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溶性清创联合焦痂划痕法在不可分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

杨闪闪;席芳

关键词:压疮, 不可分期, 自溶性清创, 焦痂, 网格式, 划痕
摘要:目的 探讨自溶性清创联合焦痂划痕法在不可分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呼吸科92例不可分期压疮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自溶性清创,观察组在自溶性清创的基础上,在形成焦痂处应用头皮针在焦痂上均匀多处画网格式方法划破焦痂.结果 观察组清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清创期时间、焦痂溶开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可分期的压疮患者采用自溶性清创联合焦痂划痕法可以安全、有效地缩短焦痂时间,促进伤口愈合以及提升护理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模式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置换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观察对比两组置换术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Harris评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置换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置换术患者(P<0.05);研究组置换术患者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置换术患者(P<0.05).结论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比较理想,能有效的降低在患者康复过程的不良反应,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为理想.

    作者:梁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目的 探索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3日—2018年8月23日我院支原体肺炎100例患儿(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儿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随后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CRP(7.15±1.33)mg/L、PCT (0.33±0.08)μg/L、血沉(11.25±2.62)mm/h、总有效率(94.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26±1.96)d、咳嗽消失时间(3.15±1.33)d、发热消失时间(3.69±1.75)d、住院时间(10.75±2.65)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支原体肺炎小儿实施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巧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儿童维生素A水平与身高增长速率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大庆市西城区儿童维生素A水平与身高增长速率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4月,选择在我院就诊及住院的3 795名5~8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测量维生素A水平,测量记录身高及测量日期,并将患儿按维生素水平分成A组(维生素A正常组),B组(维生素A缺乏组),同时按患儿性别分类,即A1组(男患儿维生素正常组)、B1组(男患儿维生素A缺乏组)、A2(女患儿维生素A正常组)、B2(女患儿维生素A缺乏组),在1年后联系患儿家属,即2017年10月—2018年4月再次进行患儿维生素A水平、身高测量,比较不同组患儿身高增长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不同阶段身高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而且身高增长速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5;A1组男患儿不同阶段身高水平均显著高于B1组男患儿,而且身高增长速率也显著高于B1组男患儿,P<0.05 ;A2组女患儿不同阶段身高水平均显著高于B2组女患儿,而且身高增长速率也显著高于B2组女患儿,P<0.05.结论 儿童维生素A水平与与其身高增长速率有一定的关联,因此需注重针对维生素A缺乏儿童补充相关元素,促使其健康生长发育.

    作者:崔超颖;王淑华;孙卫红;徐珊珊;庞丽娜;黄金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晚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核苷类似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晚期患者,可改善其肝功能和生存质量.

    作者:代俊英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cervical spine,OPLL)是指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对脊髓、神经根产生压迫,从而导致的一组神经功能损伤症候群.上世纪70年代以来,对该疾病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但其病因仍不明确.影像学检查为其诊断的主要方法.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针对后纵韧带骨化病灶压迫脊髓神经产生的临床症状,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多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前路直接减压、后路间接减压及前后联合减压固定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作者:胡钰铖;朱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急性肾损伤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中的275例急性肾损伤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5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为21.5% ;急性肾损伤的预后与多项危险因素相关.结论 年龄和并发低蛋白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是急性肾损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杨静;杨爱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研究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DD)对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MP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1日—12月31日我院住院确诊为MPP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资料,按照重症和轻症MPP分组,采用四格表χ2检验(Chi-square test)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Student's t test)对CRP、DD在重症和轻症MPP组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185例确诊MPP病例,重症MPP组入选85例,轻症MPP组入选100例,两组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RP高于参考值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763);两组CRP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3,P=0.000),重症MPP组CRP均值高于轻症MPP组.两组DD高于参考值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99,P=0.000),重症MPP组DD高于参考值者比例高于轻症MPP组;两组DD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25, P=0.000),重症MPP组DD均值高于轻症MPP组.结论 DD值显著升高较有潜力作为重症MPP的观察指标.

    作者:康旭丽;张明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空肠造瘘管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空肠造瘘管与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50)采取空肠造瘘管营养支持,对照组(n=50)采用十二指肠管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营养管留置时间、治疗前和治疗7 d时的白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营养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治疗7 d的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空肠造瘘和十二指肠管均能够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但空肠造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吴晓林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PBL教学模式在我国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病学内容繁多、枯燥、深邃且抽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传统教学难以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学习,其优势和重点是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令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神经病学的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出更多具备理论创新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开拓型复合人才.

