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智;周迎会;徐岚;仇灏;吴士良
透明细胞癌骨转移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其骨转移与骨结核的X线鉴别常较困难.现将我院胸椎转移瘤误诊为骨结核一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伟;杨永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50年代末,Boucher[1]首先将椎弓根螺钉应用于临床后,我国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引进并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脊柱的多种疾患.由于该系统的介入,使脊柱手术和疾病愈后都有了质的飞跃.自1995年至今,我们对7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严重的压缩骨折(椎体压缩范围在40%以上)、腰椎滑脱及腰椎不稳等病人施用RF、Steffee、C-D内固定,其中不乏教训,现总结如下.
作者:唐小穗;孙广才;刘宇;王宇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防止医院感染,一次性的注射器、输液器已广泛用于临床护理工作[1].作者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4所医院的临床护士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俸云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速尿联合用药治疗重症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2例)加用低右-多巴胺-速尿,每天1~2次,疗程5天,与对照组(32例)比较临床疗效、复温时间(小时)、排尿时间(小时)、硬肿消退时间(天)和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5%(P<0.05),复温时间分别为(12.5±3.35)h和(14.9±3.29)h(P<0.01),排尿时间分别为(6.06±3.06)h和(7.81±3.49)h(P<0.05),硬肿消退时间分别为(4.72±1.86)d和(6.56±2.36)d(P<0.01),住院天数分别为(13.25±4.41)d和(16.59±5.21)d(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右-多巴胺-速尿治疗重症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疗法.
作者:赵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ICU自1997年至1999年,采用带气囊的双极起搏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行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8例,在没有X线的引导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允孚;王凤英;郭小芙;方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β射线放射损伤后NOS和SOD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制作动物的β损伤模型,同时对NIH 3T3细胞进行β外照射,观察NOS、SOD含量的改变.结果β损伤后NOS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上升;SOD则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下降.结论β损伤后能产生自由基,但其作用效应主要在全身,自由基在受照局部皮肤组织中改变的作用不大.
作者:姜智;周迎会;徐岚;仇灏;吴士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后牙折裂是临床上常见的牙体病,其主要原因除咬(牙合)创伤、牙体结构的缺损等原因外,还与年龄、牙体治疗中操作不当、治疗后不注意调(牙合)等情况有关.现将笔者随机抽取的145例患者后牙纵折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高凯;史晓弘;孙志广;苏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心血管疾病在当今已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越加重要,本文就我院1997年8月份的全部门诊处方对其中使用的β阻滞剂、钙拮抗剂,治疗心功能不全药、利尿药、抗血栓药、调血脂药、调节脑循环药、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抗心肌缺血药、抗心率失常药等11类药进行药物利用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再手术前影像学特点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对57例腰椎间盘再手术前影像学资料作系统分析,明确腰椎管骨性增生程度,残留关节突完整性、下腰椎稳定性、神经根管大小,有无神经根病变如肿瘤、畸形,瘢痕压迫的严重程度等,据此选择相应手术方式,并与术中病理发现对照,随访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52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与手术探查结果相同,影像学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91%.手术疗效优良率为84%(48/57).结论腰椎间盘再手术前影像学特点的系统分析对术式选择具有不可缺少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步云;唐国智;张伯勋;付祖国;贾云飞;陈小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己糖激酶法、放射免疫法检测26例EH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1/(FPG×FINS)和FINS/FPG分别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和胰岛素分泌指数(IS).与26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EH患者FPG、FINS、IS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IA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氯沙坦治疗4周后,在有效降压的同时,FPG、FINS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IAI增高(P<0.05),IS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EH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高胰岛素血症并存即存在IR.氯沙坦治疗4周后,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IR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汪晓云;廖昆灵;周群;卢薇;邹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它在人口计划及个人家庭计划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人工流产也给受术者带来某些创伤,如精神上、心理上的紧张或抑郁,机体的病痛及器官的损伤等.所以选择适合于个人的流产方式,加大安全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使用口服米索前列醇,配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这一方案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勤;鲁小娜;朱水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Raloxifene(EVISTA)和利维爱(Livial)用于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32只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aloxifene组及利维爱组,每组8只,用药60天,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各组血脂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大鼠去卵巢75天后,模型组血脂已有变化,表现为TC增高,HDL-C降低,TC、LDL-C差异无显著性;两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血脂改善,但调脂结果各不相同:利维爱与Raloxifene均有降低TG、升高HDL-C的作用,前者降TC强于后者,对LDL-C无明显影响;后者升HDL-C强于前者,同时还有降低LDL-C作用;二者对TG均无明显作用;结论 大鼠去卵巢后将发生血脂紊乱,Raloxifene、利维爱均有调脂作用.
作者:黄德芳;高玉芬;吴志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例1,女,34岁,10年前曾偶然昏倒,短暂意识丧失,抽搐,在当地医院治疗,用药不详.后每年发病1~2次,并经常有四肢抽搐,每次发病前几日均兴奋,失眠,乏力,发作后有疲劳、困倦感,父母、兄妹均无此病.体检:发育正常,一般状况可,甲状腺不大,四肢、躯干未见异常;神经系统:击面试验(Chvostek征)阳性、束臂试验(Trousseou征)阳性.
作者:刘农场;霍杰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根管治疗是口腔科临床工作中重要的治疗之一,常规根管治疗程序复杂,一般疗程需要复诊多次,笔者积累多年临床经验,应用甲硝唑糊剂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慢性根尖炎,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糜玉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术后发生血管迷走性反应者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3例,以期引起注意.
作者:李茂亭;马娜;袁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早期发现急性颅脑外伤病人脑血管痉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5例急性脑外伤病人的脑血流进行TCD动态监测,结合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脑血管痉挛(CVS)对结果进行统计评估.结果 TCD结果与临床分型密切相关.急性颅脑外伤病人早期大脑中动脉流速(Vm/MCA)<120cm/s者提示预后良好;>140cm/s或<40cm/s者,预后极差.合并SAH者,CVS及脑梗塞发生均高于无SAH者.结论急性脑外伤病人的早期脑动脉血流速度与病人的并发症及预后相关.TCD是无创、安全的动态监测手段,能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作者:高恒;周新民;吴思荣;俞文华;刘希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老年人患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人数近年来不断增加,而疗效却不尽人意[1].我科从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对10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采用中药加免疫疗法,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报告如下.
作者:成燕萍;郝天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慢性病是一个群体现象,群体的疾病应该用群体的方法来防治.控制慢性病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对慢性病病人进行检出、治疗、减少并发症和对全体人群进行预防,减少发病,以及公众教育,专业人员教育和慢性病患者的教育相结合,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
作者:陈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笔者在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近2年中,曾有4例患者中途停药,其中1例患者在停药后出现明显的肝功能异常,经用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后病情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国晨;董建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由于ICU病房中的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用药复杂繁多,如无畅通静脉将会延误抢救时机.我科从1997年12月~1999年1月以来,共行中心静脉插管51例,及时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为红;罗彦丽;范瑞秀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