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敏;刘丹丹;王月芹
目的 探究平阳霉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口腔门诊部就诊的头面部血管瘤患儿5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平阳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普罗奈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瘤体大小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平阳霉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张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消化内科门诊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98例ESD后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为149例.B组行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A组行四联疗法,即三联疗法+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1个月后,对比其溃疡愈合率和Hp根治率,并对比溃疡愈合质量.结果 A组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治率分别90.60%和95.30%,B组分别为81.21%和83.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愈合质量为优的比率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三联疗法相比,四联疗法治疗ESD后Hp感染的效果更佳,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伊如如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改良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分组方式,将掷出奇数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掷出偶数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法 .结果 术后,观察组Ⅰ级浅前房、Ⅲ级浅前房、滤道阻塞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应用改良小梁切除术,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浅房发生率,优化了眼压指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郜小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PICC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科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20例呼吸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并对PICC的应用以及护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0例危重患者治疗中,一次插管成功的19例,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5%;总计出现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接受PICC置管的呼吸重症患者其置管一次成功率较高,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PICC置管在呼吸危重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且PICC置管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预后效果,并且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易源远;骆成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不同术中保温措施对开腹手术患者低体温及手术感染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106例开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空调加热方式,观察组则采用空调结合加温仪的保温方式,对比两种加热方式下患者术中低体温情况发生率和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术中麻醉后患者核心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不同的术中保温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腹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给予其空调结合加温仪的保温方式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保持患者体温达到平衡,有效避免术中出现低体温的现象.
作者:邓小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调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室经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研究组行预见性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以及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首次排便以及排气时间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中,实施预见性手术室护理方案,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加快患者身体机能康复,临床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梅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健脾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对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加依娜·铁木尔汗;李建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在牙科畏惧症患儿口腔治疗中应用一氧化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的效果.方法 将本医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牙科畏惧症患儿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心理疏导措施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一氧化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进行治疗,临床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分数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科畏惧症患儿口腔治疗中应用一氧化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舒缓患儿的负面情绪.
作者:冯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细节护理组患者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细节护理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53.57%)和总满意率(91.43%)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方面,细节护理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的各项评分,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当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且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情况也较为突出.
作者:朱泉;王俊红;彭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肿瘤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护理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其余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针对我院肿瘤科护理风险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在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改善医患、护患关系.
作者:赵兰君;袁继全;张华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层级链式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层级链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方法 为(85.12±1.31)分,服务态度(90.36±1.2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为(5.36±3.1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链式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儿科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曹雪;樊晓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新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学习曲线,为科学设计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新入职护士40名进行中心吸氧、院外CPR、心电监护、经口/鼻吸痰四项急救技能操作的培训,每名新护士每项操作8次,比较每项操作8个轮次的操作得分、操作合格率及操作时间.结果 四项急救技能8个轮次操作得分、操作合格率及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学习曲线显示,5个轮次培训后,中心吸氧、院外CPR的操作得分、操作合格率及操作时间出现拐点而后趋于平稳;7个轮次培训后,心电监护、经口/鼻吸痰的操作得分、操作合格率及操作时间出现拐点而后趋于平稳.结论 新护士中心吸氧、院外CPR两项急救技能的学习曲线约为5次;心电监护、经口/鼻吸痰的学习曲线约为7次.
作者:梁冰;陈欣彦;林钦梅;张洋妹;王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既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又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明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影响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的诸多不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意见.通过总结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策略.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影响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提升维修意识,增强资金投入;健全维修制度,强化维修管理;注重专业人才,建设人才队伍.
作者:李启兰;李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MP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要求现场采集相关数据,分诊护士对就诊患儿进行MPEWS评分,医师就诊时对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和分级,寻求MPEWS评分值与病情急重程度的关联度.结果 MPEWS评分与病情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rs=-0.629,P<0.001),MPEWS评分越高,病情分级等级越低,病情越急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975,可信区间为0.972~0.977(P<0.05),说明MPEWS评分对急诊患儿的判断有统计学意义.佳临界值为1.5分,此时敏感度为93.9%,特异度为99.5%.结论 MPEWS评分对儿童预检分诊,识别急诊患儿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秀芳;刘春明;王艳;代大春;杨桂云;王俊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调控机制.方法 传统方法 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利用成脂诱导培养基诱导成脂分化,进行基因表达鉴定.结果 实验组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脂滴逐渐显现、含脂滴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未加成脂诱导剂的对照组细胞形态始终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第7天、10天、14天的LPL、PPAR-γ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无表达),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信号强度明显逐渐上升,提示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化与LPL、PPAR-γ基因表达有关.结论 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可能与LPL、PPAR-γ基因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单志强;许西;郭文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肺癌根治术后胸腔闭式引流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肺癌根治术后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肺癌根治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根治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效果良好.
作者:许阿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体情况、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董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及辨证规律,并分析使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高脂血症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按照中医临床辨证规律,根据患者患病的证型,对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治疗4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4%,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中医临床辩证论治的方法 治疗高脂血症,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雯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1例.结果 研究组积极配合患者比例为80.49%(33/41),高于参照组的48.78%(20/4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治疗结果 满怀信心患者比例为82.93%(34/41),高于参照组的46.34%(19/4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自卑为口腔正畸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在心理特征分析基础上予以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及治疗信心.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