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裴治满

关键词:前路内固定, 后路内固定, 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和触觉评分、伤椎高度和Cobb角度、不良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比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TBL结合CBL教学法在风湿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TBL结合CBL教学法在风湿病学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203名学生分成TBL结合CBL教学模式组(92名)和LBL教学模式组(111名),分别进行风湿病学实习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在疾病症状、辅助检查及诊断标准理论考试成绩和自我收益和教学方法评估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对疾病症状、辅助检查和诊断标准成绩和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我收益及对教学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结合CBL教学法能改善学生的风湿病学实习教学效果.

    作者:刘儒曦;刘航;杨娉婷;刘扬;肖卫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并对比阳性和阴性AFP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同时对阳性AFP患者的AFP变化和肝功能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在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清阳性AFP患者的49例、阴性71例,阳阳性AFP患者ALT指标,与阴性AFP患者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ALP以及GGT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环境湿度对血球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环境湿度对血球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方法 在湿度环境>80%时对20天室内质控血样进行红细胞压积和血球红细胞容积分析,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湿度偏高会对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容积的分析产生明显干扰,湿度增大的条件下会使得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容积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细胞容积和红细胞压积作为临床上的常规检查项目,当室内湿度>80%时会严重干扰需求分析仪的测定结果,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容积明显偏低,应在室内增设除湿设备以降低湿度从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旭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其具有恢复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李哲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口腔健康自我效能量表(SESS)、医学应对问卷(MCMQ)、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OHIP-14)对332例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22.89±3.79)分,自我效能总分为(55.03±5.44)分,且多选择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面对疾病;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r=-0.565,P<0.01)及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39,P<0.01),与回避应对方式(r=0.518,P<0.01)及屈服应对方式(r=0.532,P<0.01)呈负相关;应对方式在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提高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自我效能感、选取积极面对应对方式是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丽丽;李霞;路晓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PDCA结合质量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PDCA结合质量管理工具在降低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查取2017年7月高血压患者全麻90例,其中24例出现诱导期低血压,占总数的26.7%,采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找出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原因,寻找可调控因素,进行真因验证,并拟定相关对策,设定目标值12.8%,在改进过程中对低血压发生率进行评价,后形成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的规范流程.结果 2017年8月—2018年1月运用PDCA结合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率降低为11.1%,达到了目标值.结论 运用PDCA结合质量管理工具进行麻醉管理可维持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障了患者围术期的麻醉安全.

    作者:郭尔萍;关江;彭燕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普拉洛芬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普拉洛芬滴眼液运用于白内障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5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术后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氟米龙滴眼液术后治疗,研究组采取普拉洛芬滴眼液术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视力矫正优良率为92.50%,且该组干眼症状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氟米龙滴眼液而言,白内障术后患者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戴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CT联合MRI检测对诊断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分析胰腺囊性病变患者接受CT和MRI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T检查,观察组采用MRI和CT联合诊断,对两组的阳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有38例确诊,准确率为92.68%.观察组有41例确诊,准确率为1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阳性预测值,观察组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90.24%(37/41),对照组的阳性预测值为100%(41/4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患者接受CT和MRI联合诊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刘立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中应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5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25)和B组(n=25),5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额外接受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结果 A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残余尿量、膀胱容量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膀胱功能的改善.

    作者:黄坤静;黄洁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内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神经内科新进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名.对照组采取经验教学法,观察组进行系统化护理教学;培训1个月后,比较两组新护士临床护理技能.结果 培训后,两组新护士护理操作步骤以及整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其中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教学能够明显提高神经内科新进护士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和整体素质,可使神经内科整体护理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在临床规范化培训中推广价值高.

    作者:邬光继;郑天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在临床妇产科患者中分别运用开腹子宫切除术以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使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将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异常情况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均获得治愈出院.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以及镇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实施全子宫切除时运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作者:汪玲;王小燕;黄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6年7月引入目标化管理理念并将其应用到本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经过近一年的目标化管理应用,于2017年7月对比分析培训前后两年内目标化管理理念在本院内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目标化管理后,医患之间发生纠纷的次数低于传统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分数及技能考试分数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医院的被投诉次数降低.结论 实施目标化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内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对改善未来医院护理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作者:谭家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析

    目的 探析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用于糖尿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用于糖尿病效果颇佳,有益于缓解症状、控制血糖、提高满意度.

    作者:李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微创法拔除阻生智齿牙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微创法拔除阻生智齿牙的效果.方法 选取从本院口腔科纳入的阻生智齿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拔牙方式,去除阻生智齿牙;微创组利用高速涡轮牙钻,配合牙挺,拔除阻生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做好相关记录.结果 微创组患者在拔牙时间、患者疼痛和心理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牙槽窝完整性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常规拔牙方式相比,微创法在拔除阻生牙方面,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疼痛和紧张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黎清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新生儿护理中配合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受护理的新生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以配合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在疼痛刺激后的血氧饱和度、动脉压以及新生儿的疼痛分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给予配合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感,并且血氧饱和度、动脉压有明显提升,效果显著.

    作者:邓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4月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人员仔细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根据实际感染原因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 实行人性化和科学化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水平控制有着紧密联系,医务人员如果能够根据以往医疗经验总结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不断优化手术室护理,就能够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朱庆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浅谈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方法

    目的 分析肺结核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所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治方法,观察组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共有3例患者感染肺结核,感染率为10%;对照组中共有21例感染肺结核,感染率为7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防治工作中,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能够非常有效地对肺结核予以控制,降低了感染率,此外还能实现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于佳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手术室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目的 规范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提高手术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在手术室成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和完善手术室高危药品目录,进一步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对护士进行手术室高危药品知识培训及考核、新入科护士严格资格准入,强调高危药品使用前后双人查对制度及用药后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安全管理实施后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安全管理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实施后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及使用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安全管理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手术室高危药品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用药能力,确保患者围手术期用药安全.

    作者:喻军;陈秋香;关国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合理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合理可控范围.结论 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杨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疾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对老年哮喘患者实施个案护理管理模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行治疗的80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不确定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哮喘患者实施个案护理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

    作者:陶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