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研究

杨泽敏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速, 复发, 射频消融术
摘要:目的 分析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选取100例行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时间分改进组和对照组,分析出现心动过速复发率及复发的原因及探讨技术改进后的效果.结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病例共11例,总复发率11%.其中旁道例数为43例,6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3.95%.其中包括右侧旁道19例,复发2例,复发率10.53%;左侧旁道17例,复发3例,复发率17.65%;两条或两条以上旁道7例,复发1例,复发率14.29%.其中,双径路57例,复发5例,复发率8.77%.技术改进后改进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改进前对照组的复发率.结论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以旁道多见,改进组随着此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总结技术要点,进行综合改进,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率明显得到降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鄂西北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鄂西北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鄂西北地区糖尿病患者1000例,进行眼科检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1)1000例糖尿病患者,检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85例,患病率18.5%.其中,增殖期病变62例,非增殖期病变123例.(2)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166例,占89.7%,病程低于10年19例,占10.3%;合并高血压145例,占78.4%,无高血压40例,占21.6%;合并高血脂140例,占75.7%,无高血脂45例,占24.3%;合并糖尿病肾病105例,占56.8%,无糖尿病肾病80例,占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调查,及时筛选病变高危人群,是临床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点.

    作者:李倩;陈长征;陈明;张达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探讨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冯春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实施全麻手术患者186例,按照EA标准评估患者EA发生率,比较EA组与无EA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理紧张、麻醉前用药、手术时间、手术中输液总量、外源性刺激、制动不当、低温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86例全麻患者存在EA 32例(17.20%);轻度EA20例(62.50%)、中度EA 9例(28.13%)、重度EA 3例(9.38%);EA组心理紧张56.25%、麻醉术前用药68.75%、外源性刺激31.25%、制动不当25.00%、低体温18.75%、高于无EA组的12.99%、41.56%、14.29%、12.99%、6.49%(P<0.05),是EA相关影响因素.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手术中输液总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2、0.31、0.12、0.18,P>0.05).结论 全麻苏醒期部分病患会发生EA,影响因素复杂,麻醉医生应掌握EA发生的因素,实施合理的麻醉方式,减少EA的诱因,使患者顺利度过全麻苏醒期.

    作者:朱敏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讨论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化疗并行PICC置管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根据原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96例患者中出现静脉炎的患者有2例(2.08%),穿刺点渗血5例(5.20%),穿刺点感染3例(3.12%),导管堵塞4例(4.17%).结论 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经常会出现静脉炎、导管堵塞以及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在临床护理中根据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对策,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阚积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77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鼻内镜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1年,发现患者中治愈75例,2例复发,复发患者经二次手术后也痊愈.结论 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这种方式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等特点,术后对患者定期复查及定期开展术腔清理可使得手术效果更佳.

    作者:马洪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88例胎膜早破产妇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全面产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量、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干预前后产妇焦虑、抑郁程度;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提升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产妇满意度,减轻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胡晓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救定位模式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急救定位模式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急诊危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性救护,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急救定位模式,对比两组急救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30分钟内转入率对比发现,观察组转入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急救中采用急救定位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救治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艳;刘秋云;刘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88例风热感冒高热患者,按照患者自主意愿,选择接受药物和物理降温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4例为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中医护理干预法.对比两组患者8 h即刻退热效果、干预后起效、解热率和痊愈等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8 h内,观察组各时点体温呈明显递减趋势,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能使风热感冒高热患者快速降温,保证患者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积液型膝骨关节病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积液型膝骨关节病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132例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积液型膝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6例,参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积液型膝骨关节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健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88例妊高症产妇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止血效果;产后出血认知、产后出血止血时间;干预前后产妇躯体功能、精神状态、情感功能、总体健康.结果 观察组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止血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认知、产后出血止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精神状态、情感功能、总体健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产妇对产后出血的正确认知,有效止血和缩短止血时间,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40例)和对照组(术后未使用低分子肝素,40例),对比观察两组预后.结果 实验组不良预后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死亡风险,对保证手术安全、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鑫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保护性肺通气用于人工气胸胸腔镜食管癌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用于单腔气管插管二氧化碳人工气胸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0例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双腔气管插管、观察组采取单腔气管插管.结果 插管后60分钟和手术结束后15分钟两个时间点采取单腔气管插管的观察组患者pH值明显降低;MAP、SPO2、气道压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保护性肺通气用于单腔气管插管二氧化碳人工气胸法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宋福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效果评定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120例、2016年3月25日-2017年7月23日,随机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实施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每组患者各6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复发人数1例(1.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疗效显著,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研究.

    作者:鲁鑫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 我院从2017年6月开始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实施后的半年视作观察组,实施前半年视作对照组,比较结果.结果 观察组安全度、满意度以及舒适度自我评分结果为(8.45±1.62)分、(8.39±1.41)分、(8.20±1.50)分,均高于对照组(6.31±1.05)分、(6.50±1.09)分、(6.42±1.14)分(t=11.0851,10.6049,9.4478,P均=0.0000);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对照组15%(χ2=8.7912,P=0.0030).结论 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保障住院安全,可推广.

    作者:尚蕾洁;王洪娟;韩真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三种血液指标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定量(CRP)、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WBC)联合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5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源不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与细菌合并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CRP、中性粒细胞、WBC测定,比较感染性疾病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指标差异,比较感染性疾病患者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 感染组与对照组在CRP、中性粒细胞与WBC三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感染CRP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P<0.05).结论 CRP是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余冬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家属弹性探视制度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家属弹性探视制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限制性探视、家属弹性探视制度,分析和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4.5%、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6.4%、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8%、患者家属满意度81.8%、护患纠纷发生率为9.1%,上述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家属弹性探视制度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章伶俐;陶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研究

    目的 分析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选取100例行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时间分改进组和对照组,分析出现心动过速复发率及复发的原因及探讨技术改进后的效果.结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病例共11例,总复发率11%.其中旁道例数为43例,6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3.95%.其中包括右侧旁道19例,复发2例,复发率10.53%;左侧旁道17例,复发3例,复发率17.65%;两条或两条以上旁道7例,复发1例,复发率14.29%.其中,双径路57例,复发5例,复发率8.77%.技术改进后改进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改进前对照组的复发率.结论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以旁道多见,改进组随着此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总结技术要点,进行综合改进,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率明显得到降低.

    作者:杨泽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围生期心肌病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和研究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治方法与结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3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收治的3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其中29例在治疗后基本痊愈或明显好转,回访结果显示均没有复发,其治疗有效率为93.55%.2例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没有发生改变,并发展成为慢性心力衰竭,在经过持续治疗后有所好转.结论 虽然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率比较低,但会对孕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而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提高注意,进而有效改善治疗及预后效果.

    作者:康锐;庞艳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帕金森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7% 低于对照组的17.86%,总有效率98.21% 高于对照组的71.4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钱学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特殊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6例常见类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并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 特殊病理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3.2)岁,和对照组的(46.7±5.1)岁相比无显著数据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病灶情况等方面相似;观察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16.67%(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7%(58/106);宫颈小细胞癌阳性表达CgA、NSE及Syn,高表达CD56;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以及透明细胞癌高表达腺上皮标志物;肉瘤Vim阳性,高表达CD68;恶性黑色素瘤特异性表达HMB45.结论 要重视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的病理特点,进行准确而快速地确诊及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郭春芳;李玲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