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凤
目的 探析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家属弹性探视制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限制性探视、家属弹性探视制度,分析和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4.5%、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6.4%、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8%、患者家属满意度81.8%、护患纠纷发生率为9.1%,上述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家属弹性探视制度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章伶俐;陶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实施全麻手术患者186例,按照EA标准评估患者EA发生率,比较EA组与无EA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理紧张、麻醉前用药、手术时间、手术中输液总量、外源性刺激、制动不当、低温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86例全麻患者存在EA 32例(17.20%);轻度EA20例(62.50%)、中度EA 9例(28.13%)、重度EA 3例(9.38%);EA组心理紧张56.25%、麻醉术前用药68.75%、外源性刺激31.25%、制动不当25.00%、低体温18.75%、高于无EA组的12.99%、41.56%、14.29%、12.99%、6.49%(P<0.05),是EA相关影响因素.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手术中输液总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2、0.31、0.12、0.18,P>0.05).结论 全麻苏醒期部分病患会发生EA,影响因素复杂,麻醉医生应掌握EA发生的因素,实施合理的麻醉方式,减少EA的诱因,使患者顺利度过全麻苏醒期.
作者:朱敏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不全流产清宫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0月间来我院诊治的不全流产患者300例给予清宫术,将术后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清宫术后进行常规预防感染、益母草颗粒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首次月经恢复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0 d以内阴道流血干净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月经按时复潮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不全流产清宫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能显著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光;邬晋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MRI T2 mapping成像技术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因腰背部疼痛进行腰椎1.5TMRI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矢状位T1W1、常规矢状位T2W2、横断位T2W1扫描,也进行正中矢状位T2 mapping成像检查,依据Pfirrmann标准将350个腰椎间盘分级,测量纤维环(AF)前的T2值、髓核(NP)及纤维环(AF)后的T2值,对比分析腰椎间盘各分级的AF前缘的T2值、NP及AF后缘的T2值.选取20例腰背部疼痛患者进行间隔半年的MRI检查,比较这次检查和前次检查椎间盘T2值的不同.结果(1)有350个清晰图像的腰椎间盘,54个Ⅰ级,107个Ⅱ级,89个Ⅲ级,68个Ⅳ级,32个Ⅴ级.(2)腰椎间盘分级间的NP、AF前缘、AF后缘的T2值比较,部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 T2 mapping 成像技术不仅仅可以定量评估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也能从髓核的 T2 值反映出不同分级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的差异性,可作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重要诊断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胡君;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护理宣教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20例育龄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宫颈癌健康知识宣教,比较两组的宫颈癌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宫颈癌筛查主动性行为.结果 观察组在宫颈癌的症状、危险因素、早期筛查的目的、HPV检查的作用等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癌筛查主动性行为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十分重要,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育龄期妇女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其主动参与早期筛查.
作者:张玉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特殊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6例常见类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并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 特殊病理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3.2)岁,和对照组的(46.7±5.1)岁相比无显著数据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病灶情况等方面相似;观察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16.67%(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7%(58/106);宫颈小细胞癌阳性表达CgA、NSE及Syn,高表达CD56;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以及透明细胞癌高表达腺上皮标志物;肉瘤Vim阳性,高表达CD68;恶性黑色素瘤特异性表达HMB45.结论 要重视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的病理特点,进行准确而快速地确诊及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郭春芳;李玲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帕金森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7% 低于对照组的17.86%,总有效率98.21% 高于对照组的71.4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钱学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对比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我院8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单双号法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方式,包括吸氧以及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止咳、祛痰等药物,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剂量的地奈德混悬液进行吸入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咳嗽、呼吸急促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且呼吸道感染频率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峰流速(PEF)所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峰流速(PEF)所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给予高剂量布地奈德治疗后,可快速改善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症状,并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对提高预后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可行性和安全性极高.
