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高杰

关键词:循证护理管理, 传统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 价值, 分析
摘要:目的 对循证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的100件器械,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0件,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管理,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管理.结果 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清洗、包装以及灭菌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且清洗、包装以及灭菌合格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循证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器械的清洗、包装以及灭菌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

    在人体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之间产生互相排斥情况的发生,使得右主动脉弓逐渐消失,右锁骨下动脉位置逐渐移动直至食管和气管后面,临近左锁骨下动脉,而右颈总动脉位置则移动至左颈总动脉旁.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在正常情况下依然能够发挥其功能,但也有少许情况会导致食管受到压迫,从而造成吞咽困难.

    作者:熊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康复护理干预路径对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目的 讨论康复护理干预路径对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来院治疗的脑外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路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5.71%;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以及Harris肢体功能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分数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外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日生活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刘莎娜;李云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硫酸羟氯喹治疗风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治疗风湿病采用硫酸羟氯喹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2017年1—9月收治的风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随机模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程度及炎症情况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风湿病采用硫酸羟氯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及炎症情况缓解.

    作者:王长贵;陈仁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手术室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目的 规范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提高手术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在手术室成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和完善手术室高危药品目录,进一步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对护士进行手术室高危药品知识培训及考核、新入科护士严格资格准入,强调高危药品使用前后双人查对制度及用药后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安全管理实施后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安全管理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实施后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及使用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安全管理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手术室高危药品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用药能力,确保患者围手术期用药安全.

    作者:喻军;陈秋香;关国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探讨

    目的 探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情况.结果 (1)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分布宽度(15.9±0.9)%,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144.2±21.0)IU/L、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3.1±0.2)μg/L、心肌肌钙蛋白T(1.0±0.2)μg/L、心肌肌钙蛋白I(15.6±2.2)μg/L,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能准确检测冠心病患者发病情况.

    作者:张亚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热疗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放疗作为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易于扩散,以及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所带来的局限性,放疗的肿瘤控制率(tumor control probability,TCP)提高有限.利用热疗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机制是对患者身体进行加热,升高肿瘤组织的温度,肿瘤细胞对温度有不耐受性,将其杀死,同时,热疗能使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得到提高,放疗的治疗效果变得更加显著,热疗能够弥补通过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治疗肿瘤患者.

    作者:陈威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与钬激光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用F18 Peel-away外鞘微通道钬激光碎石,观察组利用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观察两组患者碎石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Ⅰ期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碎石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黄少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浅谈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方法

    目的 分析肺结核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所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治方法,观察组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共有3例患者感染肺结核,感染率为10%;对照组中共有21例感染肺结核,感染率为7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防治工作中,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能够非常有效地对肺结核予以控制,降低了感染率,此外还能实现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于佳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新生儿护理中配合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受护理的新生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以配合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在疼痛刺激后的血氧饱和度、动脉压以及新生儿的疼痛分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给予配合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感,并且血氧饱和度、动脉压有明显提升,效果显著.

    作者:邓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日—2017年6月12日就诊的86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常规组选择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护理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02%,常规组为76.7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4.65%,常规组为18.6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烧伤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显著.

    作者:仪桂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并对比阳性和阴性AFP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同时对阳性AFP患者的AFP变化和肝功能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在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清阳性AFP患者的49例、阴性71例,阳阳性AFP患者ALT指标,与阴性AFP患者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ALP以及GGT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诊的3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5、2.272,P<0.05).结论 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预后,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该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刘驰;周舰;陈美心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乳腺癌分子分型在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中的预测作用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中应用乳腺癌分子分型评估疗效及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对入选病例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观察不同分型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统计生存率.结果 基底亚型、Her-2亚型化疗有效率高于A型、B型,A型、B型无病生存率高于基底亚型、Her-2亚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分子分型对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基底亚型、Her-2亚型化疗有效率高,但A型、B型预后更好.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时间知觉的影响

    目的 分析左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时间知觉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2017年7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给予左背外侧前额叶rTMS治疗,乙组给予假rTM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时间知觉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600 ms时距复制误差和3 s时距复制误差均低于乙组,甲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左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其时间知觉和抑郁情绪.

    作者:梁静;范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6—12月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与参照组(22例).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将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中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的情况分别进行对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5.65%、54.5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中,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晓薇;欧阳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中应用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上对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6例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比组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用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中,通过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相关检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心肌缺血,而且诊断结果更为准确,从而使整个诊断的时长大大缩短.

    作者:洪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Salter骨盆截骨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Salter骨盆截骨术作为治疗DDH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当中.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手术改变髋臼形态学及生物力学使髋臼与股骨头达成同心圆匹配,从而纠正髋关节的病理状态.为了更好的提高SIO对于疾病的治愈率,国内外很多学者对SIO手术方法的改良、术后髋臼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的变化、内固定及外固定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更系统化的了解SIO关于现代临床应用范畴与传统SIO的区别,作如下综述.

    作者:郭天明;季晓风;吴海贺;冯尔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妊娠期孕妇中的检测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妊娠期孕妇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0月产科门诊常规产检孕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处妊娠期的不同,将其分为早期妊娠组(315例)、中期妊娠组(358例)、晚期妊娠组(327例).另选取200例非妊娠期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以上各组的FT3、FT4、TSH、TT3、TT4,并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孕期的延长FT3、FT4的含量逐渐下降,TSH含量逐渐升高,TT3、TT4在妊娠中期组的含量相对较高.四组之间的FT3、FT4、TSH、TT3、TT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应加强筛查和干预,预防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韦小荣;黄丽秀;詹丹;刘晓艳;郭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AMP和β-E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和β内啡肽(β-E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窍化栓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浆cAMP与β-EP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65%与7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建议采取通窍化栓汤进行临床干预,便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韩永平;李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西药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与对照组(三代头孢菌素),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4.4%;且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6.7%;对照组为17.8%,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效果更好,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