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目标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林叶;卢桂花;马海清;麦惠;廖侦林

关键词:个性化目标管理, 实习带教, 护理, 神经外科, 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目标教学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166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个性化目标管理教学和传统带教法对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82)进行神经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对比目标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专科理论、综合应用、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出科成绩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以及师生沟通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目标管理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了解在神经外科实习的内容、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巩固、提高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教师的带教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则108例作为资料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0%,与对照组83.33% 比较明显更高,疗效明显更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 与对照组18.52%比较明显更低,安全性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临床指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肉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培训应用多元化教学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进修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术的整形外科医生共2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结果 20名整形外科医生的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P<0.05).结论 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巧培训作为近年来临床前沿技术,注意点及技术要求极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综合条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施以精细化操作.国内对临床医师开展新型技术传授教学模式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巧培训中采取多元化教学,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理论及技能掌握水平,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在教学中广泛使用.

    作者:薛旦;蔡华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民营医院医师培训体系研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民营医院对医师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加强对医院医师的培训,对提高医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医师归属感,促进医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民营医院培训普遍存在培训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内容单一,方式简单,缺乏深层次开发;缺乏培训效果评价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结合民营医院医师的实际情况搭建培训需求模型,设计培训效果评估操作步骤等方法,探讨如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民营医院医师培训体系,以提高医师的整体服务能力,为民营医院经营者提供建议.

    作者:黄苑清;杨鑫;邓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病例教学联合多功能模拟人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病例教学CBL(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和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病例教学(CBL)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的优劣.方法 抽取560名学生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按照不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后进行成绩检测和问卷调查,终对比两组学生成绩和对于教学方法的态度.结果 病例教学(CBL)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上均与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成绩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技术,学习兴趣的满意程度调查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例教学(CBL)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对于在未来培养出优质毕业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古孜丽努尔·吐尼亚孜;优都斯·塞都拉;沙力塔纳提·阿地力汗;包戈疆;焦明辉;杨秀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对于食管癌患者在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腔镜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联合麻醉下开胸手术,腔镜组实施联合麻醉下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对比两组术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年,对比两组的生存率.结果 两组的手术用时差异不显著(P>0.05),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腔镜组胸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腔镜组更低(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好,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对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淑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微视频教学模式对麻醉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微视频教学模式对麻醉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5月临床专业学生200名,按数表法随机分成2组:A组实施传统PPT教学模式,B组实施微视频教学模式,比对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对2组学生进行不同的麻醉教学,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均得以提高,组间比对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教学总满意率为99.0%(99/100),比A组的90.0%(90/100)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学生课堂积极性、麻醉测试成绩均高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麻醉教学中实施微视频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值得使用.

    作者:乔飞;秦婷婷;孙翔;姜红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80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n=40)阴道分娩,对照组(n=40)剖宫产分娩,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子宫恢复不良、严重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较为安全,但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应根据剖宫产指征和阴道试产指征选择,以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吕秋红;董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手术室细节护理.将两组护理质量、安全指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仪器设备管理、巡回护士配合技能、手术室器械准备、消毒隔离及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均较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评分、护理综合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技能,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朱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首次剖宫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首次剖宫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二次剖宫产,按产妇首次剖宫产手术腹壁切口类型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应用腹壁横向切口),观察组46例(应用腹壁纵向切口),观察两组手术情况,评估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开腹时间以及胎儿娩出时间较观察组均较长,术中出血量也更多,观察组手术情况更好(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7.39%,观察组则为4.3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采取腹壁纵切口术式能减少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以及开腹时间,胎儿窒息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贺明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微视频结合标准化教学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并分析微视频结合标准化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实习的56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名.对照组临床医学实习生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临床医学实习生则采用视频教学结合SP(standardized patient)的教学模式.观察两组临床医学实习生实践技能教学效果及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临床医学实习生各项实践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医学实习生的教学方法总满意度分别为96.43% 和78.5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教学结合SP教学能够明显提高临床实习医生各方面的实践技能,且能够获得绝大部分临床实习医生的认可,可见该教学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姜峰;杨硕;姜楠楠;班博;李春雨;孙雯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其在不良反应与临床指标方面与参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方胜英;杨晓琴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目的 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探究.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退烧时间、咳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效果确切,患儿身体恢复时间短,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作者:郑申健;胡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1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患,分为中西医组以及西医组,其中西医组只予以西医用药治疗,中西医组则增加中医治疗手段.结果中西医组患者T、LH等指标水平在治疗后优于西医组;中西医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与西医组相比更高;中西医组患者的妊娠率高于西医组,组间对比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卵巢综合征病患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标本兼顾,既保障治疗效果,还可提高妊娠率.

    作者:宋传鹏;李天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将芳香化酶抑制剂运用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研究并评估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资料是2016年3—12月在本院接受妇科内分泌治疗的60例患者,依据入院单双号分组,一组30例,米非司酮治疗用于参照组,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用于实验组,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合计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值(80.00%)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合计值(10.00%)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值(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采取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展示良好临床效果,呈现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张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关怀素养培育对提高门急诊服务能力研究

    目的 探讨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对提高门急诊护士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为门急诊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观察组时间段为门急诊护理人员接受关怀素养培育及考核教育模式后运行阶段.对比两组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以及两个时间段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考核结果.结果 观察组时间段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急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共情反应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考核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门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门急诊护理人员综合服务能力.

    作者:陈欢;吴兴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运用品管圈手法分析探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完善手术室标本的规范管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取的205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期间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善,与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323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于2016年10月1日对手术标本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标本无专人管理、标本容器选择不当、标本交接不规范、标本信息填写不全、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漏登记等现象均较品管圈活动前有明显降低,缺陷发生率由改善前的3.01% 下降为改善后的0.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手法改善手术标本的送检流程及标本管理制度,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标本管理质量,大幅降低了标本的缺陷率,规范了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

    作者:刘瑛;田书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包括住院环境、护理技能、护患沟通和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环境、护理技能、护患沟通和护理态度的评分都优于常规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小儿康复护理中运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的改善住院的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以及家属间的沟通交流,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万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方式的经验与探讨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与国际接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纳入临床教育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培训.本文就眼科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经验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方式.

    作者:苗培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23.08%,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62%,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此现象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突出.明确及了解T2DM和NAFLD之间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二者经常共存,胰岛素抵抗是联系二者之间的纽带,并使疾病走向不良的结局.目前尚无特效方法针对此方面治疗,控制体重是主要治疗方法,TZDS、GLP-1、他汀类等药物及减重手术可缓解疾病的进展.本文根据T2DM合并NAFLD的病理生理联系、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手段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川;李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