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冠心病安全性评价

严芳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 依折麦布,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对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依照电脑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情况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血脂水平,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 我院从2017年6月开始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实施后的半年视作观察组,实施前半年视作对照组,比较结果.结果 观察组安全度、满意度以及舒适度自我评分结果为(8.45±1.62)分、(8.39±1.41)分、(8.20±1.50)分,均高于对照组(6.31±1.05)分、(6.50±1.09)分、(6.42±1.14)分(t=11.0851,10.6049,9.4478,P均=0.0000);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对照组15%(χ2=8.7912,P=0.0030).结论 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保障住院安全,可推广.

    作者:尚蕾洁;王洪娟;韩真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共78例,均是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所接收的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其中甲状腺癌患者共有15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甲状腺腺瘤患者共有63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甲状腺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等,以此来对比在超声检查之下,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不同之处.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在二维声图像上,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十分显著(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之后,发现甲状腺腺瘤患者病灶内部血流稀少,且血流信号大多分布在病灶周围,患者的RI<0.6.而在甲状腺癌患者的结节当中均可探及到血流信号,且血流信号表现为中心性,且血流信号十分紊乱,患者的RI>0.7.在血流信号上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诊断工作当中,超声这一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能够为患者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煜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82例,均选自本院儿科2016年10月-2017年9月所接收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后,均接受了口服抗组胺药物、静脉注射茶碱类制剂、吸氧以及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的治疗方法为单纯使用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68.2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无论是布地奈德,还是特他布林,均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将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患儿进行雾化治疗,在毛细支气管炎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作者:郭润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验学习圈理论在本科护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经验学习圈理论在本科护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级本科生53名为对照组,以传统模式教学;选取2013级本科生56名为观察组,以经验学习圈理论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学生入组时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临床沟通能力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1学期学习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本科护生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经验学习圈理论,可有效增强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及临床沟通能力,效果显著.

    作者:黄英;金艳;罗文坚;庞云珍;刘彩娥;马慈云;王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乳腺癌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法结合以案例为基础(CBL)的教学法在乳腺癌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乳腺科于2015年4月-2016年7月推行实施以问题为基础联合案例教学法进行带教,随机抽取此阶段临床实习生82例,纳入实验组,同时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受常规教学的实习生82例,纳入对照组,评价两组实习生满意度、实习质量评分、出科考核结果.结果 实验组实习生对查房、病例讨论、问题探讨、总结分析等带教措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2.714、50.335、66.260、55.091,P<0.05).实验组实习生出科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结果均高于对照组(t=49.391、53.189,P<0.05).实验组实习生满意度为77例(93.90%),明显高于对照组62例(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5,P<0.05).结论 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乳腺癌疾病教学过程中,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可提高实习生出科成绩及满意度,实习生对带教质量评分较高.

    作者:刁岩;赵阳;单昌友;张淑群;代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1例以溶血尿毒综合征为主要表型的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1例收入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治疗的患儿.患儿男,3月24天,入院后经检查明确诊断:溶血尿毒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给予抗感染、纠正酸中毒、改善肾脏功能、输血纠正贫血等常规治疗,并给予血浆置换及血液滤过治疗,患儿病情好转,但停止血液净化后病情再次反复,行血筛、尿筛均提示甲基丙二酸血(尿)症.治疗上,补充维生素B12、L-肉碱,再次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治疗后复查肾功能好转,溶血停止,患儿好转出院.结论 甲基丙二酸血症以溶血尿毒综合征起病,年龄小、起病早、存在生长发育异常、病史迁延难治的溶血尿毒综合征应行遗传代谢病筛查排除代谢性疾病.甲基丙二酸血症除常规给予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补充维生素B12、L-肉碱、限制蛋白等外,早期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作者:张素芳;曾冬生;姜琴;娄子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危重症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案探究

    目的 探索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患者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以及具体的护理方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一整年中出现护理安全事件的55例危重症患者为主要对象,分析患者的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并提出科学的护理方案,观察患者接受改进方案护理后的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针对相关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影响危重症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此外,药品、仪器以及感染等也是主要因素之一.结论 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类型较多,护理人员需要加以把握并提出科学的护理方案.

