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手术室临床带教护生学习能力的影响

林红玉;孙永红;崔莉青;龚艳;杨金梅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 手术室临床带教, 团队协作, 沟通能力, 学习能力, 护理实践
摘要:目的 讨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手术室临床带教中护生的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拟进行手术室实习的6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 ,观察组护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护生问题分析思考、团队协作、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及沟通能力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方式能够明显提高手术室临床实习护生各方面学习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有利于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在临床带教中推广价值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症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对症治疗组患者采用基础对症治疗,康复治疗组患者在采取基础对症治疗的同时,早期结合康复治疗.研究两组运动功能、生活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康复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生活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症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较好.

    作者:黄拥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与直肠癌分化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与直肠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长海医院2016年2—8月直肠癌5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盆腔MRI检查,明确肿瘤的部位、范围,测量不同b值(50 s/mm2、800 s/mm2、1000 s/mm2)下瘤体ADC值,比较同一b值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ADC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b值为800 s/mm2、1000 s/mm2时,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ADC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化程度与ADC值呈正相关(r=0.125,P=0.027).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对直肠癌分化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云成;赵娜;杨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P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ICU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ICU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传统教学查房组(对照组)与PBL教学查房组(观察组),每组各30名.统计并比较两组实习生ICU查房结果 .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协同合作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ICU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培养与锻炼他们分析与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查房效果,为重症医学有效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作者:薛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以教学病例库为基础的妇产科临床情景教学方法研究

    目的 分析讨论在对妇产科临床情景教学方法 中进行教学病例库为基础的方法 实际影响和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学习的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名.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 ;2组为观察组,使用以教学病理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依次为96.67%和7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以教学病理库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能显著提高实习学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整体合格率高.

    作者:王琰琰;王善凤;张文娟;郑金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对淋巴瘤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对淋巴瘤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淋巴瘤患者,所有淋巴瘤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10日—2016年5月5日),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以及常规随访.结果 随访前,观察组生理机能、心理正常情绪、社会融入感以及独立生理能力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随访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心理正常情绪、社会融入感以及独立生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淋巴瘤患者实施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能显著提高患者院外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俊;陈飞;余婷婷;贾晓燕;刘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PBL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超声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BL)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超声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超声科实习的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采取PBL结合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及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实践操作和阅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PBL结合传统教学看法的调查表中各项内容认可度均在80%以上.结论 PBL结合传统的教学有助于提高超声科实习学生的考核成绩和学习质量,且教学效果好.

    作者:杨淑君;黄季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12月本院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术中配合医师操作为主.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心动过缓及肢体躁动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命体征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且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痛胃镜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了检查不良反应,提高检查安全性.

    作者:李慧慧;王洪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TBL+SP在普通外科急腹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和SP(standardized patient)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式在普通外科急腹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TBL+SP组,在普通外科急腹症临床理论教学中实行TBL+SP综合教学方式;将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对比的方法 ,比较TBL+SP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L+SP组在综合成绩、学习兴趣、团队协助意识、解决困难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SP教学模式能更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临床医学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协作意识、解决困难能力,培养出更符合现实要求的医学人才.

    作者:石海洲;陈艳荣;刘秀芳;王笃杰;丁文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小儿包皮环切术中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

    目的 对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麻醉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进行小儿包皮环切手术的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吸入七氟烷符合静注氯胺酮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七氟烷符合静注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阴茎背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儿中心动脉压和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15分钟,研究组的中心动脉压和心率、苏醒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氯胺酮使用数量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阴茎背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手术麻醉中,不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缓解患儿疼痛,同时也可以缩短苏醒时间.

    作者:熊鹏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留学生中的应用

    目的 进一步探讨基于问题式教学法(PBL)联合基于案例教学法(CBL)的模式在内分泌科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教学对象分为两组:传统教学组(20人)采用传统授课方法 ;联合教学组(20人)采用PBL联合CBL的教学方法 .对其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临床思维能力、教学质量评分等.结果 联合教学组的留学生在各项评估指标上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内分泌科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高谷;丁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应用螺旋CT诊断肺癌的价值与准确性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螺旋CT检查在肺癌的价值和准确性,并在临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临床上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和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比较经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患者终的检查结果 ,计算经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经螺旋CT检查出的患者例数为77例,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与病理结果 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17,P=0.077).结论 在肺癌此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不仅与终诊断结果 的符合率高,而且所耗时间短,大大缩短了整个诊断的时长.