    作者:吴丽;高庆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及挑战

    分子诊断学是一门发展迅速且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学科,其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疾病诊断及临床治疗.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分子诊断学的三大类技术,即基因测序、分子杂交、基因扩增进行阐述,分析其在遗传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并指出分子诊断学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作者:李琼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营养治疗对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营养治疗对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饮食结构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将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排序,25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营养治疗,25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血糖稳定性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 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接受营养治疗效果确切,能够起到控制和稳定血糖的作用,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结构.

    作者:於红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HLA-G基因多态性对哮喘儿童缓解期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哮喘儿童缓解期肺功能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访68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对患儿HLA-G基因多态性、家族史、喂养史、合并变应性疾病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8例哮喘儿童在缓解期仍有25例(36.8%)存在肺功能指标异常,患儿PEF为(3.96±0.54)L/s,FVC 为(2.13±0.58)L,FEV1为(2.14±0.51)L.HLA-G rs1063320和生后4~6个月龄内的喂养史对哮喘儿童缓解期肺功能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HLA-G rs1063320的GG基因型与生后早期人工喂养同时存在使得哮喘儿童发生肺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加1倍.结论 哮喘儿童在缓解期仍有较高比例病例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湿疹史、HLA-G rs1063320的GG基因型与生后早期人工喂养可能增加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的风险.

    作者:甄宏;谢庆玲;胡琼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如皋市33例听力异常儿童情况分析及跟踪随访

    目的 分析如皋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以及听力异常儿童跟踪随访情况.方法 采用耳声发射检查法对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对初筛可疑或未通过者,同法进行复筛,对复筛仍未通过的进行转诊,对转诊儿童进行建档和跟踪随访,确诊为听力异常的儿童,及时记录患儿听力治疗和康复情况.结果 2015年筛查听力异常新生儿10例,占如皋市2015年新生儿总数的0.86‰,2016年筛查听力异常新生儿11例,占如皋市2016年新生儿总数的0.89‰,2017年筛查听力异常新生儿12例,占如皋市2017年新生儿总数的1.12‰,三年内筛查听力异常新生儿33例,占如皋市三年内新生儿总数的0.95‰,其中14例单耳听力异常,19例双耳听力异常.33例听力筛查异常新生儿中,听阈重度下降者20例,耳廓畸形合并外耳道先天闭锁9例,聋儿2例,感音性耳聋1例,遗传性听力障碍1例.其中采用助听器矫正13例(39.39%),手术治疗9例(27.27%),复查后听力正常者7例(21.21%),安装人工耳蜗1例(3.03%),进行康复训练1例(3.03%),因经济原因未进行治疗2例(6.06%).结论 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听力异常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效减少听力损失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语言发育.

    作者:姜华;王洁;鞠波;丁爱平;冒晓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90例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采用表面麻醉,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消化内镜微创手术麻醉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消化内镜检查依从性、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消化内镜微创手术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水平相近, 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波动较小,P<0.05.观察组消化内镜检查依从性、患者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地维持检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稳定,减轻患者疼痛和提高其检查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沈阿利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小儿特发性矮小症治疗中重组人生长激素应用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特发性矮小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到本院来治疗小儿特发性矮小症的102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营养支持并补充钙和维生素B,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生长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高和骨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小儿特发性矮小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输尿管结石通过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不同效果

    目的 对比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5年4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选取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9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试验组患者48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结石排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时间.结果 对照组直径<1 cm的结石排净率为91.30%,试验组为88.8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 9,P>0.05 ;试验组直径≥1 cm结石排净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8 2,P<0.05 ;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结石直径<1 cm与直径≥1 cm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93 9、63.636 8,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 (2/49),试验组为6.25%(3/4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3 2, 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1 cm的输尿管结石疗效相当,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治疗直径≥1 cm输尿管结石的结石排净率更高.

    作者:姜彦飞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 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术后护理康复,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术后康复护理.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比观察组患者时间长,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 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康复速度,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不良情绪,对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春荣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与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各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PaO2较高,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2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与血气指标.

    作者:齐凤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改良式经皮气管切开术用于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改良式经皮气管切开术用于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给予试验组60例患者改良式经皮气管切开术,给予对照组60例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不良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监护病房患者采用改良式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切口长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苏善道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重点及方法策略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我国中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作年龄正在逐渐减低,甚至未成年人也有出现脑梗死疾病的现象,特别是中年患者,脑梗死发病率正在极速上涨,可见该疾病的威胁性相对较高.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除了要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外,还应该注意采用合适的护理策略.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除了要注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外,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患病阶段采用合适的护理策略,避免患者出现后遗症.文章针对不同阶段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策略进行分析.

    作者:王洪娟;刘静;尚蕾洁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