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民营医院医师培训体系研究

黄苑清;杨鑫;邓砚

关键词:民营医院, 医师培训体系, 岗位胜任力, 培训机制, 培训需求, 培训效果评估
摘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民营医院对医师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加强对医院医师的培训,对提高医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医师归属感,促进医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民营医院培训普遍存在培训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内容单一,方式简单,缺乏深层次开发;缺乏培训效果评价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结合民营医院医师的实际情况搭建培训需求模型,设计培训效果评估操作步骤等方法,探讨如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民营医院医师培训体系,以提高医师的整体服务能力,为民营医院经营者提供建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治疗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方温经方口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TDP红外线照射下腹部30 min以及穴位敷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次月经前10天,运用火罐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温经通络方进行药水罐治疗,隔日1次,每月5次,连续3个月,共15次.比较两组经期腹痛改善的效果.结果 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药水罐联合温经通络方,能有效地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甘晓琴;许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修复残根残冠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和对照组(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对比两组残根残冠修复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两组残根残冠修复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残根残冠修复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残根残冠修复后发生2例牙根折裂、1例桩核松动、1例冠松动,对照组残根残冠修复后发生3例牙根折裂、2例桩核松动、3例冠松动及4例牙龈炎反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相比,预成纤维桩治疗疗效肯定,患者获得的咬牙合力及咀嚼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张小宁;叶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此现象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突出.明确及了解T2DM和NAFLD之间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二者经常共存,胰岛素抵抗是联系二者之间的纽带,并使疾病走向不良的结局.目前尚无特效方法针对此方面治疗,控制体重是主要治疗方法,TZDS、GLP-1、他汀类等药物及减重手术可缓解疾病的进展.本文根据T2DM合并NAFLD的病理生理联系、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手段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川;李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肉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培训应用多元化教学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进修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术的整形外科医生共2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结果 20名整形外科医生的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P<0.05).结论 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巧培训作为近年来临床前沿技术,注意点及技术要求极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综合条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施以精细化操作.国内对临床医师开展新型技术传授教学模式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肉毒毒素联合玻尿酸注射技巧培训中采取多元化教学,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理论及技能掌握水平,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在教学中广泛使用.

    作者:薛旦;蔡华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医学微生物检验多模式教学现状分析

    为适应临床检验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针对医学微生物学检验内容琐碎、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目前通过实践和研究,已形成了多模式教学的现状,主要包括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后者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CBL及PBL教学模式等.各种模式利、弊不同,应结合我国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各种不同层次学生共存的现状、应试教育造就的学生依赖教师的现状及国内学生明显的课堂保守学习行为的特征,灵活选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且针对其实施管理中缺乏统一标准的不足,可应用PDCA循环模式来进行教学绩效评价.

    作者:范本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则108例作为资料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0%,与对照组83.33% 比较明显更高,疗效明显更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 与对照组18.52%比较明显更低,安全性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临床指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直立床训练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直立床训练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患者的疗效.方法 48例SAP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直立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CPIS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85、5.392,P值均<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CPIS为(2.17±1.66)分,低于对照组(4.25±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346,P值<0.05);干预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102,P值<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SAP患者直立床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8年4月间于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颅内压评价方法,评估全部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预后对比,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的剂量及时间.结果 不同方式颅内压监测,实验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甘露醇应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状况,降低甘露醇的使用时间及剂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丹;刘超轶;李庆;肖文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浅析盆腔炎治疗中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1分组时利用掷骰子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利用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而对照组仅为72.41%;同时,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白介素6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降幅更明显.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盆腔炎患者通过补气活血方保留灌肠配合超声介入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快速缓解炎症,减少复发,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代满荣;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基于医疗聚焦模式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究与分析基于医疗聚焦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疗聚焦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疾病不确定感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自我效能感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总分、不明确维度、复发性维度、信息缺乏性维度及不可预测性维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基于医疗聚焦模式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值得应用.

    作者:曹轶;孙盈;陶东霞;朱瑞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运用品管圈手法分析探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完善手术室标本的规范管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取的205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期间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善,与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323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于2016年10月1日对手术标本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标本无专人管理、标本容器选择不当、标本交接不规范、标本信息填写不全、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漏登记等现象均较品管圈活动前有明显降低,缺陷发生率由改善前的3.01% 下降为改善后的0.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手法改善手术标本的送检流程及标本管理制度,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标本管理质量,大幅降低了标本的缺陷率,规范了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

    作者:刘瑛;田书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方式的经验与探讨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与国际接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纳入临床教育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培训.本文就眼科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经验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方式.

    作者:苗培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民营医院医师培训体系研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民营医院对医师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加强对医院医师的培训,对提高医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医师归属感,促进医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民营医院培训普遍存在培训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内容单一,方式简单,缺乏深层次开发;缺乏培训效果评价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结合民营医院医师的实际情况搭建培训需求模型,设计培训效果评估操作步骤等方法,探讨如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民营医院医师培训体系,以提高医师的整体服务能力,为民营医院经营者提供建议.

    作者:黄苑清;杨鑫;邓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CBL,PBL及Seminar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在MRI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ase Based Learing,CBL)基础上,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ing,PBL)并与研讨会(Seminar)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实验组(n=2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CBL,PBL及Seminar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示立体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5).结论CBL,PBL及Seminar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影像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妹玲;刘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关怀素养培育对提高门急诊服务能力研究

    目的 探讨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对提高门急诊护士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为门急诊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观察组时间段为门急诊护理人员接受关怀素养培育及考核教育模式后运行阶段.对比两组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以及两个时间段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考核结果.结果 观察组时间段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急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共情反应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考核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门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门急诊护理人员综合服务能力.

    作者:陈欢;吴兴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8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一给予甲硝唑,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药物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和SF-36量表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定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92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6例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治疗情况、血清炎性因子.结果试验组感染控制时间、血糖达标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胰岛素日用量、PCT、CRP、WBC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采纳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王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所有患者由骨穿结果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对就医整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差异,研究组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就医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作者:樊巧鹰;张婉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目的 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探究.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退烧时间、咳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效果确切,患儿身体恢复时间短,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作者:郑申健;胡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多种教学法在普通外科学理论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 探讨我校在普外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方法.方法 以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中普通外科课程为研究内容,以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综合运用参与式、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突破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2013级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自我评价、教学满意度等.结果 与2013级学生相比,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0.0032)、创新能力(P=0.0068)、自我评价(P=0.0079)、教学满意度(P=0.0080)明显提高.结论 在外科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缩短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距离,为临床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

    作者:李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