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后效果

喻亮;邹三明

关键词:经椎旁肌间隙, 微创经皮入路手术, 胸腰椎骨折, 肌肉损伤, 炎症反应, 骨代谢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炎症反应、成骨代谢指标以及破骨代谢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CRP、OC、CTX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疼状况,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维护门诊管理中的实践探究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维护门诊管理中的实践,提高门诊管理水平.方法 选择我医院PICC维护门诊于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0例需进行PICC置管维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门诊管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后,统计研究对象对维护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在门诊管理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后,900例患者中865例患者对我医院的PICC维护门诊非常满意,32例较为满意,仅3例患者对PICC维护持一般态度,整体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起始于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PICC维护门诊管理中能够切实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桂香月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多媒体与PBL结合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媒体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结合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7年9月—2018年7月2015级中医骨伤方向学生125名,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5名,对照组60名.对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运用多媒体与PBL结合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学期末学习情况和授课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综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反馈评价优良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5%(P<0.05).结论 采用多媒体与PBL教学法展开中医骨伤科疾病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授课品质,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

    作者:邓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形成性评价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是学生在一个教学模块中参与、能得到反馈且能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英语、数学、医学等教育中.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以课程评价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影像学教育对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论述形成性评价如何在影像学教育课前、课堂、课后的应用,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以期此教学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影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刘连生;李吉平;李栩薇;王磊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女性精神病孕期服用抗精神药物致胎儿畸形的研究

    目的 对女性精神病患者孕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否能够导致胎儿畸形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女性精神病患者216例作为本次探究主体,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14例,对照组患者102例,实验组患者孕期一直服用药物直至分娩,对照组患者孕期停药或者间断服用药物,观察两组患者胎儿的畸形率、流产率以及死胎率.结果 实验组胎儿畸形率(9.64%)、流产率(13.15%)以及死胎率(7.01%)与对照组相比[(13.72%)、(15.68%)、(9.8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精神病患者孕期服用药物不会对胎儿畸形造成影响,女性精神病患者怀孕期间可以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作者:刘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为(0.87±0.12)cm、尿道膀胱后角为(95.2±1.5)°,膀胱颈旋转角为(16.8±1.2)°,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为(2.68±0.42)cm,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和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分别为(1.59±0.18)cm、(118.5±2.7)°、(32.9±2.5)°和(3.72±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超声检查即有利于区分健康人与产后压力行尿失禁患者,又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晓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两种类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7年4月收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6例)和B组(56例),分别采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Harri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术中失血量均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接近,但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术应用有助于降低操作难度和手术创伤,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小林;李伟;张孝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腔镜联合胃镜行早期胃癌手术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胃镜行早期胃癌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情况.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早期胃癌手术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之后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33±1.11)d、肛门排气时间为(32.58±2.28)h、并发症发生例数有2例,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行早期胃癌手术治疗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获得了较佳的效果.

    作者:余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防止患者跌倒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将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作为科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控制,完善科室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防范管理,促进跌倒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 提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全科5例跌倒不良事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故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控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及跌倒伤害率.结果 对跌倒敏感指标控制前后进行比较,跌倒发生率由0.25‰下降至0.098‰,跌倒伤害率由80%降到0.结论 通过护理敏感指标分析,为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将跌倒评价指标应用于科室及专项质量控制,使跌倒管理更具目标化、规范化,有助于医院跌倒质量管理的提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王茂红;沈建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在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在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术前给予放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培他滨治疗,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程度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疗效较佳,且安全可靠.

    作者:朱园园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的亚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医护人员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参加2016—2017年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亚健康检出率为56.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每周工作时间、是否上夜班、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亚健康对总体亚健康状况有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 亚健康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健康,医疗卫生事业管理者应重视医务人员的亚健康状.

    作者:杨宁;杨淑霞;蔡素丽;姚慧;刘宏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三胶汤治疗崩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三胶汤治疗崩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的崩漏患者3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分别给予三胶汤剂(治疗组)和清热固经汤(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激素及基础体温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BBT双相型110例(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三胶汤治疗崩漏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激素水平,提高双相型体温变化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丛涛;于源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共160例,时间段为2017年1—12月,以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可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提升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

    作者:肖富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给予标准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四联疗法治疗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HP根除率,临床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28 d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86%,对照组为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根除率为88%(44/50);对照组为78%(3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8 d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贾志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舒适护理服务在老年康复护理中的实践效果

    目的 观察老年康复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康复治疗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30例,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和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S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相比护理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康复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段菊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孕期助产士一对一全程健康指导护理对自然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期助产士一对一全程健康指导护理模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3月在我院分娩的单胎妊娠孕产妇8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5)和对照组(n=405).其中对照组孕妇在院期间给予常规产检以及门诊指导,观察组产妇每人配备一名助产士,给予全程健康指导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40.49%,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28.64%(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用时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 孕期助产士一对一全程健康指导护理模式对产妇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的时间.

    作者:吕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的改进与运作

    目的 通过改进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来提高稳定护理质量.方法 采取改变质控检查项目的内容,即护理单项质量检查、病区季度薄弱环节的检查、病区专科敏感指标相结合的形式、在检查方式上通过改变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及频次、改变记录及反馈形式等进行每月的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病区护理管理各项质量评分、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较改进前明显提高(P<0.05),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改进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的改进,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玲;高淑平;李华萍;彭小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54±2.22)天、住院费用为(8888.87±100.54)元、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88.69±7.78)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1.69±6.87)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100例哮喘患儿,将上述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50例,临床控制13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量(2.7±0.2)L、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62.5±7.2)%,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蒋超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输尿管结石分成两组:31例实验组选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31例对照组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结石清除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37.68±3.57)min,与对照组(56.69±6.60)min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选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丁顺国;刘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孕妇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产后出血孕产妇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51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对照组(51例,采用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高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孕产妇产后出血量,快速止血.

    作者:于秋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