作者:杨涛;刘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用于单腔气管插管二氧化碳人工气胸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0例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双腔气管插管、观察组采取单腔气管插管.结果 插管后60分钟和手术结束后15分钟两个时间点采取单腔气管插管的观察组患者pH值明显降低;MAP、SPO2、气道压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保护性肺通气用于单腔气管插管二氧化碳人工气胸法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宋福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对非全身麻醉患者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取52例非全身麻醉患者,将52例研究对象分为24例对照组与28例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SAS、SDS评分与护理舒适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远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陈梅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控制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感染方法,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程度.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感染1例、中度感染1例、重度感染0例;对照组轻度感染5例、中度感染4例、重度感染1例.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率分别为1.27%、1.27%、0;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率分别为6.33%、5.06%、1.27%.结论 应用微生物检验有效控制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改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燕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准备过程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方法 医院于2016年2-11月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准备过程中引入品管圈活动,将实施后85例静脉溶栓患者的准备时间与实施前(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85例静脉溶栓患者的准备时间进行对比,并统计无形成果.结果 实施后患者采血前准备时间、等待取血时间、溶药时间、办理入院时间均较实施前明显缩短(P<0.05),且护理人员QCC手法运用、个人能力发挥、沟通技巧、责任与荣耀、团队精神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准备过程中引入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节省准备时间,并且还可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作者:赵姿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68例牙周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34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牙周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与对照组34例患者治疗护理前的各项牙周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牙周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颅内动静脉畸形经术前栓塞术和显微外科手术联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48例颅内AVM患者被分为2组(依据数字分组法,每组24例),术前血管栓塞与显微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式被用来治疗研究组,单纯采用手术的方式被用来治疗对照组,比较其手术效果.结果 在出血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低,此外对照组有7例(29.17%)发生神经功能缺失,而研究组仅有2例(8.33%),差异均较明显(P均<0.05);术后行DSA复查畸形血管团全切除,颅内AVM研究组全切率83.33%,对照组为62.50%,2组差异明显(χ2=3.19,P<0.05).结论 颅内动静脉畸形经术前栓塞术和显微外科手术联合进行治疗效果卓越,值得推广.
作者:崔本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本科室自制广播操音乐在ICU卧床患者踝泵运动中的应用及其对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12月178例和2017年1-6月163例入住我科能配合做踝泵运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口头宣教的方法,实验组定时播放自制广播操音乐,比较两组踝泵运动的执行率和达标率.结果 实验组踝泵运动执行率为96.23%,踝泵运动达标率为64.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自制广播操音乐的方式有效提高了ICU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和达标率.
作者:黄侠侠;顾轶;夏彩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前后对性激素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入院后均接受阿立哌唑治疗,观察记录100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的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判断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的影响.结果100例精神分裂患者治疗后的PRL高于治疗前,P与E2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与FSH变化不明显;100例精神分裂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为(42.57±14.68)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PANSS评分(83.18±10.23)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阿立哌唑精神症状有所改善,说明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墙月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例以溶血尿毒综合征为主要表型的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1例收入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治疗的患儿.患儿男,3月24天,入院后经检查明确诊断:溶血尿毒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给予抗感染、纠正酸中毒、改善肾脏功能、输血纠正贫血等常规治疗,并给予血浆置换及血液滤过治疗,患儿病情好转,但停止血液净化后病情再次反复,行血筛、尿筛均提示甲基丙二酸血(尿)症.治疗上,补充维生素B12、L-肉碱,再次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治疗后复查肾功能好转,溶血停止,患儿好转出院.结论 甲基丙二酸血症以溶血尿毒综合征起病,年龄小、起病早、存在生长发育异常、病史迁延难治的溶血尿毒综合征应行遗传代谢病筛查排除代谢性疾病.甲基丙二酸血症除常规给予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补充维生素B12、L-肉碱、限制蛋白等外,早期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作者:张素芳;曾冬生;姜琴;娄子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医学教育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医学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答疑解惑,而应更注重操作实践和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基础医学通往临床医学的桥梁.本课题组结合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通过契合专业培养方案,开展分层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内容优化配置,引入PBL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并建立综合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雪;张征峥;李亚光;刘伟;王畅;曾瑞红;魏林;马翠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采取后上关节囊松解和不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松解组和未松解组.对比未松解组和松解组Constant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结果 各组间的Constant评分、被动外展角度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松解组的被动内旋活动度显著优于未松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采取后上关节囊松解和不松解治疗,均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及肩关节活动度,但是短时间内松解组的内旋活动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未松解组.
作者:姜延海;于金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GCS评估后,对照组死亡4例,植物状态11例,严重残疾19例,中度残疾10(21.28%)例,恢复良好3(6.38%)例;观察组死亡2例,植物状态8例,严重残疾10例,中度残疾18(38.30%)例,恢复良好9(19.15%)例.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57.45%(27/47)显著高于对照组27.66%(13/47)(χ2=8.529,P=0.00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可有效降低颅内压,预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