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钙蛋白Ⅰ在心梗诊治中的联合应用

李桂兰;郭月影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Ⅰ, 联合诊断, 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钙蛋白I在心梗诊治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86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痛的发作时间分为<3 h组、3~6 h组、>6 h组.检测三组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Ⅰ(cTnⅠ),对其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3 h组H-FABP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优于cTnⅠ;>6 h组cTn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优于H-FABP(P<0.05).3~6 h组H-FABP+cTnⅠ联合诊断的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3 h组H-FABP+cTnI联合诊断的效果(P<0.05).结论 H-FABP+cTnⅠ联合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和诊断符合率高,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检验方法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的临床实验室检验方法 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2例的血清RF水平进行检测,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浊度散射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凝集反应法、浊度散射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RF结果 ,阳性率分别为50.00%、71.87%、81.25%.三种方法 均为阳性者,凝集反应法FR滴度与浊度散射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呈平行关系.结论 RF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种方法 各有其优缺点,可以互为补充不同方式联合检测可以提高RA诊断特异性.

    作者:郭彩霞;线利波;徐桂霞;张鑫;陈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院志历史档案编纂整理浅析

    医院档案是志书编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作,志书编纂是以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和利用为基础,没有成功的档案管理就写不出一部合格的志书.本文主要论述医院院志编纂需要把握的基调和方法 .

    作者:喻芳;喻同汉;邹文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与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及MMSE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MoCA及MMSE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应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能够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辛翠玉;连云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肠套叠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肠套叠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方式.结果 试验组满意率为95%;术后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满意率75%;术后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对患者预后有较大影响,采取综合化全面化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的质量及效果.

    作者:刘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病毒的ELISA与PCR检测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的ELISA与PCR检测结果 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接诊的92例具有乙型肝炎临床表现怀疑为乙型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血清分别采取ELISA与PCR两种方法 检测,将两种检测结果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BV-M模式2、模式6以及模式9检测结果 与HBV-DNA的检测结果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结果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具有正相关性(r=0.726,0关键词:乙型肝炎ELISAPCR

    作者:王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成人疝气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成人疝气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90例患者随访2个月,随访率100%,复发0例,复发率为0%.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好,并且具有手术简单方便、安全性高、痊愈快、复发少的优点.

    作者:张洪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支气管扩张症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中、术后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无死亡情况,术中转变成开胸手术1例,手术时间(140.11±23.45)min、术中出血量为(132.47±76.21)ml、住院时间为(7.21±2.51)d,出现并发症有5例.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如果病变范围过大应扩大手术范围或改为开胸切除术,同时术后治疗过程中应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孙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生态制剂治疗腹泻患儿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腹泻疾病患儿采用微生态制剂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疾病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蒙脱石散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类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有1例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泻疾病患儿采用微生态制剂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发应,缩短用药时间.

    作者:路俞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麻醉继续医学教育方式的探讨

    随我国儿科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儿外科技术力量的提高,基层医院对儿科麻醉专业化培训需求越发提高.在麻醉医学领域,儿科麻醉有其独有的专业化特点,需要各个医院对科室人员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的培训,提高医疗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为患儿服务的整体医疗水平.近年小儿麻醉培训基地具体工作开展,通过入科前评估、入科理论培训、模拟人训练、入科阶梯晋级、临床实践考试等多种方式的尝试,逐渐形成培训常规及自身特色,积极调动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更好地推动我国基层小儿麻醉的发展并改善基层医疗安全环境.

    作者:尹红;李妍;马晨光;赵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讨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阑尾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治疗.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且脓液量多于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复杂性还是非复杂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均较理想,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健康.

    作者:潘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印片细胞学在术中乳腺快速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印片细胞学在术中乳腺快速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3例乳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7例)给予印片细胞学检查,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石蜡切片检查.结果 研究组制片时间(3.18±0.23)min短于对照组(25.17±1.58)min,其染色效果评分(95.35±4.65)分高于对照组(78.95±5.24)分,漏诊、误诊率3.51%低于对照组19.64%,两组诊断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印片细胞学在术中乳腺快速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其制片时间短,染色效果显著,漏诊、误诊率低,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古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社区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脑卒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脑卒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好转出院的脑卒中患者98例,其中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随访,另外48例实施医院—社区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出院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延伸跟踪服务干预.干预周期12个月,干预结束对两组患者综合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评价、再入院率、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综合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评价、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延伸服务模式,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出院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减少患者康复期再入院率,减少患者家庭和社会医疗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作者:窦礼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剂量阿立哌唑改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立哌唑改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因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分为3组.阿立哌唑A组(32例)与阿立哌唑B组(32例)分别每晚口服阿立哌唑5 mg、10 mg.对照组(32例)仍维持原治疗.结果 治疗后,阿立哌唑A组与阿立哌唑B组催乳素、雌二醇、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催乳素水平高于阿立哌唑A组与阿立哌唑B组,雌二醇水平、PANSS评分低于阿立哌唑A组与阿立哌唑B组(P<0.05).阿立哌唑A组不良反应及药物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阿立哌唑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 mg小剂量阿立哌唑显著改善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诊断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学诊断证实为异位妊娠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给予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诊断,对比两种检测方法 的诊断结果 准确性差异.结果 异位妊娠患者行阴道彩超检测的诊断时间低于腹部彩超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阴道彩超检测诊断结果 准确率高于腹部彩超检测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行阴道彩超检测的结果 准确率高于腹部彩超,但两种彩超检测方法 均存在漏诊现象,有必要者应综合两种检测方法 以提升患者诊断准确率.

    作者:尹卫妮;张兆英;郭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PBL教学在疼痛学教学初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疼痛学教学初期中使用PBL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PBL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PBL组采用PBL教学.对比(1)对照组和PBL组随堂、1个月后成绩测评.(2)对照组和PBL组教学方法 满意度.结果 (1)对照组和PBL组随堂成绩测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PBL组1个月后成绩测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的优势显著性可维持长期效果.(2)对照组和PBL组教学方法 满意度分别为(82.4±3.6)分、(93.8±2.4)分,两组患者结果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疼痛学教学中使用PBL教学能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疼痛学教学方法 的改进及推广提供有效的思路和办法.

    作者:丁远远;姚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分析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为A组,36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 A组非鳞癌亚组以及腺癌亚组的PR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以及脱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鳞癌以及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高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刘俊宁;姜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使用多元化的护理康复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施行普通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多元化护理康复,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使用不同护理方案后,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7%,观察组为97.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观察组为7.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多元化的护理康复锻炼可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显著改善疾病的康复,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黄秀萍;卢红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受伤类型为摔伤、交通伤、高处坠落等.Schatzker分型:I型、II型、III型、IV型.根据患者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标准,将患者分为手术失败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9分)和手术成功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10分).收集两组患者手术资料,术后随访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内固定方式、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术后功能锻炼、负重时间、感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失败原因与内固定方式、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术后功能锻炼、负重时间、感染相关,积极进行干预,可以减少手术失败的发生.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案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及胆管内支架植入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若条件具备则进行胆管内支架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两周各种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统计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的生存率.结果 30例患者术后两周的各种生化指标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生存率为96.67%,6个月生存率为76.67%,1年生存率为60.00%.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及胆管内支架植入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玉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