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事业管理本科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

刘薇薇;徐苗苗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教育, 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摘要:根据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围绕培养目标,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提出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培养目标特色不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专业实习没有量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制,师资队伍的建设,实习安排的完善提出实施方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及对进展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治疗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后6个月,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压进行测定,数值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两组的HbA1c、A/Cr、血压经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进展度,改善患者的恢复状况.

    作者:姜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准备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准备过程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方法 医院于2016年2-11月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准备过程中引入品管圈活动,将实施后85例静脉溶栓患者的准备时间与实施前(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85例静脉溶栓患者的准备时间进行对比,并统计无形成果.结果 实施后患者采血前准备时间、等待取血时间、溶药时间、办理入院时间均较实施前明显缩短(P<0.05),且护理人员QCC手法运用、个人能力发挥、沟通技巧、责任与荣耀、团队精神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准备过程中引入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节省准备时间,并且还可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作者:赵姿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湿性敷料与传统换药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湿性敷料与传统换药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足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将糖尿病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在换药护理中实施湿性敷料,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传统换药.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 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5.21±1.45)d、住院时间(15.26±1.27)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采用湿性敷料,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淑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关于提高规培医师对脑血管疾病临床能力的探讨

    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致死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具有急性起病,病情重,进展迅速,治疗方案多样化等特点,需作为一线的规培医师快速判断病情,明确诊断及治疗,尽可能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本文主要探讨提升规培医师对脑血管疾病的掌握及临床处理能力,提升处理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能力,需要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

    作者:肖华;弋佳玉;夏湘平;曹芳;焦松;韩冲;曾尤超;姚声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88例风热感冒高热患者,按照患者自主意愿,选择接受药物和物理降温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4例为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中医护理干预法.对比两组患者8 h即刻退热效果、干预后起效、解热率和痊愈等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8 h内,观察组各时点体温呈明显递减趋势,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能使风热感冒高热患者快速降温,保证患者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骨瓣减压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研究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GCS评估后,对照组死亡4例,植物状态11例,严重残疾19例,中度残疾10(21.28%)例,恢复良好3(6.38%)例;观察组死亡2例,植物状态8例,严重残疾10例,中度残疾18(38.30%)例,恢复良好9(19.15%)例.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57.45%(27/47)显著高于对照组27.66%(13/47)(χ2=8.529,P=0.00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可有效降低颅内压,预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88例胎膜早破产妇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全面产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量、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干预前后产妇焦虑、抑郁程度;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提升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产妇满意度,减轻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胡晓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1例.其中治疗组新生儿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法,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股静脉采血法,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新生儿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的采血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法,一次采血成功率较高,对新生儿造成痛苦较轻,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徐道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实施全麻手术患者186例,按照EA标准评估患者EA发生率,比较EA组与无EA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理紧张、麻醉前用药、手术时间、手术中输液总量、外源性刺激、制动不当、低温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86例全麻患者存在EA 32例(17.20%);轻度EA20例(62.50%)、中度EA 9例(28.13%)、重度EA 3例(9.38%);EA组心理紧张56.25%、麻醉术前用药68.75%、外源性刺激31.25%、制动不当25.00%、低体温18.75%、高于无EA组的12.99%、41.56%、14.29%、12.99%、6.49%(P<0.05),是EA相关影响因素.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手术中输液总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2、0.31、0.12、0.18,P>0.05).结论 全麻苏醒期部分病患会发生EA,影响因素复杂,麻醉医生应掌握EA发生的因素,实施合理的麻醉方式,减少EA的诱因,使患者顺利度过全麻苏醒期.

    作者:朱敏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40例)和对照组(术后未使用低分子肝素,40例),对比观察两组预后.结果 实验组不良预后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死亡风险,对保证手术安全、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鑫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老年患者痫性发作的病因概述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及世界上多数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众多原因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当机体调节功能失衡时,很有可能引发疾病,而所引发的疾病中将会有部分为痫性发作,如不及时明确病因、诊断及治疗,这将对患者今后生活质量、工作态度等有很大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痫性发作在人群中比例逐渐上升,癫痫是痫性发作的主要病因,也可由于各种器质性病变引起,脑血管疾病为可能的首要因素,其次为肿瘤、脑外伤等其他少见的病因,本文对中老年痫性发作的患者病因进行概述,为中老年痫性发作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思路.

    作者:付孟;张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帕金森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7% 低于对照组的17.86%,总有效率98.21% 高于对照组的71.4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钱学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朝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学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在对患者实施病理学诊断前,对患者实施B超诊断,分析60例子宫肌瘤患者B超诊断情况.结果 60例子宫肌瘤患者B超诊断中,诊出子宫肌瘤57例,准确率为95.00%(57/60),误诊、漏诊3例,占比为5.00%,与病理学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B超的诊断价值极高;B超图像为:高回声型患者18例、占比30.00%,低回声型患者26例、占比43.33%,中等回声型患者11例、占比18.33%,混合型患者5例,占比8.33%.结论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况,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病情资料,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值得应用.

    作者:田巧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共78例,均是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所接收的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其中甲状腺癌患者共有15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甲状腺腺瘤患者共有63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甲状腺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等,以此来对比在超声检查之下,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不同之处.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在二维声图像上,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十分显著(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之后,发现甲状腺腺瘤患者病灶内部血流稀少,且血流信号大多分布在病灶周围,患者的RI<0.6.而在甲状腺癌患者的结节当中均可探及到血流信号,且血流信号表现为中心性,且血流信号十分紊乱,患者的RI>0.7.在血流信号上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诊断工作当中,超声这一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能够为患者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煜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全流产清宫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不全流产清宫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0月间来我院诊治的不全流产患者300例给予清宫术,将术后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清宫术后进行常规预防感染、益母草颗粒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首次月经恢复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0 d以内阴道流血干净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月经按时复潮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不全流产清宫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能显著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光;邬晋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保护性肺通气用于人工气胸胸腔镜食管癌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用于单腔气管插管二氧化碳人工气胸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0例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双腔气管插管、观察组采取单腔气管插管.结果 插管后60分钟和手术结束后15分钟两个时间点采取单腔气管插管的观察组患者pH值明显降低;MAP、SPO2、气道压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保护性肺通气用于单腔气管插管二氧化碳人工气胸法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宋福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围生期心肌病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和研究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治方法与结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3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收治的3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其中29例在治疗后基本痊愈或明显好转,回访结果显示均没有复发,其治疗有效率为93.55%.2例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没有发生改变,并发展成为慢性心力衰竭,在经过持续治疗后有所好转.结论 虽然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率比较低,但会对孕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而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提高注意,进而有效改善治疗及预后效果.

    作者:康锐;庞艳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效果评定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120例、2016年3月25日-2017年7月23日,随机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实施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每组患者各6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复发人数1例(1.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疗效显著,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研究.

    作者:鲁鑫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术前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颅内动静脉畸形经术前栓塞术和显微外科手术联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48例颅内AVM患者被分为2组(依据数字分组法,每组24例),术前血管栓塞与显微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式被用来治疗研究组,单纯采用手术的方式被用来治疗对照组,比较其手术效果.结果 在出血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低,此外对照组有7例(29.17%)发生神经功能缺失,而研究组仅有2例(8.33%),差异均较明显(P均<0.05);术后行DSA复查畸形血管团全切除,颅内AVM研究组全切率83.33%,对照组为62.50%,2组差异明显(χ2=3.19,P<0.05).结论 颅内动静脉畸形经术前栓塞术和显微外科手术联合进行治疗效果卓越,值得推广.

    作者:崔本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