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米文生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双语教学, 课程改革, 可行性, 常规教学, 教学反馈
摘要:目的 对病理生理学在双语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级及2016级共600名学生展开双语教育可行性问卷调查研究,抽取2015级临床一班(对照组,常规教学)和2016级临床二班(实验组,双语教学)学生共100名为双语教学研究对象,围绕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的教学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语教学可行性问卷调查研究中,600份问卷有效,其中500名学生支持双语教学,有100名学生反对双语教学.实验组教学成效中,结果 显示7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激发了英语学习兴趣,84%学生非常喜欢该种教学方式;76%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使自己的学习变得更主动,90%学生认为增强了自己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实验组病理生理学生的期末平均成绩为(80.25±2.60)分,对照组为(75.25±1.40)分.两组病理学生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病理生理学课程进行双语教育具有可行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到某院进行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疾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检查指标,对患者进行血清hs-CRP测定,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hs-CRP进行检测和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Fb、nbl及nbh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分析,实验组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疾病,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许侃;胡光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探究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诊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行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加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两组不同方法 治愈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5).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术中保温对开腹手术患者低体温及手术感染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不同术中保温措施对开腹手术患者低体温及手术感染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106例开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空调加热方式,观察组则采用空调结合加温仪的保温方式,对比两种加热方式下患者术中低体温情况发生率和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术中麻醉后患者核心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不同的术中保温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腹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给予其空调结合加温仪的保温方式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保持患者体温达到平衡,有效避免术中出现低体温的现象.

    作者:邓小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目的 探究改良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分组方式,将掷出奇数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掷出偶数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法 .结果 术后,观察组Ⅰ级浅前房、Ⅲ级浅前房、滤道阻塞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应用改良小梁切除术,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浅房发生率,优化了眼压指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郜小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对淋巴瘤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对淋巴瘤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淋巴瘤患者,所有淋巴瘤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10日—2016年5月5日),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以及常规随访.结果 随访前,观察组生理机能、心理正常情绪、社会融入感以及独立生理能力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随访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心理正常情绪、社会融入感以及独立生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淋巴瘤患者实施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能显著提高患者院外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俊;陈飞;余婷婷;贾晓燕;刘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微课及微信互动课堂在低年资规培医师学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课教学联合微信互动课堂的教学方法在低年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内科学习中的应用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轮转学习的第一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施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n=20),实施微课教学和微信互动课题教学方法 的为观察组(n=20),比较两组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员临床理论知识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对该教学方法 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联合微信互动的教学方法 可提高临床内科低年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学习效果,且满意度高,可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作者:顾延会;饶习敏;李江旭;符丹丹;欧阳瑶;赵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黄芪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体情况、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董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现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现状相关因素,找到产生问题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职业病与劳动保护立法实施情况,分析和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因素.结果 法律依据少、社会及用人单位的不重视、管理人员相关专业素养不足、劳动者自身防范意识差是影响我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相关因素.结论 严格的法律制度和严密的监督机制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企业自觉守法、劳动者依法维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多方面联合协助,才能依法、全面、有效地防止职业病发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作者:柳志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异常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后对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产妇行臀位助产术助产,给予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分娩.分娩结束后,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分析臀位助产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围生儿,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的组内发生率和病死率更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娩后SAS、SDS评分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常分娩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臀位助产术助产是切实可行的,在臀位助产术的辅助下,围生儿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增加,且无需手术,产妇术后合并负性情绪的概率更小、恢复更快,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P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ICU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ICU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传统教学查房组(对照组)与PBL教学查房组(观察组),每组各30名.统计并比较两组实习生ICU查房结果 .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协同合作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ICU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培养与锻炼他们分析与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查房效果,为重症医学有效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作者:薛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护士临床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真实感受,为带教和管理新护士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进行目的 性抽样,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新入院的15名新护士,应用半结构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对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运用现象学分析法,经过整理提炼出新护士工作的6个主题:缺乏归属感、经验不足、专科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压力大、沟通能力缺乏、被需要感.结论 深入了解新护士的学习体验,以新护士的需求为出发点,重视新护士的心理管理,尊重爱护新护士,实施人文关怀,采取导师制,应用多元化的带教形式,给予提升空间,有效地帮助新护士成长.

    作者:戴莉;杨玉霞;刘红;熊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整形美容手术的麻醉安全与防范

    目的 探究整形美容手术的麻醉安全与防范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240例整形美容者进行分析,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了解,观察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有1例鼻综合整形者在术中出现低血压,指数为74/38 mmHg,及时采用多巴胺与麻黄碱、25%葡萄糖静脉注射,血压恢复平稳.1例隆乳手术者在术中出现喉痉挛现象.出现寒战现象的有41例,包括37例吸脂手术者与4例隆乳手术者.结论 在不同类型的整形美容手术中,其麻醉不良反应也各不相同,需要在临床上加以重视,并给予对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以便提高整形美容的麻醉安全性.

    作者:刘海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管状胃在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管状胃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中所获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其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直线切割缝合器胃小弯侧切除,利用管状胃对上消化道的重建,为观察组,对照组通过全胃代食管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有1例(4.0%),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患者有2例(8.0%),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有1例(4.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对照组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有3例(12.0%),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患者有5例(20.0%),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有3例(12.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管状成形食管癌切除术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与解剖学特点相符合,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红涛;易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

    目的 分析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调控机制.方法 传统方法 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利用成脂诱导培养基诱导成脂分化,进行基因表达鉴定.结果 实验组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脂滴逐渐显现、含脂滴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未加成脂诱导剂的对照组细胞形态始终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第7天、10天、14天的LPL、PPAR-γ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无表达),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信号强度明显逐渐上升,提示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化与LPL、PPAR-γ基因表达有关.结论 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可能与LPL、PPAR-γ基因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单志强;许西;郭文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PDCA循环在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的具体运用

    目的 探究PDCA循环在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入住我院行种植牙治疗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7例.两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PDCA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有63颗种植牙,60颗种植成功,植牙成功率为95.24%;参照组有61颗种植牙,51颗植牙成功,植牙成功率为83.61%,研究组植牙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1/57),低于参照组的12.28%(7/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予以种植牙患者PDCA循环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植牙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欧爱华;王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针灸背俞穴联合局部围刺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黄褐斑患者采用针灸背俞穴联合局部围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6月收治的9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局部围刺)、对照组(30例,针灸背俞穴)、联合组(30例,针灸背俞穴联合局部围刺),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0%)和对照组(66.7%)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治疗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0.0%)、对照组(6.7%)、联合组(3.3%)复发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褐斑患者采用针灸背俞穴联合局部围刺治疗的效果良好,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焦彦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12月本院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术中配合医师操作为主.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心动过缓及肢体躁动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命体征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且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痛胃镜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了检查不良反应,提高检查安全性.

    作者:李慧慧;王洪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翻转课堂联合慕课学习在内分泌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联合慕课学习在内分泌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联合慕课学习.通过笔试考核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结果 实验组笔试成绩的总成绩、优秀率、及格率以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分泌系统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慕课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柴芳;刘锐;姜丁文;刘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锌剂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锌剂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效果及对IgA、IgM、Ig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为常规组(n=41)和研究组(n=41).常规组41例患儿给予基础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A、IgM、IgG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治疗显效率分别为68.29%和90.24%,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免疫指标IgM、IgG水平均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Ig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免疫指标IgA、IgM、IgG水平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辅助锌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明显,有效提高婴幼儿血清免疫指标IgA、IgM、IgG水平.

    作者:陈萌萌;伊长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