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杜小宜;郑荃菁;王长贺;涂刚

关键词: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芬太尼, 瑞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并采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2组患儿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插管后、拔管时心率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相比芬太尼麻醉而言,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推广应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和研究循证护理对早期异位妊娠采用保守治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因异位妊娠收治的96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用循证护理,一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临床效果及负性情绪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中患者治疗依从性普遍更高,B超检测无异常率、血 β-HCG定量检测回归正常率,负性情绪评分等各项数据较对照组比较更为优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使用.

    作者:杨庆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其在不良反应与临床指标方面与参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方胜英;杨晓琴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VBI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影响.方法 7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VBI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

    作者:陈泳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50)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n=50)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钠肽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00%/34.00% 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避免医源性损伤,改善患者氧合功能.

    作者:肖明艳;王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关怀素养培育对提高门急诊服务能力研究

    目的 探讨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对提高门急诊护士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为门急诊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观察组时间段为门急诊护理人员接受关怀素养培育及考核教育模式后运行阶段.对比两组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以及两个时间段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考核结果.结果 观察组时间段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急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共情反应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考核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门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门急诊护理人员综合服务能力.

    作者:陈欢;吴兴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选择8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开腹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与观察组(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等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98%)明显比对照组(25.58%)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与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王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基于医疗聚焦模式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究与分析基于医疗聚焦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疗聚焦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疾病不确定感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自我效能感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总分、不明确维度、复发性维度、信息缺乏性维度及不可预测性维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基于医疗聚焦模式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值得应用.

    作者:曹轶;孙盈;陶东霞;朱瑞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运用品管圈手法分析探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完善手术室标本的规范管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取的205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期间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善,与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323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于2016年10月1日对手术标本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标本无专人管理、标本容器选择不当、标本交接不规范、标本信息填写不全、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漏登记等现象均较品管圈活动前有明显降低,缺陷发生率由改善前的3.01% 下降为改善后的0.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手法改善手术标本的送检流程及标本管理制度,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标本管理质量,大幅降低了标本的缺陷率,规范了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

    作者:刘瑛;田书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浅析盆腔炎治疗中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1分组时利用掷骰子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利用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而对照组仅为72.41%;同时,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白介素6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降幅更明显.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盆腔炎患者通过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快速缓解炎症,减少复发,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代满荣;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8年4月间于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颅内压评价方法,评估全部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预后对比,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的剂量及时间.结果 不同方式颅内压监测,实验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甘露醇应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状况,降低甘露醇的使用时间及剂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丹;刘超轶;李庆;肖文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此现象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突出.明确及了解T2DM和NAFLD之间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二者经常共存,胰岛素抵抗是联系二者之间的纽带,并使疾病走向不良的结局.目前尚无特效方法针对此方面治疗,控制体重是主要治疗方法,TZDS、GLP-1、他汀类等药物及减重手术可缓解疾病的进展.本文根据T2DM合并NAFLD的病理生理联系、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手段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川;李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影响阴道分娩中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5例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00% 行阴道侧切术,其中351例(91.17%)术后正常愈合,34例(8.83%)愈合不良.34例愈合不良患者中,19例切口感染(55.88%)、9例脂肪液化(26.47%),6例切口裂开(17.65%).探讨术后正常愈合与愈合不良之间的临床资料差异,并使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切口愈合不良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愈合组合并基础疾病、缝合操作不佳、产褥期护理不当比例、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均低于愈合不良组;术前抗生素预防、侧切术角度(改良法)比例高于愈合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术前抗生素预防、侧切术角度(改良法)、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缝合操作不佳、产褥期护理不当均为影响会阴侧切伤口愈合影响因素(P<0.05).结论 应结合影响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展开综合护理措施,促进会阴切口Ⅰ期愈合,提高切口愈合率与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彭华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治疗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方温经方口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TDP红外线照射下腹部30 min以及穴位敷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次月经前10天,运用火罐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温经通络方进行药水罐治疗,隔日1次,每月5次,连续3个月,共15次.比较两组经期腹痛改善的效果.结果 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能有效地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甘晓琴;许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23.08%,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62%,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修复残根残冠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和对照组(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对比两组残根残冠修复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两组残根残冠修复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残根残冠修复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残根残冠修复后发生2例牙根折裂、1例桩核松动、1例冠松动,对照组残根残冠修复后发生3例牙根折裂、2例桩核松动、3例冠松动及4例牙龈炎反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相比,预成纤维桩治疗疗效肯定,患者获得的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张小宁;叶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手术室细节护理.将两组护理质量、安全指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仪器设备管理、巡回护士配合技能、手术室器械准备、消毒隔离及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均较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评分、护理综合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技能,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朱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则108例作为资料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0%,与对照组83.33% 比较明显更高,疗效明显更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 与对照组18.52%比较明显更低,安全性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临床指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移动互联网时代医院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研究

    图书馆是医院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图书馆的建设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之下,经费短缺、软硬件设施更新慢、馆藏资源数量少、种类不够齐全而且知识的更新跟不上行业的变化.为了推动医院图书馆的建设,让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发挥支持医院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实现医院图书馆数字阅读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医院图书馆建设现状,讨论图书馆在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分析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推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创新医院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路径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作者:王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肉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培训应用多元化教学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进修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术的整形外科医生共2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结果 20名整形外科医生的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P<0.05).结论 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巧培训作为近年来临床前沿技术,注意点及技术要求极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综合条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施以精细化操作.国内对临床医师开展新型技术传授教学模式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巧培训中采取多元化教学,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理论及技能掌握水平,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在教学中广泛使用.

    作者:薛旦;蔡华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1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患,分为中西医组以及西医组,其中西医组只予以西医用药治疗,中西医组则增加中医治疗手段.结果中西医组患者T、LH等指标水平在治疗后优于西医组;中西医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与西医组相比更高;中西医组患者的妊娠率高于西医组,组间对比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卵巢综合征病患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标本兼顾,既保障治疗效果,还可提高妊娠率.

    作者:宋传鹏;李天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