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77例儿科患者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潘丽艳;崔延生;晏燕

关键词:EB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儿童, 感染, 血清, 抗体
摘要:目的 了解儿科患者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277例儿科患者EB病毒4种抗体,区分不同感染阶段,分别从性别、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B病毒感染的总阳性率84.93%,急性感染率23.77%,既往感染率36.50%,感染后复发率24.66%;未感染率15.07%;女童感染率高于男童;各感染阶段与年龄存在差异,随着年龄增加,急性感染率下降,既往感染率增加,感染后复发率以4~5岁组高.结论 EB病毒在儿科患者中的感染率还是很高的,四种抗体的联合检测可区分不同的感染阶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8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一给予甲硝唑,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药物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和SF-36量表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选择8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开腹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与观察组(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等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98%)明显比对照组(25.58%)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与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王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3277例儿科患者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儿科患者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277例儿科患者EB病毒4种抗体,区分不同感染阶段,分别从性别、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B病毒感染的总阳性率84.93%,急性感染率23.77%,既往感染率36.50%,感染后复发率24.66%;未感染率15.07%;女童感染率高于男童;各感染阶段与年龄存在差异,随着年龄增加,急性感染率下降,既往感染率增加,感染后复发率以4~5岁组高.结论 EB病毒在儿科患者中的感染率还是很高的,四种抗体的联合检测可区分不同的感染阶段.

    作者:潘丽艳;崔延生;晏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3-2017年辽宁省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对2013-2017年辽宁省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状况进行分析,为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2013-2017年在辽宁省某地区医院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MP-IgM,并对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MP-IgM检出阳性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5年间,每年呼吸道感染就诊病例的MP-IgM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4%、10.06%、5.45%、7.87% 和19.13%.2013年MP-IgM抗体阳性率全年基本保持在10%以下,从2016年10月起到2017年全年,MP-IgM抗体阳性率均在10% 以上.9~16岁门诊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14.04%,264/1880),其次为0~8岁(11.51%,1294/11247),55岁以上的门诊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低(3.39%,47/1386).结论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在辽宁省某地区全年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4~8月份阳性率低,12月高,秋冬季为高流行季节,2017年全年高流行,7月低,这可能与辽宁省的气候特点相关,具体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提示在辽宁,需要秋冬季做好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富江;田振红;郭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可视化病案库的建设及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可视化病案库的建设及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在我院学习的实习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50人,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可视化病案库组50人,采取可视化病案库教学,观察及评价两组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可视化病案库组理论知识(94.87±2.63)分,传统组理论知识(82.71±3.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病案库组临床实践能力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可视化病案库的应用,具较高的临床教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刘涛;秦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慕课在内科风湿免疫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在医学教育中引入慕课教学方式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45).实验组学生通过引入的慕课学习方法进行教学过程,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用慕课教学.教学结束后,学生统一接受考试测评和问卷调查,评估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测评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慕课教学方式引入传统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里;宫亮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科研成果奖励申报和归档管理工作的举措

    实施科研成果奖励,既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科研工作业绩的肯定和激励,同时在加强和促进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以及推动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院科研成果档案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人员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对医院科研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实用价值鉴定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就强化科研意识、加强科研成果奖励申报管理和提高成果档案管理水平等方面采取举措和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医院科研成果奖励申报和归档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作者:潘晓辉;杜丽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50)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n=50)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钠肽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00%/34.00% 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避免医源性损伤,改善患者氧合功能.

    作者:肖明艳;王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运用品管圈手法分析探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完善手术室标本的规范管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取的205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期间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善,与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3230例手术病理标本送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于2016年10月1日对手术标本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标本无专人管理、标本容器选择不当、标本交接不规范、标本信息填写不全、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漏登记等现象均较品管圈活动前有明显降低,缺陷发生率由改善前的3.01% 下降为改善后的0.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手法改善手术标本的送检流程及标本管理制度,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标本管理质量,大幅降低了标本的缺陷率,规范了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

    作者:刘瑛;田书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并采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2组患儿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插管后、拔管时心率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相比芬太尼麻醉而言,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推广应用.

    作者:杜小宜;郑荃菁;王长贺;涂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CBL,PBL及Seminar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在MRI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ase Based Learing,CBL)基础上,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ing,PBL)并与研讨会(Seminar)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实验组(n=2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CBL,PBL及Seminar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示立体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5).结论CBL,PBL及Seminar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影像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妹玲;刘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人本位整体护理在新生儿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新生儿病房管理中应用人本位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2017年各160例患儿进行调查,每月1次对护理部质量检查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护士的各项指标与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护理质量包括: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宣教知晓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护士的评估指标:护理考核合格率,并将其与2016年1整年进行比较.结果 2017年患者满意度为95.00%,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5.63%,护理考核合格率为94.37%,显著高于2016年,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与2016年(6.25%)比较显著降低,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本位整体护理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充分实现了全面、连续护理,一定程度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春容;金显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方式的经验与探讨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与国际接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纳入临床教育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培训.本文就眼科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经验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方式.

    作者:苗培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8年4月间于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颅内压评价方法,评估全部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预后对比,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的剂量及时间.结果 不同方式颅内压监测,实验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甘露醇应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状况,降低甘露醇的使用时间及剂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丹;刘超轶;李庆;肖文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抗菌素联合CT检查在布氏杆菌病并发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抗菌素联合辅助CT检查在布氏杆菌病并发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布氏杆菌病并发骨性关节炎疾病治疗的142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71例为对照组,后7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素治疗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辅助CT检查模式,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施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4.5%(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7.3%,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0.4%(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8.5%(P<0.05).结论 在布氏杆菌病并发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采用抗菌素联合辅助CT检查,能够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陈瑞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甲泼尼龙、他克莫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为2015年3月—2018年3月年,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单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50.56%(P<0.05);治疗前1周,就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而言,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降幅、增幅均大于对照组(P<0.0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8.34% 略高于对照组5.56%,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甲泼尼龙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效果理想,推荐推广.

    作者:段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影响阴道分娩中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5例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00% 行阴道侧切术,其中351例(91.17%)术后正常愈合,34例(8.83%)愈合不良.34例愈合不良患者中,19例切口感染(55.88%)、9例脂肪液化(26.47%),6例切口裂开(17.65%).探讨术后正常愈合与愈合不良之间的临床资料差异,并使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切口愈合不良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愈合组合并基础疾病、缝合操作不佳、产褥期护理不当比例、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均低于愈合不良组;术前抗生素预防、侧切术角度(改良法)比例高于愈合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术前抗生素预防、侧切术角度(改良法)、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缝合操作不佳、产褥期护理不当均为影响会阴侧切伤口愈合影响因素(P<0.05).结论 应结合影响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展开综合护理措施,促进会阴切口Ⅰ期愈合,提高切口愈合率与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彭华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将芳香化酶抑制剂运用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研究并评估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资料是2016年3—12月在本院接受妇科内分泌治疗的60例患者,依据入院单双号分组,一组30例,米非司酮治疗用于参照组,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用于实验组,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合计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值(80.00%)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合计值(10.00%)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值(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采取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展示良好临床效果,呈现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张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头痛、发热等观察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50% 与对照组84.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安全可靠,有效性高,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伟;王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利用微信提升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质量的思考

    目的 探讨利用微信提升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质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某医学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实习的学生,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的护理带教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信平台辅助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实习成绩和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护理知识理论成绩、护理技能实践操作成绩以及总成绩分数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为68.0%,研究组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为96.0%(P<0.05).结论 对护理专业的实习生在常规护理带教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微信平台,能够提高带教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群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