期延长,Ⅲ-Ⅴ、Ⅰ-Ⅴ波间期增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周后复查:中风干预治疗组明显恢复,而非中风治疗干预组也有下降,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 结论中风干预治疗在缩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病程、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作者:邓建中;陈品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医用OB胶预防胆瘘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用OB胶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瘘的应用价值. 方法106例难切除胆囊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OB胶)和对照组(不使用OB胶),比较两组胆瘘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54例没有发生胆瘘,对照组52例发生胆瘘6例,P<0.05,两组胆瘘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结论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医用OB胶可以预防胆瘘的发生.

    作者:刘朝晖;陈昆;侯小龙;宋明照;向茜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综合治疗肠外瘘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肠外瘘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4年间24例肠外瘘的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本组24例治愈20例(83.33%),其中非手术治疗自行愈合12例(50%),经确定性手术治愈8例(33.33%),死亡4例(16.7%).结论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认为肠外瘘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营养支持,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生长抑素的应用,争取早期行确定性手术.这能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王俊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肝包虫囊肿继发感染诊治体会

    肝包虫病的主要危害是它的并发症,合并感染是其常见的并发症.肝包虫合并感染率较高,我院自1985年至2000年间手术治疗肝包虫继发感染患者34例,本文就此分析如下:

    作者:巷列加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微创抽吸引流术加局部尿激酶999舒血宁注射液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7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锥颅抽吸引流术加尿激酶、999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局部灌注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78例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单纯尿激酶灌注组(对照组)和尿激酶、999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灌就组(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方法,治疗组中有效率达91%,对照组为73%,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999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脑内局部应用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王峻;周滨音;戴学元;裴永恩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两组均经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及降糖药物治疗,血糖基本平稳后,给予丹参20ml加入液体,静脉滴注,共2周,维生素B1 20mg,每日3次,共8周.对照组加用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日1次,共8周.治疗组加用西洛他唑50mg,每日2次,共8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1.17%,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丙全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腹部手术病人早期活动方法的健康指导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方法.方法针对2004年4月~2005年4月我科室实施腹部手术病人100例,根据住院号尾数单数者50例为实验组,双数者50例为对照组,术前术后作了相同的健康教育,强调早期活动的重要性.病人术后平卧6~8小时可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低半卧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待肠鸣音恢复,胃管、腹腔引流管拔除后,视病情而定,协助病人以正确的姿势下床活动,活动前测血压脉搏呼吸均为正常. 结果实验组恐惧心理明显减少,术后开始活动时间早,肛门排气时间提前,切口愈合时间早,下床活动后病人无晕厥,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缩短.结论术后早期活动能有效地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陈洪祥;徐建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抗菌药物应用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近三年来抗菌药的用药趋势及使用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4年抗菌药的使用数量及金额进行统计比较,结合2004、2005年二次卫生部抗菌药监测网录入工作中处方、病历的用药调查情况,分析我院抗菌药的使用现状. 结果抗菌药应用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可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张瑛;刘剑英;刘向荣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儿童用药问题分析

    儿童用药必须认真注意,要注意剂量合适,时间合理,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匹配和副作用.

    作者:兰仁杰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脊神经后支阻滞配合中药治疗下腰痛

    腰椎周围韧带和肌肉软组织慢性劳损,导致腰肌创伤性瘢痕和粘连,积累性组织损伤,形成慢性腰痛,多数学者认为这类腰腿痛累及脊神经后支.

    作者:郭志军;韩浩峰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32例误诊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不典型病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1~72岁(平均51.8±4.5),60岁以上22例.1.2临床表现发病时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11例,以上腹痛、恶心呕吐为突出表现者10例,以肩周、上肢疼痛者3例,以牙痛为首发症状者2例.

    作者:申雪峰;郭宏旺;崔慧玲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两种测IP方法的比较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P)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我国有死灰复燃上升趋势,不及早控制必将成为社会问题.因此,运用准确先进的检测方法可直接影响梅毒的治疗和预防.RPR试剂盒是检测非特异性反应素,ELISA试剂盒是检测特异性抗体,由于RPR试验是非特异性抗体试验,会受到其他疾病如传染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的影响干扰;而ELISA试验是特异性抗体反应,结果准确,灵敏性强,为梅毒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准确的依据.现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梅小寒;王秀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从瘀论治老年中风后痴呆的体会

    中风是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部分老年中风患者除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外,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痴呆症状,近年来和笔者从瘀论治取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健;闫莉莉;李向录 刊期: 2005年第1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