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朋
目的 探讨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健脾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对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加依娜·铁木尔汗;李建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和SP(standardized patient)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式在普通外科急腹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TBL+SP组,在普通外科急腹症临床理论教学中实行TBL+SP综合教学方式;将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对比的方法 ,比较TBL+SP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L+SP组在综合成绩、学习兴趣、团队协助意识、解决困难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SP教学模式能更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临床医学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协作意识、解决困难能力,培养出更符合现实要求的医学人才.
作者:石海洲;陈艳荣;刘秀芳;王笃杰;丁文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五年制本科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临床麻醉专业五年制本科生6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传统组(30例),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考核试验组和传统组学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及调查学生问卷的满意度,比较两种教学方法 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基础知识笔试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均优于传统组,试验组调查学生问卷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五年制本科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方波;张旋;宗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平阳霉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口腔门诊部就诊的头面部血管瘤患儿5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平阳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普罗奈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瘤体大小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平阳霉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张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探讨螺旋CT检查在肺癌的价值和准确性,并在临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临床上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和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比较经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患者终的检查结果 ,计算经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经螺旋CT检查出的患者例数为77例,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与病理结果 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17,P=0.077).结论 在肺癌此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不仅与终诊断结果 的符合率高,而且所耗时间短,大大缩短了整个诊断的时长.
作者:胡善朋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消化内科门诊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98例ESD后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为149例.B组行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A组行四联疗法,即三联疗法+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1个月后,对比其溃疡愈合率和Hp根治率,并对比溃疡愈合质量.结果 A组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治率分别90.60%和95.30%,B组分别为81.21%和83.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愈合质量为优的比率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三联疗法相比,四联疗法治疗ESD后Hp感染的效果更佳,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伊如如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整形美容手术的麻醉安全与防范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240例整形美容者进行分析,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了解,观察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有1例鼻综合整形者在术中出现低血压,指数为74/38 mmHg,及时采用多巴胺与麻黄碱、25%葡萄糖静脉注射,血压恢复平稳.1例隆乳手术者在术中出现喉痉挛现象.出现寒战现象的有41例,包括37例吸脂手术者与4例隆乳手术者.结论 在不同类型的整形美容手术中,其麻醉不良反应也各不相同,需要在临床上加以重视,并给予对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以便提高整形美容的麻醉安全性.
作者:刘海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既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又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明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及辨证规律,并分析使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高脂血症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按照中医临床辨证规律,根据患者患病的证型,对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治疗4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4%,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中医临床辩证论治的方法 治疗高脂血症,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雯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到某院进行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疾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检查指标,对患者进行血清hs-CRP测定,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hs-CRP进行检测和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Fb、nbl及nbh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分析,实验组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疾病,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许侃;胡光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麻醉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进行小儿包皮环切手术的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吸入七氟烷符合静注氯胺酮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七氟烷符合静注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阴茎背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儿中心动脉压和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15分钟,研究组的中心动脉压和心率、苏醒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氯胺酮使用数量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阴茎背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手术麻醉中,不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缓解患儿疼痛,同时也可以缩短苏醒时间.
作者:熊鹏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DOPS在康复治疗学实习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发现有效的考核与反馈方法 ,从而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以海南医学院2013级和2014级康复治疗学专业54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于实习的第1周、第2周、第3周末分别进行1次DOPS评估考核,对照组只在第3周末进行1次DOPS评估考核.结果 实验组第3周末DOPS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教师对实验组第3 周末DOPS 考核结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实习生对第3 周末DOPS 考核结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DOPS 作为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工具,值得在康复治疗学临床教学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仁杰;李洪凯;唐智超;李英爽;钟小日;乔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肿瘤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护理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其余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针对我院肿瘤科护理风险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在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改善医患、护患关系.
作者:赵兰君;袁继全;张华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基于问题式教学法(PBL)联合基于案例教学法(CBL)的模式在内分泌科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教学对象分为两组:传统教学组(20人)采用传统授课方法 ;联合教学组(20人)采用PBL联合CBL的教学方法 .对其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临床思维能力、教学质量评分等.结果 联合教学组的留学生在各项评估指标上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内分泌科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高谷;丁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异常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后对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产妇行臀位助产术助产,给予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分娩.分娩结束后,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分析臀位助产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围生儿,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的组内发生率和病死率更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娩后SAS、SDS评分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常分娩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臀位助产术助产是切实可行的,在臀位助产术的辅助下,围生儿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增加,且无需手术,产妇术后合并负性情绪的概率更小、恢复更快,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调控机制.方法 传统方法 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利用成脂诱导培养基诱导成脂分化,进行基因表达鉴定.结果 实验组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脂滴逐渐显现、含脂滴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未加成脂诱导剂的对照组细胞形态始终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第7天、10天、14天的LPL、PPAR-γ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无表达),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信号强度明显逐渐上升,提示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化与LPL、PPAR-γ基因表达有关.结论 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可能与LPL、PPAR-γ基因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单志强;许西;郭文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黄褐斑患者采用针灸背俞穴联合局部围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6月收治的9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局部围刺)、对照组(30例,针灸背俞穴)、联合组(30例,针灸背俞穴联合局部围刺),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0%)和对照组(66.7%)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治疗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0.0%)、对照组(6.7%)、联合组(3.3%)复发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褐斑患者采用针灸背俞穴联合局部围刺治疗的效果良好,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焦彦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2—12月及2016年2—12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健康体检者,200例亚健康体检者.两次体检项目一样.并为再次体检的体检者提供体检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体检效果.结果 再次体检后,两组研究对象的总体检时间均较2015年的总体检时间少,2016年研究对象对于医院体检的满意程度高于201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进行体检护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早期保乳治疗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50例)给予早期保乳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4.21±14.62)min,术中出血量(33.82±9.73)ml,住院时间(8.32±2.05)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81.63±9.74)分,术后24个月(83.56±8.8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保乳术治疗乳腺癌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纪祯成;杨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及地塞米松防治化疗相关性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化疗前,常规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及地塞米松止吐,研究组在常规止吐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控制急性和延迟性CINV的疗效差别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CINV的发生率6.67%(2/30)和16.67%(5/3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性CINV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30)和26.7%(8/3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中,70.00%(21例)患者在服用奥氮平期间出现了嗜睡;对照组中,66.67%(20例)患者出现了睡眠障碍.结论 奥氮平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及地塞米松防治化疗相关性CINV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能够提高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秀梅;林雪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