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姿娜
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控制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感染方法,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程度.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感染1例、中度感染1例、重度感染0例;对照组轻度感染5例、中度感染4例、重度感染1例.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率分别为1.27%、1.27%、0;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率分别为6.33%、5.06%、1.27%.结论 应用微生物检验有效控制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改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燕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CT及MRI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为对象,均进行CT及MRI检查,计算CT与CT+MRI诊断的准确率,分析CT及MRI补充诊断中心型肺癌的意义.结果 中心型肺癌的诊断结果显示:CT检出50例,漏诊6例,误诊4例,准确率为83.3%;在CT检查的基础上,MRI补充诊断检出57例,漏诊2例,误诊1例,准确率为95.0%;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补充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率高,且具有检查直观清晰、操作无创伤性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杨兴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让心脏外科的ICU护理工作管理者,转变护理模式,向病患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也便于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方法 对心脏外科ICU的护士进行了分阶层使用,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384位患者发放了问卷,进行了对护士满意度的调查.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将患者的满意度与相关阶层的护理的人员相联系.结果 护理人员所在的阶层越高,患者对其的满意度就越高.结论 这项分阶层使用方法利于评价和管理护理人员,也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满意度.
作者:薛连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护理宣教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20例育龄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宫颈癌健康知识宣教,比较两组的宫颈癌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宫颈癌筛查主动性行为.结果 观察组在宫颈癌的症状、危险因素、早期筛查的目的、HPV检查的作用等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癌筛查主动性行为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十分重要,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育龄期妇女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其主动参与早期筛查.
作者:张玉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桥接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胫腓骨GustiloⅢ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GustiloⅢ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桥接外固定支架结合传统创面换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桥接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方式.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首次进行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对出院患者进行康复随访,观察患者康复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首次进行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骨髓炎、伤口感染、关节肿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桥接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身体负担;另一方面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普淇;熊鹰;赵烽;陆继鹏;吴中雄;黄江;耿承奎;杨慧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依照电脑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情况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血脂水平,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严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采取后上关节囊松解和不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松解组和未松解组.对比未松解组和松解组Constant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结果 各组间的Constant评分、被动外展角度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松解组的被动内旋活动度显著优于未松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采取后上关节囊松解和不松解治疗,均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及肩关节活动度,但是短时间内松解组的内旋活动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未松解组.
作者:姜延海;于金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对非全身麻醉患者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取52例非全身麻醉患者,将52例研究对象分为24例对照组与28例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SAS、SDS评分与护理舒适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远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陈梅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帕金森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7% 低于对照组的17.86%,总有效率98.21% 高于对照组的71.4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钱学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应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产科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12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作甲乙两组,各60例.甲组选择剖宫产,乙组选择阴道顺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1)乙组分娩时间短于甲组,出血量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33%,明显高于乙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而言,无论选择剖宫产还是阴道顺产均可获得较高的分娩成功率,但阴道顺产的分娩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金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关于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文献,从而进行meta分析.结果 探究中选入5篇文献,共有430例患者,五个研究均采取ADL评分,且探究组评分优于参照组,四个研究均采取MMES评分,且探究组评分优于参照组,四个研究讨论了不良反应,探究组与参照组无差异,三个研究统计了治疗的有效率,探究组优于参照组,以上有差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采取丁苯酞治疗,疗效肯定,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田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随着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引入,该技术已逐渐发展为绝大多数肺切除术的常规手术.与传统开胸术式相比,电视胸腔镜手术有改善术后呼吸功能,减轻术后疼痛及缩短住院时长等优势.但胸腔镜术后引发的疼痛,其病理生理与开胸术后疼痛一样,都主要是因为手术切口和局部创伤,胸腔引流管的插入和肩膀疼痛综合征.手术引发的炎症应答和伤害性刺激都会出现,不会受手术方式影响.总之,胸腔镜术后疼痛仍然存在.术后疼痛会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肌梗死、中风等高危并发症;术后疼痛常会限制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不利于肺功能恢复且会增加肺部合并症的发生,从而延长住院时间;术后活动受限还会使血栓形成机率增高.因此,疼痛控制是促进胸腔镜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环节,及时有效的术后镇痛对患者至关重要,胸腔镜术后镇痛必不可少.
作者:范小兵;汪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特殊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6例常见类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并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 特殊病理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3.2)岁,和对照组的(46.7±5.1)岁相比无显著数据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病灶情况等方面相似;观察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16.67%(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7%(58/106);宫颈小细胞癌阳性表达CgA、NSE及Syn,高表达CD56;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以及透明细胞癌高表达腺上皮标志物;肉瘤Vim阳性,高表达CD68;恶性黑色素瘤特异性表达HMB45.结论 要重视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的病理特点,进行准确而快速地确诊及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郭春芳;李玲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将穴位埋线治疗法实行于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7-11月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40例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采取随机的方法,桂枝茯苓丸法用于对照组20例患者,穴位埋线疗法用于试验组20例患者,对比2组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之后的月经周期评分、月经经期评分、肌瘤体积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穴位埋线治疗法呈现良好效果.
作者:刘二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68例牙周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34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牙周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与对照组34例患者治疗护理前的各项牙周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牙周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1例.其中治疗组新生儿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法,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股静脉采血法,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新生儿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的采血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法,一次采血成功率较高,对新生儿造成痛苦较轻,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徐道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医护绑定模式中GP助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规范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式,以2016年1-12月与2017年1-12月上海某社区签约就诊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星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度居民对社区团队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2016年度社区服务的满意度(P<0.05);2017年度居民社区复诊率明显低于2016年度(P<0.05).结论 医护绑定模式管理模式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就诊体验,规范了就诊制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许晶;张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并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术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是否存在差异性及表现形式.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和5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分析并比较所有患者术后股骨高度、调整方式、Offest以及截骨位置.结果 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后股骨高度、截骨位置均低于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后Offest小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并发现三种低位截骨后的调整方式.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股骨颈骨折会产生较小Offest及低截骨的可能,因为低位截骨而进行调整对患者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可能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童肖广;余晓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对比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我院8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单双号法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方式,包括吸氧以及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止咳、祛痰等药物,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剂量的地奈德混悬液进行吸入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咳嗽、呼吸急促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且呼吸道感染频率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峰流速(PEF)所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峰流速(PEF)所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给予高剂量布地奈德治疗后,可快速改善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症状,并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对提高预后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可行性和安全性极高.
作者:杨涛;刘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逍遥散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比灵胶囊+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逍遥散+手法复位治疗,2组患者在初诊时、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DHI量表评分测定.结果 治疗组DHI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眩晕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症型大部为痰浊上扰,患者多伴有肝郁气滞之焦虑、抑郁症状,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逍遥散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任浩;陈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