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方式的经验与探讨

苗培建

关键词:眼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 培训, 临床, 带教方式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与国际接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纳入临床教育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培训.本文就眼科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经验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方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抗菌素联合CT检查在布氏杆菌病并发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抗菌素联合辅助CT检查在布氏杆菌病并发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布氏杆菌病并发骨性关节炎疾病治疗的142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71例为对照组,后7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素治疗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辅助CT检查模式,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施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4.5%(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7.3%,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0.4%(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8.5%(P<0.05).结论 在布氏杆菌病并发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采用抗菌素联合辅助CT检查,能够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陈瑞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失语程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失语程度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失语程度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脑梗死运动型失语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语言功能.

    作者:刘书翠;王红花;蔡静;许红霞;吴彩霞;武晓桐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关怀素养培育对提高门急诊服务能力研究

    目的 探讨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对提高门急诊护士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为门急诊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观察组时间段为门急诊护理人员接受关怀素养培育及考核教育模式后运行阶段.对比两组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以及两个时间段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考核结果.结果 观察组时间段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急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共情反应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考核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门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门急诊护理人员综合服务能力.

    作者:陈欢;吴兴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可视化病案库的建设及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可视化病案库的建设及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在我院学习的实习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50人,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可视化病案库组50人,采取可视化病案库教学,观察及评价两组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可视化病案库组理论知识(94.87±2.63)分,传统组理论知识(82.71±3.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病案库组临床实践能力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可视化病案库的应用,具较高的临床教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刘涛;秦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探讨早期护理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目的 总结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347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并分为两组,对照组(173例)接受常规护理,分析组(174例)在基础护理上展开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11.49%)明显低于对照组(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出生3 d、出生1周、出生2周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早产儿中具有必要性,可以减少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国仙;骆凤意;黄婉婷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人本位整体护理在新生儿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新生儿病房管理中应用人本位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2017年各160例患儿进行调查,每月1次对护理部质量检查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护士的各项指标与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护理质量包括: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宣教知晓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护士的评估指标:护理考核合格率,并将其与2016年1整年进行比较.结果 2017年患者满意度为95.00%,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5.63%,护理考核合格率为94.37%,显著高于2016年,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与2016年(6.25%)比较显著降低,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本位整体护理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充分实现了全面、连续护理,一定程度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春容;金显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头痛、发热等观察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50% 与对照组84.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安全可靠,有效性高,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伟;王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1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患,分为中西医组以及西医组,其中西医组只予以西医用药治疗,中西医组则增加中医治疗手段.结果中西医组患者T、LH等指标水平在治疗后优于西医组;中西医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与西医组相比更高;中西医组患者的妊娠率高于西医组,组间对比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卵巢综合征病患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标本兼顾,既保障治疗效果,还可提高妊娠率.

    作者:宋传鹏;李天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3277例儿科患者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儿科患者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277例儿科患者EB病毒4种抗体,区分不同感染阶段,分别从性别、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B病毒感染的总阳性率84.93%,急性感染率23.77%,既往感染率36.50%,感染后复发率24.66%;未感染率15.07%;女童感染率高于男童;各感染阶段与年龄存在差异,随着年龄增加,急性感染率下降,既往感染率增加,感染后复发率以4~5岁组高.结论 EB病毒在儿科患者中的感染率还是很高的,四种抗体的联合检测可区分不同的感染阶段.

    作者:潘丽艳;崔延生;晏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运用品管圈手法分析探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完善手术室标本的规范管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取的205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期间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善,与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323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于2016年10月1日对手术标本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标本无专人管理、标本容器选择不当、标本交接不规范、标本信息填写不全、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漏登记等现象均较品管圈活动前有明显降低,缺陷发生率由改善前的3.01% 下降为改善后的0.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手法改善手术标本的送检流程及标本管理制度,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标本管理质量,大幅降低了标本的缺陷率,规范了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

    作者:刘瑛;田书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并采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2组患儿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插管后、拔管时心率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相比芬太尼麻醉而言,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推广应用.

    作者:杜小宜;郑荃菁;王长贺;涂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选择8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开腹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与观察组(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等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98%)明显比对照组(25.58%)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与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王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手术室细节护理.将两组护理质量、安全指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仪器设备管理、巡回护士配合技能、手术室器械准备、消毒隔离及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均较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评分、护理综合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技能,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朱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微视频结合标准化教学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并分析微视频结合标准化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实习的56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名.对照组临床医学实习生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临床医学实习生则采用视频教学结合SP(standardized patient)的教学模式.观察两组临床医学实习生实践技能教学效果及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临床医学实习生各项实践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医学实习生的教学方法总满意度分别为96.43% 和78.5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教学结合SP教学能够明显提高临床实习医生各方面的实践技能,且能够获得绝大部分临床实习医生的认可,可见该教学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姜峰;杨硕;姜楠楠;班博;李春雨;孙雯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PBL在院内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以问题为向导的教学法(PBL)在院内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7例院内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9例(2016年7月-2017年7月)运用PBL教学法,对照组28例(2015年7月-2016年6月)运用以授课为向导的教学法(LBL),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培训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提高院内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提高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作者:罗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首次剖宫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首次剖宫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二次剖宫产,按产妇首次剖宫产手术腹壁切口类型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应用腹壁横向切口),观察组46例(应用腹壁纵向切口),观察两组手术情况,评估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开腹时间以及胎儿娩出时间较观察组均较长,术中出血量也更多,观察组手术情况更好(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7.39%,观察组则为4.3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采取腹壁纵切口术式能减少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以及开腹时间,胎儿窒息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贺明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和研究循证护理对早期异位妊娠采用保守治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因异位妊娠收治的96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用循证护理,一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临床效果及负性情绪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中患者治疗依从性普遍更高,B超检测无异常率、血 β-HCG定量检测回归正常率,负性情绪评分等各项数据较对照组比较更为优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使用.

    作者:杨庆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80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n=40)阴道分娩,对照组(n=40)剖宫产分娩,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子宫恢复不良、严重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较为安全,但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应根据剖宫产指征和阴道试产指征选择,以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吕秋红;董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包括住院环境、护理技能、护患沟通和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环境、护理技能、护患沟通和护理态度的评分都优于常规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小儿康复护理中运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的改善住院的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以及家属间的沟通交流,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万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个性化目标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性化目标教学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166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个性化目标管理教学和传统带教法对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82)进行神经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对比目标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专科理论、综合应用、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出科成绩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以及师生沟通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目标管理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了解在神经外科实习的内容、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巩固、提高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教师的带教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林叶;卢桂花;马海清;麦惠;廖侦林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