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勤;蒋焰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抽取我院2017年3—8月行传统钢板手术治疗的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7年9月—2018年3月行加压锁定钢板治疗的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康复优良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为93.5%,对照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为71.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采取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方式进行治疗利于术后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而且有着很高的康复优良率,效果可靠.
作者:高飚;邹三明;冯华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PICC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科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20例呼吸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并对PICC的应用以及护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0例危重患者治疗中,一次插管成功的19例,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5%;总计出现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接受PICC置管的呼吸重症患者其置管一次成功率较高,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PICC置管在呼吸危重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且PICC置管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预后效果,并且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易源远;骆成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改良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分组方式,将掷出奇数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掷出偶数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法 .结果 术后,观察组Ⅰ级浅前房、Ⅲ级浅前房、滤道阻塞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应用改良小梁切除术,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浅房发生率,优化了眼压指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郜小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12月本院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术中配合医师操作为主.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心动过缓及肢体躁动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命体征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且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痛胃镜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了检查不良反应,提高检查安全性.
作者:李慧慧;王洪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病理生理学在双语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级及2016级共600名学生展开双语教育可行性问卷调查研究,抽取2015级临床一班(对照组,常规教学)和2016级临床二班(实验组,双语教学)学生共100名为双语教学研究对象,围绕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的教学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语教学可行性问卷调查研究中,600份问卷有效,其中500名学生支持双语教学,有100名学生反对双语教学.实验组教学成效中,结果 显示7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激发了英语学习兴趣,84%学生非常喜欢该种教学方式;76%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使自己的学习变得更主动,90%学生认为增强了自己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实验组病理生理学生的期末平均成绩为(80.25±2.60)分,对照组为(75.25±1.40)分.两组病理学生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病理生理学课程进行双语教育具有可行性.
作者:米文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调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室经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研究组行预见性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以及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首次排便以及排气时间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中,实施预见性手术室护理方案,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加快患者身体机能康复,临床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梅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探讨螺旋CT检查在肺癌的价值和准确性,并在临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临床上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和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比较经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患者终的检查结果 ,计算经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经螺旋CT检查出的患者例数为77例,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与病理结果 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17,P=0.077).结论 在肺癌此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不仅与终诊断结果 的符合率高,而且所耗时间短,大大缩短了整个诊断的时长.
作者:胡善朋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和SP(standardized patient)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式在普通外科急腹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TBL+SP组,在普通外科急腹症临床理论教学中实行TBL+SP综合教学方式;将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对比的方法 ,比较TBL+SP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L+SP组在综合成绩、学习兴趣、团队协助意识、解决困难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SP教学模式能更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临床医学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协作意识、解决困难能力,培养出更符合现实要求的医学人才.
作者:石海洲;陈艳荣;刘秀芳;王笃杰;丁文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讨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手术室临床带教中护生的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拟进行手术室实习的6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 ,观察组护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护生问题分析思考、团队协作、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及沟通能力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方式能够明显提高手术室临床实习护生各方面学习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有利于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在临床带教中推广价值高.
作者:林红玉;孙永红;崔莉青;龚艳;杨金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MP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要求现场采集相关数据,分诊护士对就诊患儿进行MPEWS评分,医师就诊时对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和分级,寻求MPEWS评分值与病情急重程度的关联度.结果 MPEWS评分与病情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rs=-0.629,P<0.001),MPEWS评分越高,病情分级等级越低,病情越急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975,可信区间为0.972~0.977(P<0.05),说明MPEWS评分对急诊患儿的判断有统计学意义.佳临界值为1.5分,此时敏感度为93.9%,特异度为99.5%.结论 MPEWS评分对儿童预检分诊,识别急诊患儿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秀芳;刘春明;王艳;代大春;杨桂云;王俊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及地塞米松防治化疗相关性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化疗前,常规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及地塞米松止吐,研究组在常规止吐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控制急性和延迟性CINV的疗效差别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CINV的发生率6.67%(2/30)和16.67%(5/3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性CINV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30)和26.7%(8/3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中,70.00%(21例)患者在服用奥氮平期间出现了嗜睡;对照组中,66.67%(20例)患者出现了睡眠障碍.结论 奥氮平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及地塞米松防治化疗相关性CINV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能够提高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秀梅;林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微课教学联合微信互动课堂的教学方法在低年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内科学习中的应用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轮转学习的第一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施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n=20),实施微课教学和微信互动课题教学方法 的为观察组(n=20),比较两组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员临床理论知识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对该教学方法 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联合微信互动的教学方法 可提高临床内科低年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学习效果,且满意度高,可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作者:顾延会;饶习敏;李江旭;符丹丹;欧阳瑶;赵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不同术中保温措施对开腹手术患者低体温及手术感染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106例开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空调加热方式,观察组则采用空调结合加温仪的保温方式,对比两种加热方式下患者术中低体温情况发生率和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术中麻醉后患者核心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不同的术中保温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腹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给予其空调结合加温仪的保温方式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保持患者体温达到平衡,有效避免术中出现低体温的现象.
作者:邓小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影响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的诸多不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意见.通过总结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策略.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影响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提升维修意识,增强资金投入;健全维修制度,强化维修管理;注重专业人才,建设人才队伍.
作者:李启兰;李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真实感受,为带教和管理新护士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进行目的 性抽样,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新入院的15名新护士,应用半结构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对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运用现象学分析法,经过整理提炼出新护士工作的6个主题:缺乏归属感、经验不足、专科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压力大、沟通能力缺乏、被需要感.结论 深入了解新护士的学习体验,以新护士的需求为出发点,重视新护士的心理管理,尊重爱护新护士,实施人文关怀,采取导师制,应用多元化的带教形式,给予提升空间,有效地帮助新护士成长.
作者:戴莉;杨玉霞;刘红;熊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体情况、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董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溶栓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46/50),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的72%(36/5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护理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争取急救时间,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罗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讨论在对妇产科临床情景教学方法 中进行教学病例库为基础的方法 实际影响和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学习的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名.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 ;2组为观察组,使用以教学病理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依次为96.67%和7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以教学病理库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能显著提高实习学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整体合格率高.
作者:王琰琰;王善凤;张文娟;郑金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17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有效率为88.24%.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机体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永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健脾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对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加依娜·铁木尔汗;李建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