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对改善心血管内科急诊患者滞留时间的效果分析

刘晓红

关键词:品管圈, 急诊滞留, 流程
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在解决心血管内科急诊住院患者滞留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急诊滞留患者常见因素,实施品管圈管理入院难的各个环节,制定科室间住院患者收治交接工作流程及细节.对实施品管圈前后我科急诊住院患者滞留时间及急诊收治患者人数等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急诊待床时间由实施前(66.39±13.20)小时,减少为(31.80±6.30)小时,急诊收治人数、出院人数较实施前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患者住院管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上增强了医护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开展护理工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开展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体现了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万磊;陈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索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昼夜节律的影响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12日—2016年3月12日我院慢性心力衰竭100例患者,抽签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比索洛尔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DD(48.39±2.54)mm、LVESD(30.52±1.16)mm、LVEF(56.12±5.54)%、 日间心率(72.15±2.13)次/min,均高于对照组,夜间心率(61.45±2.38)次/min、醛固酮(0.15±0.12)μg/L、 肾上腺素(72.15±1.65)ng/L、NE(236.89±9.85)ng/L、AngⅡ(72.15±5.69)ng/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率昼夜节律性.

    作者:詹龙亮;李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比较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骨科的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化随机法,将其随机分为DHS组(28例)和ALP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 ALP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组的骨性愈合时间也少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组的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DHS比较,ALP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及术后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性三甲医院手术前患者诊疗流程重组的探讨与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科室(术前)诊疗流程重组方案及对策,达到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就诊全程时间更短、诊疗行为更规范、诊疗效率更高的目的.方法 对我院手术患者(术前)诊疗流程通过问卷调查,确定诊疗流程中的瓶颈环节,对瓶颈环节的产生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对手术科室(术前)诊疗流程重组,整体满意度高于建立前.结论 手术科室术前患者诊疗流程重组,可以提高术前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诊疗效率.

    作者:梁姣;王晓娟;孙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护理对脑梗死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70例已出院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延续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好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促进护理质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璐;李明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医院图书馆提升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 探讨医院图书馆对提升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措施和效用.方法 2012—2017年我院逐步建立完善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并对医务人员开展多途径的信息素养培训教育.结果 提高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信息素养培训,对医务人员的科研、业务水平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结论 医务人员只有努力提高信息素养才能及时获取新医学信息和医学知识,更好地提高临床医学技能、服务于患者.医院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馆藏信息资源,提升信息服务质量,针对医务人员的特点开展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培训.

    作者:谢琦;史嘉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T定位增强扫描对胸部肿瘤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目的 探讨CT定位增强扫描对胸部肿瘤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共120例,均是从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胸部肿瘤患者中选出的,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120例胸部肿瘤患者中,有78例患者所患肿瘤分布在纵膈上,有42例患者所患肿瘤为各类型肺癌.此次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均接受CT定位增强扫描.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在接受CT增强扫描之后发现,在患者靶区内随机采样对其进行扫描,其剂量中大的差异为3.14%,但是在正常组织区域内随机采样对患者进行扫描,其大差异可以达到5.10%,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经本次研究发现,剂量点的不同所造成的大差异可以达到10.00%.结论 在胸部肿瘤患者的3DCRT计划当中,患者在接受CT定位增强扫描时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剂量影响的.因此在后续的工作当中,临床工作人员在对胸部肿瘤患者实施放疗时,对造影剂剂量的使用以及其所会造成的影响进行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董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地塞米松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单独使用美罗培南治疗,观察组采用美罗培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应用地塞米松联合美罗培南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儿的身体恢复.

    作者:周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BL和L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骨科临床本科实习生带教应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接收的98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行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临床实习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评分分别为(91.14±4.15)分、(89.17±2.4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分析能力总分(90.47±10.2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临床本科实习生带教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实习效果,增强病案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人际心理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人际心理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5月收集68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先就诊的34例设为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将后就诊的34例设为治疗组,联合人际心理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比较HAMD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3个月,治疗组评分分别为(12.48±5.91)分、(8.58±3.45)分,对照组分别为(19.49±4.56)分、(14.83±4.52)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人际心理治疗,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周瑞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0)与常规组(n=20).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配合.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平均血压、心率、24 h尿量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脏介入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的同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效果突出.

    作者:文惠;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妇科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留置静脉中心导管(PICC)中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113例妇科肿瘤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自护能力、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心理等.结果 自护能力总分81~140分,均值(114.51±2.63)分,总分及健康知识均处于中高等水平.年龄、学历、留置时间、置管次数、抑郁对自护能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分析年龄、留置时间、置管次数、抑郁均是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妇科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年龄、留置时间、置管次数及抑郁有关,临床护理应予以重视.

    作者:谢诺;李娜;裴会;吕一男;白晨;王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入职的新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在湖南省两所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120名分为两组.对照组60名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法;干预组60名采用合作学习法的培训模式.培训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专业理论与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新护士干预前总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成绩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成绩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在职新护士岗前培训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新护士的角色意识,提升了新护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竞争力.

    作者:杨丽;蒋冬花;唐四元;李文菁;雷光锋;童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翻转课堂模式下CBL、PBL两种教学法临床教学效果的思考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是推进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临床医学教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医学生迈入临床医师生涯的第一步,是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的关键性教学环节.因此,探索适合于临床知识传递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成为目前教学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新的领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学改革中逐渐被采用,为实现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医学创新人才这一教学目标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同时,寻找恰当的符合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方法也成为目前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作者:吴鹏;程敏;蒋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49例结核潜伏感染、活动性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体化护理应用在结核潜伏感染、活动性结核患者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疾病的再发生率.

    作者:韩路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到某院进行治疗中风后抑郁疾病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连续针灸治疗4周,每周治疗4天左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临床可以使用针灸的方式,具有更好的治疗优势.

    作者:王改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两种)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安全性

    目的 对不同剂量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共33只眼,均为2016年2—8月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应用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治疗,两组患者的注射剂量分别为4 mg、2 mg.结果 开展治疗后,实施6个月的随访后,两组患者在提高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晶状体混浊加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治疗中,4 mg与2 mg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在提高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2 mg曲安奈德晶状体混浊加重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孙晓坤;陈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医院健康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中关于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探索

    目的 分析与评价医院健康教育全面质量管理(TQC)中关于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产科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79例患者为A组研究主体;选择本院妇科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79例患者为B组研究主体.均对其进行健康教育TQC,A组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B组实施该管理模式.对比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A组各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均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各项健康教育满意度均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健康教育TQC中加用PDCA循环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提高其整体满意度.

    作者:林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注射用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8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更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能有效提高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金华;舒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对改善心血管内科急诊患者滞留时间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在解决心血管内科急诊住院患者滞留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急诊滞留患者常见因素,实施品管圈管理入院难的各个环节,制定科室间住院患者收治交接工作流程及细节.对实施品管圈前后我科急诊住院患者滞留时间及急诊收治患者人数等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急诊待床时间由实施前(66.39±13.20)小时,减少为(31.80±6.30)小时,急诊收治人数、出院人数较实施前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患者住院管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上增强了医护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