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迪
目的 分析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儿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应用罗红霉素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应用鹭鸶咳丸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P<0.05).结论 为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应用鹭鸶咳丸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运用.
作者:张喜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朝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控制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感染方法,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程度.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感染1例、中度感染1例、重度感染0例;对照组轻度感染5例、中度感染4例、重度感染1例.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率分别为1.27%、1.27%、0;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率分别为6.33%、5.06%、1.27%.结论 应用微生物检验有效控制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改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燕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头孢克肟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88例急性咽喉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咽喉炎治疗效果;咽部充血、声嘶、咽部疼痛、咽部灼热感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炎症介质TNF-α、白介素-6和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急性咽喉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咽部充血、声嘶、咽部疼痛、咽部灼热感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炎症介质因子TNF-α、白介素-6和CRP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克肟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咽喉炎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水平,加速症状消失,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阮佩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120例、2016年3月25日-2017年7月23日,随机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实施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每组患者各6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复发人数1例(1.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疗效显著,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研究.
作者:鲁鑫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对比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我院8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单双号法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方式,包括吸氧以及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止咳、祛痰等药物,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剂量的地奈德混悬液进行吸入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咳嗽、呼吸急促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且呼吸道感染频率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峰流速(PEF)所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峰流速(PEF)所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给予高剂量布地奈德治疗后,可快速改善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症状,并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对提高预后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可行性和安全性极高.
作者:杨涛;刘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预防性围术期护理措施对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98例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均予以手术根治,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预防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但护理满意度却低于观察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癌根治手术后的患者行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朱艳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近年来,我国眼科学事业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与改革,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受高校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学习眼科学还是以通过理论考试为重点,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医疗中遇到的问题.现阶段部分眼科教学已经意识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眼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但忽视了课程与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在互联网深度融入人们生活的今天,建立一个统一的眼科学网络教学与考核平台已经成为广大医学生和眼科医生的学习工作必备条件;因此,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眼科学教学与考核系统是提升眼科学教学与眼科医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应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产科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12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作甲乙两组,各60例.甲组选择剖宫产,乙组选择阴道顺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1)乙组分娩时间短于甲组,出血量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33%,明显高于乙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而言,无论选择剖宫产还是阴道顺产均可获得较高的分娩成功率,但阴道顺产的分娩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金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及对进展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治疗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后6个月,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压进行测定,数值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两组的HbA1c、A/Cr、血压经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进展度,改善患者的恢复状况.
作者:姜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将穴位埋线治疗法实行于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7-11月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40例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采取随机的方法,桂枝茯苓丸法用于对照组20例患者,穴位埋线疗法用于试验组20例患者,对比2组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之后的月经周期评分、月经经期评分、肌瘤体积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穴位埋线治疗法呈现良好效果.
作者:刘二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特殊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6例常见类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并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 特殊病理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3.2)岁,和对照组的(46.7±5.1)岁相比无显著数据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病灶情况等方面相似;观察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16.67%(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7%(58/106);宫颈小细胞癌阳性表达CgA、NSE及Syn,高表达CD56;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以及透明细胞癌高表达腺上皮标志物;肉瘤Vim阳性,高表达CD68;恶性黑色素瘤特异性表达HMB45.结论 要重视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的病理特点,进行准确而快速地确诊及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郭春芳;李玲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一阶段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为(32.29±2.68)分,抑郁评分为(32.54±3.37)分,护理总满意度为96.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准备过程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方法 医院于2016年2-11月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准备过程中引入品管圈活动,将实施后85例静脉溶栓患者的准备时间与实施前(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85例静脉溶栓患者的准备时间进行对比,并统计无形成果.结果 实施后患者采血前准备时间、等待取血时间、溶药时间、办理入院时间均较实施前明显缩短(P<0.05),且护理人员QCC手法运用、个人能力发挥、沟通技巧、责任与荣耀、团队精神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准备过程中引入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节省准备时间,并且还可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作者:赵姿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定量(CRP)、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WBC)联合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5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源不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与细菌合并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CRP、中性粒细胞、WBC测定,比较感染性疾病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指标差异,比较感染性疾病患者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 感染组与对照组在CRP、中性粒细胞与WBC三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感染CRP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P<0.05).结论 CRP是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余冬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针对规培生进行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后,改善规培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2016年8月1日-2017年8月1日学习的规培生中随机挑选72名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36名规培生只采取常规的培训模式,实验组的36名规培生进行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包括技能、理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后对两组规培生的工作效率、操作成绩和理论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规培生的工作效率、理论和操作评分均要高于对比组的医学生(P<0.05).结论 规培生通过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后,能够使规培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使规培生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平俐;张淑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帕金森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7% 低于对照组的17.86%,总有效率98.21% 高于对照组的71.4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钱学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依照电脑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情况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血脂水平,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严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预防静脉输液钙剂外渗的综合护理方案.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静脉输液钙剂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认真分析以往静脉钙剂输入过程中发生外渗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钙剂外渗的发生率.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自我操作的护理评分.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钙剂外渗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自我操作的护理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静脉通路是保证钙剂顺利进入机体的重要通路,护士要选择正确血管.
作者:胡雅芳;李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患者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以及具体的护理方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一整年中出现护理安全事件的55例危重症患者为主要对象,分析患者的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并提出科学的护理方案,观察患者接受改进方案护理后的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针对相关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影响危重症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此外,药品、仪器以及感染等也是主要因素之一.结论 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类型较多,护理人员需要加以把握并提出科学的护理方案.
作者:万磊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