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0岁以下人群急性主动脉夹层CT平扫影像征象的初步研究

李颖;李旭文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 <60岁, 内膜片影, 心包积液, 胸膜增厚, 背侧肺野高密度影
摘要:目的 总结60岁以下人群(不包括60岁,下文以<60岁表示)急性主动脉夹层多排螺旋CT平扫诊断征象,提高<60岁人群主动脉夹层CT平扫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主要因突发急性胸痛、腹痛等病因急诊就诊的患者44例.<60岁年龄组14例,年龄小45岁,大54岁,平均(49.8±3.2)岁.≥60岁年龄组30例,年龄小61岁,大81岁,平均(71.2±6.3)岁.均行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或胸腹部联扫,平扫检查后当日至一周内在本院行CTA检查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对44例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平扫诊断征象进行数据总结,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 χ2检验.结果(1)主动脉增粗,(2)钙斑内移,(3)主动脉内密度不均,(4)主动脉腔见内膜片影,(5)心包积液,(6)胸膜增厚,(7)胸腔积液,(8)背侧肺野高密度影,以上诊断征象经统计学分析,(2)~(8)的诊断征象在≥60岁年龄组与<60岁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征象(2)(3)(7)在≥60岁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征象(4)(5)(6)(8)在<60岁年龄组发生率较高.结论 < 60 岁年龄组主动脉夹层主要表现为主动脉腔内见内膜片影、心包积液、胸膜增厚、背侧肺野高密度影四个征象,以上四个征象对< 60 岁人群主动脉夹层平扫诊断更具有特征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C595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及凋亡作用

    目的 探究C595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MUC1蛋白核心的重复序列IgG3单克隆抗体(C595)经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C595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结果 A549细胞膜表面覆盖97.3%MUC1表达量,阴性对照组覆盖MUC1表达量1.03%;C595浓度增加,A549细胞株增殖抑制效果越强,凋亡率增加,存活率降低.结论 单克隆抗体C595在体外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生长,C595浓度增加,A549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

    作者:张录民;姚健;陈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策略探讨

    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预后也较差,由于早期筛查在我国尚未普及,且我国胃癌多以进展期胃癌为主,确诊时一般病程较晚,即使手术切除疗效也差,术后复发率也较高,对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治疗,不仅可以起到缩小肿瘤和淋巴结,降低肿瘤T/N分期,同时也增加了手术R0切除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虽然围手术期治疗越来越受人瞩目,但目前仍缺乏相应的治疗标准,文章就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作简要阐述与探讨.

    作者:屈国伦;曲兴龙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80例脂肪肝患者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480名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肝功与血脂指标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临床可以通过检测肝功与血脂指标水平来筛查脂肪肝,及早为患者治疗,改善其预后.

    作者:罗昱;吴祖高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效果

    目的 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选取62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膀胱全切术,观察组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分析两组患者BLCA-4和IL-8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观察组BLCA-4和IL-8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磊;吴蕾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动态心电图对飞行人员职业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飞行人员职业病的价值.方法 抽取来我院普通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80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分析其心电图波形特点,对比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ST-T压低检出率22.5%,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29,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常见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32.5%,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1,P<0.05).体检飞行人员对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的总舒适度为92.5%,低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为98.8%,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5,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较常规心电图更好地检测出飞行人员心脏相关职业病,可作为有心脏相关症状飞行人员的主要检测方法,以提高民航飞行的安全性.

    作者:陈立静;卢利红;吴其明;宋毓青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199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及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乳腺癌患者19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例患者中91.48% 合并系统性疾病.85.43% 为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型占81.82%.Ⅰ期和Ⅱ期患者占73.15%.86.43% 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保乳手术比例39.86%.随访完成121例患者,102例患者无进展生存,17例复发,2例死亡.无进展生存患者中早期患者比例、Luminal分型、根治性手术患者人数均高于复发死亡组(P<0.05).在102例无病生存的患者中,内分泌治疗依存性高达89.33%.而在死亡复发组无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及其他术后辅助治疗.结论肿瘤分期和分子分型是决定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对于提高可切除早期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意义重大.内分泌治疗是老年乳腺癌患者主要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张小丽;海涛;李非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急性荨麻疹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荨麻疹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价值.方法 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选43例急性荨麻疹患者为观察组,抽选同期受检的43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通过免疫比浊法完成外周血常规、CRP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两组血常规和CRP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白细胞[(10.23±5.17)×109/L]、中性粒细胞[(7.51±4.21)×109/L]、CRP[(25.52±13.03)mg/L]均高于对照组[(6.03±1.81)×109/L、(0.40±0.07)×109/L、(1.23±1.13)mg/L],观察组的血红蛋白[(131.06±14.07)g/L]低于对照组[(142.60±15.27)g/L].结论 血常规、CRP检测在急性荨麻的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蔡丽红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早期康复训练在改善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功能中的效果

