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录民;姚健;陈玲玲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及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乳腺癌患者19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例患者中91.48% 合并系统性疾病.85.43% 为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型占81.82%.Ⅰ期和Ⅱ期患者占73.15%.86.43% 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保乳手术比例39.86%.随访完成121例患者,102例患者无进展生存,17例复发,2例死亡.无进展生存患者中早期患者比例、Luminal分型、根治性手术患者人数均高于复发死亡组(P<0.05).在102例无病生存的患者中,内分泌治疗依存性高达89.33%.而在死亡复发组无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及其他术后辅助治疗.结论肿瘤分期和分子分型是决定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对于提高可切除早期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意义重大.内分泌治疗是老年乳腺癌患者主要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张小丽;海涛;李非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选取62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膀胱全切术,观察组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分析两组患者BLCA-4和IL-8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观察组BLCA-4和IL-8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磊;吴蕾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例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前外侧入路治疗,随访1年,分析20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3.96±2.67)周,且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骨不愈合、钢板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20例患者治疗1年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更优,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佳的效果.
作者:周劲松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6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叶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NO、ET-1、sICAM-1、Hcy、IMT、SBPV与DBPV.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24小时SBPV与DBPV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NO、ET-1、Hcy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与叶酸联合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剑生;石其云 刊期: 2018年第27期
近年肝脏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逐渐显现.研究提示肝功能不全是感染进展为脓毒症的危险因素,脓毒症后的肝功能损伤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更好的理解脓毒症相关肝损伤.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脓毒症引起肝微循环与肝血流改变,库普弗细胞的激活及分泌作用,炎性因子的作用等.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大致可分为黄疸和缺氧性肝炎两类,其中黄疸常见.目前没有关于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统一诊断标准,导致目前各研究中其发病率差异很大,这可能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作者:邢小康;李曼;郭丰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应用急诊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所选4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并脑疝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给予急诊手术治疗,术前未接受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实施动脉夹闭术治疗;术后4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患者因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2例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36例患者存活,对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选择COS评分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20例患者良好,8例患者轻残,8例患者严重伤残.结论 应用急诊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并脑疝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能让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
作者:邓伟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湿性敷料治疗皮肤烧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50例皮肤烧伤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湿性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皮肤烧伤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疼痛NRS评分、住院时间、瘢痕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焦虑心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焦虑心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湿性敷料治疗皮肤烧伤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切口愈合,缩短愈合和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缩小瘢痕,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郭中书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3月—2017年9月选取我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2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患者血压、血脂、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对照组低,TC、TG、LDL-C比对照组低,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降低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治疗效果好.
作者:林红敏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骨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90.67% 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80.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外科护理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莉;代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2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两种检查方式,统计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异常检出率、时间、费用成本明显低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突出,能够准确的发现疾病的变化状况,客观的提供疾病数值,从而实现对疾病程度的量化表现,进而为临床治疗与预后干预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作者:孟庆强;孙丽;孟令花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Orem自理理论对脑血栓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6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运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则运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同时调查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中患者肌力≤2级的例数(2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46例),患者肌力≥3级的比例(75.0%)高于对照组(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2.50%)明显少于对照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通过Orem自理理论进行个性化护理后,其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馨慧;王亮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飞行人员职业病的价值.方法 抽取来我院普通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80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分析其心电图波形特点,对比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ST-T压低检出率22.5%,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29,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常见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32.5%,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1,P<0.05).体检飞行人员对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的总舒适度为92.5%,低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为98.8%,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5,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较常规心电图更好地检测出飞行人员心脏相关职业病,可作为有心脏相关症状飞行人员的主要检测方法,以提高民航飞行的安全性.
作者:陈立静;卢利红;吴其明;宋毓青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压疮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入选16例压疮患者,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患者治疗方法均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而后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1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经过护理后10例非常满意,6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 压疮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良好,且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姚秀球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应用新媒体的方法辅助心电图教学在诊断学心电图见习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在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2015级本科生中抽取5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学生,分别进行新媒体辅助下的心电图教学及常规心电图教学,在课后进行随堂小测.结果新媒体辅助教学组及常规教学组的考核平均成绩为(91.8±2.4)分、(85.2±2.5)分,新媒体教学组优于常规教学组(P=0.010);新媒体教学组及常规教学组的优秀率分别为80%、52%,新媒体教学组优于常规教学组(P=0.037).结论 应用新媒体的方法辅助心电图教学在诊断学心电图见习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颛孙永勋;罗颖嘉;李建国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辅助治疗在糖尿病合并甲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美托洛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值以及甲亢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亢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1%>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实行美托洛尔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值,并改善患者甲亢症状,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范本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观察组采用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眼压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前房深度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作者:张秀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系统性护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2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80例.A组给予系统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VAS(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B组为89.44%(P<0.05).结论 为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行系统性护理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症状,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杨红燕 刊期: 2018年第27期
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预后也较差,由于早期筛查在我国尚未普及,且我国胃癌多以进展期胃癌为主,确诊时一般病程较晚,即使手术切除疗效也差,术后复发率也较高,对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治疗,不仅可以起到缩小肿瘤和淋巴结,降低肿瘤T/N分期,同时也增加了手术R0切除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虽然围手术期治疗越来越受人瞩目,但目前仍缺乏相应的治疗标准,文章就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作简要阐述与探讨.
作者:屈国伦;曲兴龙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前,农村的从医人员不论是在医疗水平或是知识结构方面均尚未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应对这种现状必须对乡村医生加强医学教育的规范化,对其进行培养和深造,同时也是建立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所在.乡村医生培训以医学院作为相关培训部门,教育模式采用在职学历教育以及在岗培训等相关的继续教育形式以此提升乡村从医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医疗水平.文章对乡村医生教育培养开展研究和实践,结合农村从医人员的现状探索适合的培养模式,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建立完整且适宜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汪亚玲;陈卫华;杨先甲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60岁以下人群(不包括60岁,下文以<60岁表示)急性主动脉夹层多排螺旋CT平扫诊断征象,提高<60岁人群主动脉夹层CT平扫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主要因突发急性胸痛、腹痛等病因急诊就诊的患者44例.<60岁年龄组14例,年龄小45岁,大54岁,平均(49.8±3.2)岁.≥60岁年龄组30例,年龄小61岁,大81岁,平均(71.2±6.3)岁.均行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或胸腹部联扫,平扫检查后当日至一周内在本院行CTA检查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对44例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平扫诊断征象进行数据总结,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 χ2检验.结果(1)主动脉增粗,(2)钙斑内移,(3)主动脉内密度不均,(4)主动脉腔见内膜片影,(5)心包积液,(6)胸膜增厚,(7)胸腔积液,(8)背侧肺野高密度影,以上诊断征象经统计学分析,(2)~(8)的诊断征象在≥60岁年龄组与<60岁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征象(2)(3)(7)在≥60岁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征象(4)(5)(6)(8)在<60岁年龄组发生率较高.结论 < 60 岁年龄组主动脉夹层主要表现为主动脉腔内见内膜片影、心包积液、胸膜增厚、背侧肺野高密度影四个征象,以上四个征象对< 60 岁人群主动脉夹层平扫诊断更具有特征性.
作者:李颖;李旭文 刊期: 201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