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华;王洁;鞠波;丁爱平;冒晓祥
目的 研究彩超在产前估测脐带长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12月,随机选取晚孕期(孕32周后)孕妇1 000例.以四象限计数法对脐带长度产前进行超声估测,产后由产科医师对每例胎儿脐带进行测量.收集有效数据645例.对每个病例进行详细登记,资料档案录入,建立数据库进行真实数据录入.结果 在645例晚孕期孕妇中,产前超声检测脐带分布在1个象限者,共29例,产后实际测量脐带平均长度(41±6)cm,其中脐带过短15例;产前超声检测脐带分布在2个象限者,共451例,产后实际测量脐带平均长度(52±2) cm,其中脐带过短3例;产前超声检测脐带分布在3个象限者,共149例,产后实际测量脐带平均长度(53±3)cm ;产前超声检测分布在个4象限者,共16例,产后脐带平均长度(79±8)cm ;产前超声检测脐带分布3、4个象限者,产后脐带长度均为正常值范围.产前超声检测诊断脐带正常的符合率98.24% ;诊断脐带过短的符合率62.07%.结论 超声四象限计数法对产前估测脐带长度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对脐带过短的诊断,在分娩前给予及时预警,可减小产科风险,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姜川;刘传永;郑远琴;尹明华;姜莲;付吉群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核苷类似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晚期患者,可改善其肝功能和生存质量.
作者:代俊英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高热消退时间、腹痛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尿淀粉酶与血淀粉酶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高热消退时间、腹痛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尿淀粉酶与血淀粉酶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确切,护理质量较高.
作者:张秀;刘菲菲 刊期: 2018年第34期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我国中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作年龄正在逐渐减低,甚至未成年人也有出现脑梗死疾病的现象,特别是中年患者,脑梗死发病率正在极速上涨,可见该疾病的威胁性相对较高.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除了要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外,还应该注意采用合适的护理策略.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除了要注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外,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患病阶段采用合适的护理策略,避免患者出现后遗症.文章针对不同阶段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策略进行分析.
作者:王洪娟;刘静;尚蕾洁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教学中TBL联合CBL教学模式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纳入我校2016级本科护理学专业重症医学科实习学生64人,每个班32人.将学生按照班级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eam-based learning,TBL)联合教学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学习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作者:李晓东;李甜;郝春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空肠造瘘管与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50)采取空肠造瘘管营养支持,对照组(n=50)采用十二指肠管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营养管留置时间、治疗前和治疗7 d时的白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营养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治疗7 d的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空肠造瘘和十二指肠管均能够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但空肠造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吴晓林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评价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9月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治疗(17例)的患者为观察组;传统切开手术(1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总长度、影像学结果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没有明显差别;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伤椎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可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何海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阶段医学生再培养和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加强人文教育在规范化培训体系中的应用,对培训合格住院医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回顾了人文教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情况及新形式医学教育的探索,从加强人文课程培训、提高临床带教的人文精神、树立住院医师正确服务理念及建立有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等多途径进行思考,旨在提高住院医师的医德教育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医学人才.
作者:杨萍;景红梅;张祺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紧张的医患关系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良好的医患沟通在维系医患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减少医患冲突事件的发生,实习生在掌握基本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时,不仅要重视沟通的语言,也要重视沟通的方式、方法,恰当的方法不但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信息,更可以避免医患间不必要的误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医患沟通技能是每一位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运用的基本能力.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医患关系、医患沟通教育现状以及医学生在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加强培养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探讨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策略及意义.
作者:付佳;徐琪;李彦林;韩睿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观察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related receptor α,ERRα)与芳香化酶(aromatase,AROM)的表达情况,并对ERRα与AROM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Rα与AROM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总结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ERRα高表达、AROM低表达,分别与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肿瘤分期、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直径大小无关;ERRα与AROM在卵巢癌组织中呈负相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中ERRα高表达及AROM低表达与卵巢癌的分期、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ERRα选 择性抑制剂可能是防治卵巢癌发生的可行途径之一,而AROM低表达与ERRα高表达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因子表达通路,为治疗卵巢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邵婷;张雪英;王宁;董立娜;黄旭艳;王凤艳;汤忠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肿瘤患者不同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贫血的关系.方法 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方法分别检测肿瘤患者的血清IL-6和CRP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并分析CRP、IL-6和Hb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RP升高组的Hb水平低于CRP正常组,而血清IL-6水平则高于CRP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CRP与Hb呈负相关(r=-0.307,P<0.01),与IL-6呈正相关(r=0.540,P<0.001);Hb与IL-6呈负相关(r=-0.251,P<0.05).结论 肿瘤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同时伴有IL-6水平的升高,在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严敏;程旭;陆晔;王金湖;潘湘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评价对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全身麻醉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孙经侠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生活方式干预法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80例因RVVC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初始治疗1周和巩固治疗6个月,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40例,采用初始治疗1周和巩固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1)两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均有效且疗效相近.观察组临床评分治疗前(5.33±2.03)分、治疗后(1.25±0.30)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临床评分治疗前(4.98±1.82)分、治疗后(1.35±0.25)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近期复发率:观察1个月复发率(2.5%)低于对照组(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复发率: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45.0%),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规范治疗RVVC均有疗效,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远期复发率低.
作者:吴丽莉;李万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抽选94例进行研究,采用盲抽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8例,采取PDCA护理;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1.273 0、39.734 3, P=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PDCA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证患者能够以佳的心态配合治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吕文丽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后放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对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接受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得到显著降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护理方式.
作者:刘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对比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5年4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选取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9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试验组患者48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结石排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时间.结果 对照组直径<1 cm的结石排净率为91.30%,试验组为88.8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 9,P>0.05 ;试验组直径≥1 cm结石排净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8 2,P<0.05 ;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结石直径<1 cm与直径≥1 cm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93 9、63.636 8,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 (2/49),试验组为6.25%(3/4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3 2, 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1 cm的输尿管结石疗效相当,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治疗直径≥1 cm输尿管结石的结石排净率更高.
作者:姜彦飞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9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同期选取69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使用个体化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是72.46%,研究组的病情缓解率是89.86%(P<0.05).对照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家庭成员相处、沟通与交流评分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美荣 刊期: 2018年第34期
随着我国现代医疗事业的进步发展,传统脊柱教学模式已不能紧跟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临床往往采用微创脊柱外科影像资料提高教学质量,其结合实验标本与模型正确阐述脊柱外科的重点与难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根据影像资料加强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精神,激发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全身心 投入至课堂教学中,拓展其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便于推动整个教学流程能顺利执行.文章分析微创脊柱外科影像资料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作者:吴俊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总结小儿支气管炎的优质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将92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儿从1号到92号进行随机排序,并将序号为双数的患儿划分为优质护理组,将序号为单数的患儿划分为常规护理组,每组患儿46例.对常规护理组患儿实施 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差异,P<0.05.结果 经分组护理的实施与治疗效果评价发现,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和常规护理相比,通过优质护理的实施,可以改善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曹嘉玲;许思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两种联合用药治疗方式(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与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40例,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试验组患儿40例,给予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采用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
作者:杨世雄;张平英 刊期: 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