    目的 探究针对临床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锻炼的方法及改善肢体功能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肱骨远端骨折术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均在手术后24小时行早期康复锻炼训练.评估肘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全体患者术后的两周肘关节活动范围均大于90°,术后随访全体患者的肘关节活动范围均不存在丢失,Jupiter优良率为96.00%,术后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临床上针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的肘关节僵硬,提升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有利于术后骨折良好的愈合.

    作者:黄芬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现场急救情景教学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现场急救情景教学在急诊住培学员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110名急诊科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急诊科住培学员根据不同教学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5名急诊科住培学员采用现场急救情景教学法带教,对照组55名急诊科住培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对比两组急诊科住培学员理论和实践能力以及教学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急诊科住培学员操作技能成绩、理论知识成绩、综合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科住培学员总优良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场急救情景教学在急诊住培学员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并提高临床急诊教学质量.

    作者:陈京霞;陈红芬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泪道探通术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应用泪道探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2例.其中,参照组应用常规先天性泪道阻塞治疗方法,实验组实施泪道探通术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预后恢复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泪道功能恢复时长及出院时长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临床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参照组(73.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应用泪道探通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患儿预后恢复时间较短.

    作者:曾涛;李丽萍;朱立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和灰阶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讨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灰阶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5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79例、实验组79例,实验组采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方式,对照组进行灰阶超声检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查效果.结果 对照组良性病变为32.29%,恶性病变为66.46%,实验组良性病变为42.41%,恶性病变为57.59%,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可采取弹性成像检查方式,检查效果显著.

    作者:周尉玺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品管圈活动降低供应室待灭菌包缺陷的实践应用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在供应室降低待灭菌包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消毒供应室在2017年1—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选取灭菌包共39764个,选取活动前2016年1—12月的灭菌包共35864个,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灭菌包的不合格率进行对比,并分析消毒供应室目前存在的问题.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待灭菌包总数为35864个,不合格数量为1972个,不合格率为5.50%;品管圈活动后,待灭菌包总数为39764个,不合格数量为326个,不合格率为0.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消毒供应室中,有助于降低待灭菌包的缺陷率.

    作者:蔡玉香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90例2016年6月—2018年1月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平均开展时间、踝关节疼痛消失时间、术后骨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功能评分、N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确切.

    作者:张益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胆囊炎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胆囊炎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取120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12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手术方式,实验组采取腹腔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与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胆瘘、切口感染、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胆结石急诊治疗中采取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常毅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PDCA循环与量化考核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采取量化考核和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56例住院患者,以随机法进行分组,参照组行常规管理,实验组行量化考核和PDCA循环,比较观察两组差异.结果 实验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对比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量化考核和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显著的管理作用.

    作者:张璐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综合保温措施在新生儿开腹术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 分析综合保温措施在新生儿开腹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开腹手术的3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研究组新生儿选择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选常规保温措施,比较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术中体温波动较小(P>0.05);对照组新生儿体温波动较大(P<0.05);研究组新生儿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开腹手术中应用综合保暖措施疗效显著,安全性佳.

    作者:莫凤初;曽艳玲;何新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基于网络平台下成人医学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探讨网络课程+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为实验组,进行网络课程+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对照组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传统模式教学,通过成绩分析和教学反馈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的优劣和改革的必要性.结果 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也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授教学+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性,适应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需求,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杨小蕾;胡洋;杜恺;李瑶;黄建强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中药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观察

    目的 观察补虚通络方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诊断为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虚通络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病例数27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病例数20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虚通络方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提高FDD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晶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氟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及文献复习

    病例中患者为老年女性,服用氟伐他汀治疗2个月后出现下肢无力、腓肠肌压痛、肌酶显著升高、肌红蛋白尿等横纹肌溶解症表现.予以停用他汀类药物,并给予积极水化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经随访证实治疗效果满意.他汀相关性疾病发病率较低,该病例中患者肌酶水平极高,为临床罕见病例.他汀相关性肌病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实践中应注意合理用药,并根据不同的肌酶水平及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处理.

    作者:刘洋;高登峰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支气管哮喘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支气管哮喘高危因素、并发症防治、饮食注意事项、急救知识和技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

    作者:陈珂;刘荣 刊期: 2018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