    作者:胡善朋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一氧化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在牙科畏惧症患儿口腔治疗的效果

    目的 分析在牙科畏惧症患儿口腔治疗中应用一氧化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的效果.方法 将本医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牙科畏惧症患儿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心理疏导措施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一氧化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进行治疗,临床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分数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科畏惧症患儿口腔治疗中应用一氧化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舒缓患儿的负面情绪.

    作者:冯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液净化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及对策管理分析

    目的 对血液净化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及对策管理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同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出现率为8%,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出现率为22%,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出现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974,P<0.05).结论 在进行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并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能够使风险出现的概率降低,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并使护患纠纷减少.

    作者:边梅芳;张三红;王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对LAD/LVE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18日—2017年5月16日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美托洛尔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LAD/LVEF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阵发性房颤患者LAD/LVEF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具有显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衡明强;向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喜炎平穴位注射治疗急喉痹外感风热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静脉输注配合天突穴位注射疗法对急喉痹外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喉痹外感风热证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予以喜炎平注射液静脉输注配合天突穴位注射.对照组(47例)予以单纯喜炎平注射液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39/47),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静脉输注配合天突穴位注射对急喉痹外感风热证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胡洁华;陆芝敏;火英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护士临床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真实感受,为带教和管理新护士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进行目的 性抽样,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新入院的15名新护士,应用半结构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对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运用现象学分析法,经过整理提炼出新护士工作的6个主题:缺乏归属感、经验不足、专科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压力大、沟通能力缺乏、被需要感.结论 深入了解新护士的学习体验,以新护士的需求为出发点,重视新护士的心理管理,尊重爱护新护士,实施人文关怀,采取导师制,应用多元化的带教形式,给予提升空间,有效地帮助新护士成长.

    作者:戴莉;杨玉霞;刘红;熊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护士急救技能的学习曲线分析

    目的 建立新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学习曲线,为科学设计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新入职护士40名进行中心吸氧、院外CPR、心电监护、经口/鼻吸痰四项急救技能操作的培训,每名新护士每项操作8次,比较每项操作8个轮次的操作得分、操作合格率及操作时间.结果 四项急救技能8个轮次操作得分、操作合格率及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学习曲线显示,5个轮次培训后,中心吸氧、院外CPR的操作得分、操作合格率及操作时间出现拐点而后趋于平稳;7个轮次培训后,心电监护、经口/鼻吸痰的操作得分、操作合格率及操作时间出现拐点而后趋于平稳.结论 新护士中心吸氧、院外CPR两项急救技能的学习曲线约为5次;心电监护、经口/鼻吸痰的学习曲线约为7次.

    作者:梁冰;陈欣彦;林钦梅;张洋妹;王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供应室护士意外职业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鄂州市供应室护理意外职业伤害的现状,评定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方法 对60名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予以记录和了解,同时向所有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表,得出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等指标.结果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以及维度得分分析过程中,危害因素要点、认知情况、防护要点以及总分分别为(6.76±2.44)分、(3.48±1.23)分、(4.45±1.21)分、(14.70±3.65)分,正确率分别为58.33%、48.33%、55.00%.另外大专学历职业危害认知评分为(15.45±3.50)分,职业危害知识为(7.33±2.32)分;中专职业危害认知评分为(13.93±3.83)分,职业危害知识为(16.20±2.60)分;初中职业危害认知评分为(13.69±3.36)分,职业危害知识为(6.02±2.20)分.结论 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自我防护的指导,有利于职业性伤害的降低.

    作者:苏珊荣;徐娅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乳腺癌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当前,针对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而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乳腺癌的发生,从患者的体验来讲,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所产生的疼痛感觉不像其他别的大手术创伤那样的疼痛剧烈,通常情况下,涉及到胸壁、上臂、肩部等一系列的相关部位,在手术之后静止VAS评分大多数情况下不超过6分.但是,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在一种应激状态,特别是手术之后的创伤导致机体对疼痛特别敏感,所以务必要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良好的镇痛护理.本文主要针对乳腺癌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情况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希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孙春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手术室临床带教护生学习能力的影响

    目的 讨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手术室临床带教中护生的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拟进行手术室实习的6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 ,观察组护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护生问题分析思考、团队协作、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及沟通能力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方式能够明显提高手术室临床实习护生各方面学习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有利于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在临床带教中推广价值高.

    作者:林红玉;孙永红;崔莉青;龚艳;杨金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