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群芳
目的 探讨我校在普外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方法.方法 以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中普通外科课程为研究内容,以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综合运用参与式、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突破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2013级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自我评价、教学满意度等.结果 与2013级学生相比,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0.0032)、创新能力(P=0.0068)、自我评价(P=0.0079)、教学满意度(P=0.0080)明显提高.结论 在外科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缩短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距离,为临床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
作者:李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浅析盆腔炎治疗中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1分组时利用掷骰子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利用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而对照组仅为72.41%;同时,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白介素6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降幅更明显.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盆腔炎患者通过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快速缓解炎症,减少复发,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代满荣;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88.0% 显著高于对照组64.0%,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董燕;丁永勇;陈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基于医疗聚焦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疗聚焦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疾病不确定感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自我效能感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总分、不明确维度、复发性维度、信息缺乏性维度及不可预测性维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基于医疗聚焦模式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值得应用.
作者:曹轶;孙盈;陶东霞;朱瑞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8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一给予甲硝唑,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药物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和SF-36量表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选取5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延伸护理,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84.46±4.58)分以及生命质量(80.23±5.4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75.48±6.26)分以及生命质量(72.42±2.67)分,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94.57±4.27)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82.58±4.37)分,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接受延伸护理,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作者:田凤琴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及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35/36)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26/3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背肩臂痛(1.69±0.85)分、眩晕(1.36±0.28)分、痿证候积分(1.73±0.4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21±0.62)分、(2.46±0.43)分、(2.25±0.57)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推拿治疗基础上,增加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爱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为适应临床检验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针对医学微生物学检验内容琐碎、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目前通过实践和研究,已形成了多模式教学的现状,主要包括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后者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CBL及PBL教学模式等.各种模式利、弊不同,应结合我国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各种不同层次学生共存的现状、应试教育造就的学生依赖教师的现状及国内学生明显的课堂保守学习行为的特征,灵活选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且针对其实施管理中缺乏统一标准的不足,可应用PDCA循环模式来进行教学绩效评价.
作者:范本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风患者早期功能康复中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入本院治疗的108例中风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54例.A组在早期功能康复中行优质护理,B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ADL评分高于护理前,且A组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B组为85.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中风患者行早期功能康复的同时加用优质护理可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在医学教育中引入慕课教学方式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45).实验组学生通过引入的慕课学习方法进行教学过程,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用慕课教学.教学结束后,学生统一接受考试测评和问卷调查,评估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测评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慕课教学方式引入传统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里;宫亮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8年4月间于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颅内压评价方法,评估全部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预后对比,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的剂量及时间.结果 不同方式颅内压监测,实验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甘露醇应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状况,降低甘露醇的使用时间及剂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丹;刘超轶;李庆;肖文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为2015年3月—2018年3月年,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单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50.56%(P<0.05);治疗前1周,就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而言,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降幅、增幅均大于对照组(P<0.0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8.34% 略高于对照组5.56%,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甲泼尼龙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效果理想,推荐推广.
作者:段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其在不良反应与临床指标方面与参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方胜英;杨晓琴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微视频教学模式对麻醉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5月临床专业学生200名,按数表法随机分成2组:A组实施传统PPT教学模式,B组实施微视频教学模式,比对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对2组学生进行不同的麻醉教学,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均得以提高,组间比对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教学总满意率为99.0%(99/100),比A组的90.0%(90/100)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学生课堂积极性、麻醉测试成绩均高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麻醉教学中实施微视频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值得使用.
作者:乔飞;秦婷婷;孙翔;姜红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探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12月的73例CSP患者为观察组,2016年8月—2017年1月的54例CSP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术前超声情况,以及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54例CSP患者中Ⅰ型15例,Ⅱ型27例,Ⅲ型12例;其中Ⅰ型15例和Ⅱ型5例选择方案1治疗,发生3例大出血转开腹手术;其中Ⅱ型22例和Ⅲ型12例选择方案2治疗,发生7例大出血.观察组73例CSP患者中Ⅰ型26例,Ⅱ型32例,Ⅲ型15例.同时按Adler方法进行彩色多谱勒血流信号分级判定,其中24例为少血流组选择方案1治疗,手术顺利,无大出血发生;49例为富血流组,选择方案2治疗,手术顺利,有4例大出血发生.结论 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对CSP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按分组(富血流组和少血流组)分型进行治疗的CSP患者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明显小于未分组进行治疗的CSP患者.
作者:姜川;郑远琴;姜莲;牟奇彬;张春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方温经方口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TDP红外线照射下腹部30 min以及穴位敷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次月经前10天,运用火罐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温经通络方进行药水罐治疗,隔日1次,每月5次,连续3个月,共15次.比较两组经期腹痛改善的效果.结果 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能有效地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甘晓琴;许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对于食管癌患者在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腔镜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联合麻醉下开胸手术,腔镜组实施联合麻醉下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对比两组术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年,对比两组的生存率.结果 两组的手术用时差异不显著(P>0.05),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腔镜组胸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腔镜组更低(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好,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对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淑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可视化病案库的建设及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在我院学习的实习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50人,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可视化病案库组50人,采取可视化病案库教学,观察及评价两组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可视化病案库组理论知识(94.87±2.63)分,传统组理论知识(82.71±3.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病案库组临床实践能力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可视化病案库的应用,具较高的临床教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刘涛;秦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微视频结合标准化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实习的56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名.对照组临床医学实习生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临床医学实习生则采用视频教学结合SP(standardized patient)的教学模式.观察两组临床医学实习生实践技能教学效果及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临床医学实习生各项实践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医学实习生的教学方法总满意度分别为96.43% 和78.5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教学结合SP教学能够明显提高临床实习医生各方面的实践技能,且能够获得绝大部分临床实习医生的认可,可见该教学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姜峰;杨硕;姜楠楠;班博;李春雨;孙雯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修复残根残冠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和对照组(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对比两组残根残冠修复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两组残根残冠修复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残根残冠修复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残根残冠修复后发生2例牙根折裂、1例桩核松动、1例冠松动,对照组残根残冠修复后发生3例牙根折裂、2例桩核松动、3例冠松动及4例牙龈炎反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相比,预成纤维桩治疗疗效肯定,患者获得的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张小宁;叶雨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