    作者:万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患者感染率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预防性围术期护理措施对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98例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均予以手术根治,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预防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但护理满意度却低于观察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癌根治手术后的患者行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朱艳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针对规培生进行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后,改善规培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2016年8月1日-2017年8月1日学习的规培生中随机挑选72名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36名规培生只采取常规的培训模式,实验组的36名规培生进行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包括技能、理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后对两组规培生的工作效率、操作成绩和理论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规培生的工作效率、理论和操作评分均要高于对比组的医学生(P<0.05).结论 规培生通过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后,能够使规培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使规培生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平俐;张淑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特殊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6例常见类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并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 特殊病理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3.2)岁,和对照组的(46.7±5.1)岁相比无显著数据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病灶情况等方面相似;观察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16.67%(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7%(58/106);宫颈小细胞癌阳性表达CgA、NSE及Syn,高表达CD56;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以及透明细胞癌高表达腺上皮标志物;肉瘤Vim阳性,高表达CD68;恶性黑色素瘤特异性表达HMB45.结论 要重视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的病理特点,进行准确而快速地确诊及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郭春芳;李玲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一阶段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为(32.29±2.68)分,抑郁评分为(32.54±3.37)分,护理总满意度为96.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将穴位埋线治疗法实行于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7-11月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40例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采取随机的方法,桂枝茯苓丸法用于对照组20例患者,穴位埋线疗法用于试验组20例患者,对比2组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之后的月经周期评分、月经经期评分、肌瘤体积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穴位埋线治疗法呈现良好效果.

    作者:刘二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髋关节置换对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术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并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术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是否存在差异性及表现形式.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和5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分析并比较所有患者术后股骨高度、调整方式、Offest以及截骨位置.结果 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后股骨高度、截骨位置均低于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后Offest小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并发现三种低位截骨后的调整方式.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股骨颈骨折会产生较小Offest及低截骨的可能,因为低位截骨而进行调整对患者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可能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童肖广;余晓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三种血液指标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定量(CRP)、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WBC)联合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5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源不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与细菌合并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CRP、中性粒细胞、WBC测定,比较感染性疾病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指标差异,比较感染性疾病患者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 感染组与对照组在CRP、中性粒细胞与WBC三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感染CRP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P<0.05).结论 CRP是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余冬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析对非全身麻醉患者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取52例非全身麻醉患者,将52例研究对象分为24例对照组与28例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SAS、SDS评分与护理舒适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远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陈梅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网络平台的眼科教学与考核系统建设探讨

    近年来,我国眼科学事业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与改革,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受高校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学习眼科学还是以通过理论考试为重点,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医疗中遇到的问题.现阶段部分眼科教学已经意识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眼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但忽视了课程与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在互联网深度融入人们生活的今天,建立一个统一的眼科学网络教学与考核平台已经成为广大医学生和眼科医生的学习工作必备条件;因此,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眼科学教学与考核系统是提升眼科学教学与眼科医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150例2016年4月-2017年12月我门诊收治的在本社区内进行预防接种的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75例,对照组小儿进行常规护理,探究组小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小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满意度:探究组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不良反应:探究组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应用能够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燕;滕彬;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缩唇呼吸在尘肺病并COPD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缩唇呼吸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结防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尘肺病合并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缩唇呼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结果 两组治疗前大通气量(MVV)、用力呼气量/肺活量(FVC/VC)、肺活量(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FEV1/FVC)和呼吸困难程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缩唇呼吸对尘肺病合并COPD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久清;罗婷;刘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效果评定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120例、2016年3月25日-2017年7月23日,随机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实施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每组患者各6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复发人数1例(1.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疗效显著,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研究.

    作者:鲁鑫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微生物检验在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控制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感染方法,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程度.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感染1例、中度感染1例、重度感染0例;对照组轻度感染5例、中度感染4例、重度感染1例.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率分别为1.27%、1.27%、0;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率分别为6.33%、5.06%、1.27%.结论 应用微生物检验有效控制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改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燕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