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种教学法在普通外科学理论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李驰

关键词:普通外科学, 参与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 PBL教学, 讨论式教学, 教学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我校在普外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方法.方法 以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中普通外科课程为研究内容,以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综合运用参与式、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突破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2013级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自我评价、教学满意度等.结果 与2013级学生相比,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0.0032)、创新能力(P=0.0068)、自我评价(P=0.0079)、教学满意度(P=0.0080)明显提高.结论 在外科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缩短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距离,为临床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则108例作为资料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0%,与对照组83.33% 比较明显更高,疗效明显更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 与对照组18.52%比较明显更低,安全性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临床指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88.0% 显著高于对照组64.0%,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董燕;丁永勇;陈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修复残根残冠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和对照组(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对比两组残根残冠修复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两组残根残冠修复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残根残冠修复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残根残冠修复后发生2例牙根折裂、1例桩核松动、1例冠松动,对照组残根残冠修复后发生3例牙根折裂、2例桩核松动、3例冠松动及4例牙龈炎反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相比,预成纤维桩治疗疗效肯定,患者获得的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张小宁;叶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将芳香化酶抑制剂运用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研究并评估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资料是2016年3—12月在本院接受妇科内分泌治疗的60例患者,依据入院单双号分组,一组30例,米非司酮治疗用于参照组,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用于实验组,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合计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值(80.00%)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合计值(10.00%)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值(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采取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展示良好临床效果,呈现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张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8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一给予甲硝唑,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药物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和SF-36量表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影响阴道分娩中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5例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00% 行阴道侧切术,其中351例(91.17%)术后正常愈合,34例(8.83%)愈合不良.34例愈合不良患者中,19例切口感染(55.88%)、9例脂肪液化(26.47%),6例切口裂开(17.65%).探讨术后正常愈合与愈合不良之间的临床资料差异,并使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切口愈合不良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愈合组合并基础疾病、缝合操作不佳、产褥期护理不当比例、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均低于愈合不良组;术前抗生素预防、侧切术角度(改良法)比例高于愈合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术前抗生素预防、侧切术角度(改良法)、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缝合操作不佳、产褥期护理不当均为影响会阴侧切伤口愈合影响因素(P<0.05).结论 应结合影响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展开综合护理措施,促进会阴切口Ⅰ期愈合,提高切口愈合率与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彭华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病例教学联合多功能模拟人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病例教学CBL(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和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病例教学(CBL)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的优劣.方法 抽取560名学生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按照不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后进行成绩检测和问卷调查,终对比两组学生成绩和对于教学方法的态度.结果 病例教学(CBL)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上均与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成绩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技术,学习兴趣的满意程度调查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例教学(CBL)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对于在未来培养出优质毕业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古孜丽努尔·吐尼亚孜;优都斯·塞都拉;沙力塔纳提·阿地力汗;包戈疆;焦明辉;杨秀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3277例儿科患者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儿科患者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277例儿科患者EB病毒4种抗体,区分不同感染阶段,分别从性别、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B病毒感染的总阳性率84.93%,急性感染率23.77%,既往感染率36.50%,感染后复发率24.66%;未感染率15.07%;女童感染率高于男童;各感染阶段与年龄存在差异,随着年龄增加,急性感染率下降,既往感染率增加,感染后复发率以4~5岁组高.结论 EB病毒在儿科患者中的感染率还是很高的,四种抗体的联合检测可区分不同的感染阶段.

    作者:潘丽艳;崔延生;晏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并采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2组患儿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插管后、拔管时心率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相比芬太尼麻醉而言,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推广应用.

    作者:杜小宜;郑荃菁;王长贺;涂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23.08%,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62%,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治疗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方温经方口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TDP红外线照射下腹部30 min以及穴位敷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次月经前10天,运用火罐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温经通络方进行药水罐治疗,隔日1次,每月5次,连续3个月,共15次.比较两组经期腹痛改善的效果.结果 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能有效地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甘晓琴;许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方式的经验与探讨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与国际接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纳入临床教育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培训.本文就眼科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经验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方式.

    作者:苗培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浅析盆腔炎治疗中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1分组时利用掷骰子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利用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而对照组仅为72.41%;同时,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白介素6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降幅更明显.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盆腔炎患者通过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快速缓解炎症,减少复发,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代满荣;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民营医院医师培训体系研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民营医院对医师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加强对医院医师的培训,对提高医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医师归属感,促进医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民营医院培训普遍存在培训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内容单一,方式简单,缺乏深层次开发;缺乏培训效果评价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结合民营医院医师的实际情况搭建培训需求模型,设计培训效果评估操作步骤等方法,探讨如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民营医院医师培训体系,以提高医师的整体服务能力,为民营医院经营者提供建议.

    作者:黄苑清;杨鑫;邓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首次剖宫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首次剖宫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二次剖宫产,按产妇首次剖宫产手术腹壁切口类型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应用腹壁横向切口),观察组46例(应用腹壁纵向切口),观察两组手术情况,评估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开腹时间以及胎儿娩出时间较观察组均较长,术中出血量也更多,观察组手术情况更好(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7.39%,观察组则为4.3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采取腹壁纵切口术式能减少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以及开腹时间,胎儿窒息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贺明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3-2017年辽宁省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对2013-2017年辽宁省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状况进行分析,为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2013-2017年在辽宁省某地区医院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MP-IgM,并对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MP-IgM检出阳性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5年间,每年呼吸道感染就诊病例的MP-IgM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4%、10.06%、5.45%、7.87% 和19.13%.2013年MP-IgM抗体阳性率全年基本保持在10%以下,从2016年10月起到2017年全年,MP-IgM抗体阳性率均在10% 以上.9~16岁门诊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14.04%,264/1880),其次为0~8岁(11.51%,1294/11247),55岁以上的门诊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低(3.39%,47/1386).结论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在辽宁省某地区全年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4~8月份阳性率低,12月高,秋冬季为高流行季节,2017年全年高流行,7月低,这可能与辽宁省的气候特点相关,具体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提示在辽宁,需要秋冬季做好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富江;田振红;郭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选择8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开腹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与观察组(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等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98%)明显比对照组(25.58%)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与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王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一次性透析护理包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 分析一次性透析护理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依据操作方法的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传统上下机操作的45例透析患者为参照组,实施一次性透析护理包的45例透析患者为研究组,后对应用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 比对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准备时间、上机时间、下机时间),研究组短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对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比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研究组(97.7%)较比参照组(84.5%)更高,两组数据比对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一次性透析护理包不仅可以将操作时间缩短,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显著提升,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刘发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多种教学法在普通外科学理论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 探讨我校在普外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方法.方法 以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中普通外科课程为研究内容,以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综合运用参与式、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突破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2013级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自我评价、教学满意度等.结果 与2013级学生相比,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0.0032)、创新能力(P=0.0068)、自我评价(P=0.0079)、教学满意度(P=0.0080)明显提高.结论 在外科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缩短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距离,为临床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

    作者:李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多索茶碱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多索茶碱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治疗肺气肿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科接收的由肺气肿引起的呼吸衰竭40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两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的为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分析治疗疗效;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肺功能、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疗效为95.0%,RR(18.12±3.14)(次/min)、MAP(78.45±2.28)mmHg,FVC为(1.65±0.26)L,PaO2为(8.51±1.47)kPa;PaCO2(6.83±0.51)kPa;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由肺气肿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多索茶碱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刘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